哲學人生筆記 -《可以沒有敵人!》

日文中有一句成語:「敵に塩を送る」;典故出自日本中世紀「戰國時代」(1493 年~ 1573年)的「越後國」(えちごのくに)名將,被稱為「越後の龍」的「上杉謙信」(うえすぎ けんしん,1530年2月18日 ~ 1578年4月19日),將己方掌控的重要民生物資「鹽」,供輸給曾經對峙過的敵方「甲斐國」(かいのくに)名將,被稱為「甲斐の虎」的「武田信玄」(たけだ しんげん,1521年12月1日 ~ 1573年5月13日),以紓解對方軍民缺鹽的生活困境。

這是敵我不分的「通敵」嗎?不,這是不趁人之危的戰場人道美德。在西方文化中,也有競爭的傳統美德;勝負的決定,應該在公平正當的程序中完成。運動家和運動員的差別,在於前者堅守紳士風度,不追求己方的最大利益;而是重視公平正義的崇高價值。

競爭是體現自己實力和人性的機會,也最容易被看出人性的本質。「一定要嬴!」,只是一句虛無的自我催眠的口號。競爭,還要有相互欣賞的心理素質;欣賞,是一種「我心嚮往!」的境界和美學的心理投射。

許多年來,我為商場客戶作專業法權的貿易服務;案例多到足供我為大學的教授友人,撰寫研究所的「EMBA / MBA教案」。「為商」和「從政」,在有些民族的文化語境中,可以成就為社會公益。歐美有些慈善家多出自心懷文明價值的企業家。

這幾年,許多國內外的企業客戶,遭逢市場全球化的反噬,和經營條件惡化;除了個人生活過得很憂鬱;尤其作為社會穩定力量的中產階級和中小企業,幾乎都面臨生存的憂患,感嘆世事艱難。其實,事在人為,在黑暗中,一絲燭光,都能讓崇尚光明的人群心生嚮往。

近日,我的一家德國企業客戶,委請負責亞洲區市場的總裁來到台灣,和我洽談雙方合作的細節。一整天的討論,彼此發現有不少共同的信念;總裁告訴我,他和企業創辦人夫婦,都是德國南部歷史名城的「慕尼黑科技大學」(TU München)的生物營養專業的博士。共餐時,我們也相互關心彼此,在德國求學的歲月往事。最後,合作案皆大歡喜地達成共識。

客戶的企業,在近年的德國聯邦政府和歐盟(EU)的企業創新發明評價中,被譽為「未來之光」;也是生物技術領域中,受到矚目的可敬的對手。近年來,歐盟不少會員國家的經濟情勢急轉直下,只有德國一枝獨秀,政府的稅收還比往年增加。尤其,中小企業的創新成長,更是讓人刮目相看。

德國總裁告訴我,企業的男創辦人在動物營養飼料的生技研發,已經得到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專利權;但是,他不追求自己企業利益的最大化;曾經為一家下游企業,進行營養配方的專業分析。

他認為,其中有一項重要的原料,若採用別家競爭者的配方原料,可以得到更佳的效益。因此,他主動地推蔫競爭者承接生意。這是德國人實事求是精神的表現。欣賞對手而不徇私,讓自己的企業得到業界的堅定信任;從此,企業的成長更是迅速。

這位總裁帶著他美麗的日本籍夫人同來;我向這對恩愛的夫妻,引述日本歷史上「上杉謙信」與「武田信玄」的「敵に塩を送る」佳話。總裁夫人問我,最後的結果如何?雙方和解了嗎?

我總結,日本「戰國時代」的「織田信長」(おだ のぶなが,1534年6月23日 ~ 1582年6月21日)、「武田信玄」和「上杉謙信」三人中,唯有「上杉謙信」的歷史地位,被評價不為私利而戰,而重視正義;是值得託付信任的武士。更值得大商「我心嚮往!」。

《畫本故事:林中採菇》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 《「職人精神」》

世界小事筆記 -《「總統吵架」》

法哲學筆記 -《「戒嚴」》

法哲學筆記 -《「囚徒困境」》

旅人故事筆記 -《美樹》

園藝生活筆記 - 《「寒氣春意」》

園藝生活筆記 -《「風災倖存的柑果」》

哲學人生筆記 -《「自信的回憶」》

世界小事筆記 - 《「境外敵對勢力」》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