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哲學筆記 -《「最危險!也最安全!」》

台灣從「世界的孤兒」,如今成為地緣戰略的爭勝之地,經常傳出各路番邦智庫的專家發表極度戰爭風險的研判。台灣人自己需要隨風而心動嗎?瑞士,可以作為台灣的參考案例:

在十九世紀初期的一八一五年以前,歐洲的各路強權,也曾經為了爭奪歐洲中心,四方通衢的阿爾卑斯山中的小國瑞士所具有的戰略高地的價值而高度對立,列強各自找伴互相結盟。

如歷史事實所載,在一八一五年的「維也納會議」,各路列強只能互相妥協,承認瑞士有「永久中立」的地位。此後,瑞士得以避免捲入歐陸各方列強的多次戰爭。迄今,即使歐盟已形成多年,瑞士位居歐陸的中心高地,仍抗拒歐洲經濟和社會整合進程的壓力,以獨立的實力捍衛得來不易的「永久中立」的地位。


台灣,也許不容易再有瑞士的歷史條件和機遇;但是,却有國際法上的出囗,可以「已事實獨立」突出各路番邦強權和自己內部的「反台獨」的宣示是一個事實上的「偽議題」;沒有一個番邦列強,以及當前台灣政府自稱的「中華民國」擁有台灣的主權。台灣,就是一個事實存在的獨立實體,正朝着「正常化」和「正名化」的完善名義的國家目標前進。

未來,台灣能否被各方強權妥協下,被承認「永久中立」?或者,是否有更理想的定位?有待一代又一代的台灣人努力堅持主體價值和意義走下去,實踐「作自己」,也「是自己」的高遠價值。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 《「職人精神」》

世界小事筆記 -《「總統吵架」》

法哲學筆記 -《「戒嚴」》

法哲學筆記 -《「囚徒困境」》

旅人故事筆記 -《美樹》

園藝生活筆記 - 《「寒氣春意」》

園藝生活筆記 -《「風災倖存的柑果」》

哲學人生筆記 -《「自信的回憶」》

世界小事筆記 - 《「境外敵對勢力」》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