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人生筆記 - 《「敗者的精神病理」》
觀勢,量力而行,風險可降低!以上原則,可用於決策,其基礎在於不執著於情緒,而在於理性。新年開始,烏克蘭在東線和南線的戰場上,對侵略者俄羅斯發動團滅式的突擊,戰果堪稱兩國交戰以來的豐碩勝利。
據戰報顯示,在頓巴斯的俄羅斯「動員兵」即將次日上戰場,却在新年當夜的酒歡爛醉時,被遠距外的烏克蘭的「海馬斯」高爆火箭炮突擊而營滅;南線俄國佔領軍被烏克蘭特戰部隊夜襲也團滅;兩線一日的戰損將近一千人的兵員。
俄國總統普丁聽到嚴重的人命戰損,氣到臉色難看,血管鐵青外突。敗矣!不僅短線敗於元旦的戰役,還有長線也敗於侵略戰爭。附帶著,俄國聯邦國家的前途;有可能內部、外部的究責和動亂而導致國家的解體。
新年假期中,俺閱讀了兩本有些軟性的和精神的俄羅斯相關的書籍;分別是:「群星燦爛的文學 - 俄羅斯文學論集」和「俄羅斯與歐洲」。俺的用意在於避開媒體上的俄羅斯對外的陽剛文宣:核武強權、軍武大國、紅場閱兵、戰鬥民族、猛男普丁、不可打敗…等,這些國家神學的表象扭曲。
既然戰爭已敗,何以普丁堅持再戰下去?精神上的偏執自欺、死要面子輸不起;認輸了,就啥麼都不是矣!正是典型的,不退場就沒有輸的鴕鳥心態。
以往,俄羅斯強人總統普丁,在媒體宣傳的編織下,患了精神上的「虛擬病程」:從"假如我是真的!",惡化到:"我一直自認是真的!",已無藥可救矣!
俺注意到,普丁的精神妄想症有嚴重的自我危機感症候群,一直喃喃自語:以米國為首的北約,意圖侵略和分裂俄羅斯;而且從早以前就排斥俄羅斯,不接受俄羅斯是歐洲大陸和歐洲文化圈的成員,俄羅斯被排斥在前而被迫對烏克蘭「特別軍事行動」,「去軍事化」和「去納粹化」。
這個虛妄症狀與上世紀四十年代「納粹德國」的希特勒發動對蘇聯的侵略戰爭有相近的精神病理,就是危機感迫近,恐懼龐大的蘇聯和無神論的共產帝國污染以德國為首的歐洲而只好先下手,搶佔話語權的戰略高地。
「哲人為王」是古希臘哲人柏拉圖的理想,在於君王有哲學理念,行事決策有理念和秩序而不偏執於心結和情緒,當斷即斷,斷後不亂。
難矣!人民也有癡顛症的精神病理危機,期待「內聖外王」的出現,或拱出「哲人為王」,通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