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人生筆記 - 《「梅雨來時的感言」》
其實,中央政府的防疫政策和相關的經濟與社會的紓困措施,尚能守住民主自由的「法治國家」原則;台灣的公共衛生管理體系和醫療服務的品質,以及大多數人民的憂患意識所形成「同國一命」的警惕心,有能力打勝「抗疫戰爭」。
觀察「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每日傳來的「疫情通報」,俺對於本土的疫情終會在發展趨勢的動能和時間耗盡後收斂而受到控制,是深具信心的。俺見附近的鄰居主婦已不太敢出門購物;否則,必然是「太空人式」的防護裝扮,恐怕會先熱出身心的問題;她的「愛犬」也被閉嘴不吠矣。太神經質矣!自己嚇自己。
如臨大敵,如履薄冰,心有恐懼,也算是另類的收穫;疫情危機引起警惕,自我約束不再失誤。概括言之,本土疫情的控制,在過去的一年多裡,相對於外國的嚴重疫情發展是安全的,也因此讓社會心理普遍自滿而驕,放鬆了警覺心。
之前,各類「報復式」的國內旅遊、宗教、藝文、團聚活動熱烈地進行,彷彿「諾亞方舟」靠岸在「人間淨土」,似乎忘記了國外已出現多款變種的病毒。人無遠憂,必有近慮;疫情在本土爆發,固然是惡事,却也有積極的意義,讓國家、政府和人民知道,完善防疫的品質是無止境的,目前仍有不足。
時序,終於等到梅雨來時,祈願時雨濕潤大地,冷却熱燥,使生態條件和水庫存量改善,缺水、缺電的隱憂可以緩解。人心有望坦然面對疫情的管控措施,和生出信心,台灣終會安渡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