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醫生,自己的症》

圖片
台北市長「柯P」自豪是名醫,依"SOP"管理大醫院的「重症加護中心」;因此轉業當「政治家」,首都市長;依照自己以往的"SOP心法","應該"可以「治國如烹小鮮」。然而,客觀形勢的發展,不以主觀意志而轉移。 「柯P」上任行程未及半途,即已陷入權力支持度的「死亡交叉」危機。「柯P」已現焦慮;病急亂投醫後,似乎「慌亂症」未見好轉;「市長夫人」也不捨而感傷;「柯P」本人,反而「求佛去」,在市議會備詢時「唸佛經」;又被市議員重話指教。 究竟,「柯P」何以至此?醫生看病人的症狀,好像很權威;我自己的旁觀經驗是:"瞎子摸象";因此,病人自求多福。「名醫治國」是謎思,也是迷失;就像「帥哥治國」,也是可以想像,不宜實證。自己的症,問誰? 「柯P」的問題,是他自己的「權力命運」!兩年前,我曾寫下「 哲學人生筆記 -《為何失敗?》 」;認為,"有人就有問題!";誰提問題?誰就是問題! 「柯P」的案例,可以被選為大學研究所"EMBA學程"的教案!孔子的「春秋」責備賢者;「責備」無「落井下石」之惡意,「求全」而已!祝福「柯P」,莫氣餒!用自己說過的話自勉,"有問題,就改一改"。 相關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為何失敗?》

哲學人生筆記 -《啃鴨啟示錄》

圖片
中國的對台灣政策,在自知失敗後;尤其是自己撕去羊皮後;現出狼的惱羞成怒面目;見人就想抓。那是“怨憎交織”的見羞,而恨那些讓中國主子顏面盡失的圍事代辦。 這可以解釋:何以不給即將下台的台灣代理買辦留情面,這幾個月來,從周子瑜、甘茶鴨,到啃鴨的故事,主子接二連三地給奴才打棍子;將過去一同詐騙台灣人民的台子給蠻横地拆掉;詐騙的劇本也撕了。 奴才辦事不力,誤了主子的騙局。買辦的命運就是如此!被主子撻伐;同時告訴市場買方:“不買,就是不買面子;俺就賞棍子!”。因此,抓人,抓自己人和打自己人,自暴自棄。 市場經濟的行銷能力太差;只怪,被自以為高明的“統戰”一詞給誤了。用錯名詞;就像狼,錯誤地披上羊皮,本質上還是狼! 聽到中國趁台灣人在“啃鴨”的時候抓人的故事,說是要查辦詐騙中國人的台灣人的犯罪;真是“金氏紀錄”的大笑話!騸來騙去,騙術交流,騙子一家親;大騙子統戰台灣敗場後,決定找那些騙倒中國人的台灣人組成的“詐騙集團”請教高明的騙術。 只是,面子問題,大騙子不好移樽就教,就好用搶人的手段。這又是中國當權集團典型的軍閥大帥騙婚不成,只好搶婚硬上。聽說,那些被抓的人是“台灣人”;這又是發揮“阿Q精神”到極至的精彩表現。 有志氣的正直台灣人,拒絕被騙和被抓的原則;就是“逢中快閃”,保全實力;少去免費的“啃鴨”,多吃無益。有空多讀哲學,堅定高貴的價值信仰,勇敢地捍衛台灣。 “穀雨”將至;想到前年此時,也是暮春多雨的時節;我在水澤岸邊見到天光雲彩,世界祥和的風景,一隻水禽無懼人影,自由自在。我想到一個人類才有的問題:“雞鴨同籠”;只有人類才會如此惡意地併籠;強求雞鴨同居。 雞鴨會互相欺騙嗎?當然不會;若雞鴨都自由自在,各有不同的生活空間,則會互相欣賞。 相關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天光雲影》

哲學人生筆記 -《啥麼人?》

圖片
中國惱羞成怒,抓人了!抓一群來自台灣的不知“啥麼人”;中國宣稱:這是世界各國奉行“一個中國”原則的必然結果。 換言之,中國以其崛起後的國力,遂行其國家管轄權的意志;必要的時候,先揮“中國拳”;若盛怒不已,則動刀動槍,別奇怪!這些被抓到中國的“啥麼人”,自己的認知,已經不重要了;現在被抓到中國的牢籠裡,都成了被中國國家意志所染指的“犯人”。 中國是極權國家,所有西方法治國家的權力分立原則,在中國都被視為有邪惡的用心和破壞中國的稳定。中國的一切權力運作,都必須服從政治權力的決定。涉及法律的案件,未審先判,不守程序正義原則而服從政治意識,是必然的;法院是“黨國”的整肅和改造異己的傳聲筒工具而已。 中國的司法體制没有西方法哲學中的偉大價值“無罪推定”原則。因此,先抓人再找罪名是“人治國家”和極權政府的法律性格。那一群被抓到中國的“啥麼人”,在台灣的時候,也許不在乎自己是“啥麼人”;也許自認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 也許,“啥麼人”都不好選擇,而只好說,自己是“中華民國人”。也許,不喜歡被稱為“台灣人”,或許也不高興被稱為“中國人”。更虛無的,却是稱謂“中國”為“中國大陸”。 那群“啥麼人”,在被抓去中國之前,自由自在,自己是“啥麼人”都没問題,自己有選擇認同身份的自由。然而,此時落在在中國的牢籠而茫然無助;所能最大期待者,是台灣人民的援助、關懷和被救回台灣,才是最大的安全保障。                                              理由無他,自由國家和法治國家的偉大價值;無論“啥麼人”做過“啥鳥事”,都享有“無罪推定”的法益。在台灣這塊得以安身的自由土地上,無論自己是“啥麼人”,在歷經中國外患的蠻横險惡和渡盡刼難之後,不必被勉強,自然就會成為渴望自由的台灣人。這也正是台灣人認同愈來愈高的原因。

法哲學筆記 -《綁匪與叛匪》

圖片
很諷刺的現象;總統忙著在權力末期,聲嘶力竭地從南海到東海,登島宣示守土有責;還要求即將登台的新政府不應棄守“中國”固有的領土。 總統本人,不在意自己的職位名器是作為主權象徵的憲政機關,就是“中華民國總統”;却在中美洲外交之旅上,對於邦交國家對自己的頭銜身份的繆誤稱謂,不僅未不以為然,還自行強解“中國台灣總統”的稱謂是合用的。 世界上那裡有“中國台灣”?而且被用來冠在憲政機關“總統”之前?總統有意或無知的曲解「總統」作為憲政機關「公法人」稱謂的「人格」,在對應中國的敵意上,已陷自己所代表的國家和人民,淪為中國的國家恐怖攻擊的對象。 總統本人既非「大法官」,豈有權對憲法所定的憲政機關稱謂任意曲解?便宜行事,自以為“”曲解”就是“正常”,正是違憲亂法的行為;任意將法定稱謂曲意地指涉,正是典型的“王即是法”的帝王心態。 對憲政名器便宜行事的理解,“中國台灣總統”的政權領域可以統括中國嗎?當然不行;就只有“中國台灣”而已;但是這個作為被“總統”曲解所屬的國家的國號,只是中國彰顯帝國主義領土野心而虛構出來的“叛逆”地區。 因此中國得以藉此虛構和外部的呼應,而在世界各地,尤其是中國的邦交國,任意地綁架被框進可歸屬於“中國台灣”的叛匪;不管他們是總統、官員、軍人、平民,還是詐欺騙徒;全是“匪類集團”;不管你們是旅人、藝人或商人,都是叛離中國的匪徒。 總統就職宣誓:“要恪遵憲法,忠於國家,保護人民,……”,却因為自己個人的毁憲亂法,引來綁匪中國,在外國綁架總統所 應該 保護的人民。不幸地,總統仍在努力為綁匪中國宣示領土的主權,實在是台灣人民的悲哀。 總統可能還不知;他的職位名器和所宣示主權的島嶼,都是屬於選票所在的國家和人民,包括被綁匪中國擄走的任何一位自己的人民。

哲學人生筆記 -《開國王朝「飲茶心情」記事》

圖片
  世道多變,忽左忽右;「天龍聖國」已亡;「地虎聖國」將主天下浮沉,國運如何? 據「地虎聖國」將登基建業之「虎皇」聖喻:"有人,自始不看好「地虎」得天下;冷漠以對;朕,當率眾愛卿、諸勇將,謙卑戮力以對治天下事";壯哉斯言! 惟世道混濁,事未易察,理亦難明;總在失民心者,失天下。當今之勢,「地虎」方得天下,底定尚早;前朝「天龍」敗亡,乃天怒人怨,事理必然,惟敗軍尚負隅頑抗,若勾結外敵「天朝中國」,圖謀來日,則亦屬必然。 蓋「天龍權貴」自始,未嘗「土斷」於容身之本土,過客心態濃厚,朝暮思彼岸關愛之眼神,等待召喚回歸,或「避秦」於「米粒尖帝國」;「遺民」權貴,所言所行,無不以「天朝中國」之喜怒為念,無視「奉祿」受自「本土」廣大草民,而反噬賤傷其尊嚴與福祉,豈能不被各路有志氣之草民所棄?! 「虎皇」,當以敗軍為戒,自立自強;草民無仇無恨於「天朝中國」,惟亦不容被「軟土深掘」;若彼岸以善意平等待我,亦能自保而無憂於中國東南,免於重蹈百餘年前之憂,「夷患」渡海西來,自「天朝中國」東南登陸。 惟「虎皇」亦不可謙卑對外,致招來外侮!「天朝中國」,積百多年外侮之國族大恨,而非正常心理之國家,鬱積既深且大之「怨憎交織」情結,患「大頭症」,自認已非「吳下阿蒙」,拳頭腫大又硬;自北到南,自西徂東,到處結怨,妄圖向鄰國揮拳亮劍。不思修文德,行王道,而能近悅遠來。 壯哉!「天朝中國」似已站起來矣;惟五蘊猶虛,內虧嚴重;天下惡人皆一個樣,懼硬漢、俠女、勇童,唯能堅毅高貴價值信仰者能理直氣壯;況且,小國之生存,"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若有「敵國」,則可粹勵自己「壯敬自強,處變不驚」之志氣;正視惡之存在,亦有積極之意義,勵己超越險惡,戒己不可扈從惡勢力。「天龍先皇」嘗有「遺訓」,唯後人不肖,敗光「太廟」;致令「天龍」有志之草民不勝噓唏! 書生草民行走坊間多年,近期偶遇多年不見之「熟女」三人,邀書生「飲茶」小聚,聊「天下事」 , 聽書生之見;實乃眾「熟女」心中有苦。天下尚有「啥鳥事」乎?「成王敗寇」已矣! 「熟女」告以「天龍聖國」之天下已亡,常在夜裡難安眠,「虎皇」不接「龍皇」之「四字符咒」,「龍皇」後繼無人;氣惱不已,憂慮有之,人生至此,已不可期望。有「夫君」在前朝當奴才跑腿;有妹妹在「天龍大內」任「白頭宮女」;亦有「犬子」淨身當公...

哲學人生筆記 -《莫扎特與狼》

圖片
不同於有名的劇作「等待果佗」;狼對於人類社會和心理的隱喻意義,也有哲學上批判的必要。 狼是群性的動物,這一點與人類相似;人與狼的野外接觸,來自放牧羊群,而遭遇狼群侵襲。另外,有關「狼人」的傳說:旅人獨行荒野,遭狼群攻擊,倖存餘生而逢月圓之夜,變身成為狼,出沒暗夜的角落,伺機傷人。 「狼人」的故事,被衍生而成為社會上所傳聞的現實的「性攻擊」事件的隱喻,稱為「狼侵」;受害人的身心傷痕,是「狼吻遺跡」。 從這個背景作為人與狼交往關係的出發起點;人類所認知的狼,有陰狠、狡滑、分工、合作、欺騙的「狼性」;是對人類有威脅的野獸。人與狼的關係,遠古至今,人類是勝利和支配的一方。 人類馴服狼群,而養育狼犬成為軍事偵察和守衛的夥伴。有的女人也以圈養「小狼狗」證明自身的「實力」;確實,狼也淪為被保育的野生動物。這些現象,都是有形的炫耀人類的優勢。 另有無形的,而且具有惡意的支配意識;就是人類在利用狼的「剩餘價值」:"以狼欺人"、最有名的故事,就是放羊的兒童惡意地呼喊「狼來了!」,以騙取旁人的善意援救;事實上,「狼不來!」;旁人被惡意戲弄;兒童引以為自己的謊言成就。 "以狼欺人",是人類社會裡一種惡的現實存在。「狼來了!」,成為一則寓言故事,與其是告誡兒童不可欺騙和戲弄成人;更重要地,是告誠成人:除了不要「自欺欺人」,更不可以「欺騙好狼」,藉名盜世。 現實的社會中,有人自甘淪為狼,扮狼欺人,遂行騙人善意,還貪得無饜,無所不騙,只為了取得標貼的四字符咒:「狼就是狼」。 明白的人即知:德文慣用「縮語」,讓人費解;漢文濫用符咒,讓人受騙。狼,走過的路,德文稱為"Wolfgang";從古至今,被許多「日耳曼」民族的男人取用為名字;音樂奇才「莫扎特」的名字,就是"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在漢文語境,狼,走過的路,被人提防:"小心,有狼"。

園藝生活筆記 -《植物看畜牲》

圖片
植物的生長和存在,究竟有什麼意義?有人說:"開花結果!";也有人説:"怡情養性!";也有人説:"節能减碳!"。 路過的一位農夫,坐到大樹下説:"讓!讓!讓老夫乘涼!"。一位行脚老僧也來到在樹下,打坐不語。 一頭老牛,也跟著走過來,抬頭看著樹上:"萬有引力!"。眾人驚訝,看著老牛:"你説啥鳥?"。老僧跳起來:"怪怪耶!老衲没聽錯?老牛說牛頓?" 老牛,悲從中來:"同樣姓牛;牛頓説萬有引力;害我老牛賣老力!耕田拉車做不完!悲啊!"。 此時,幾隻鳥飛來,停在樹枝上,拉下鳥肥,還吱吱不停,對著樹下:"爭啥鳥?會拉就是鳥!"。 老牛立即抗議:"你們算啥鳥?會拉的是牛!"。 農夫聽到鳥和牛互争,氣從中來:"有啥好拉?老夫的犬子,書生不讀書,竟然到學校學拉K!"。 眾人、老牛和樹上的啥鳥,疑惑頓開:"兒子拉K;老子硬K!對啊!很正常啊!"。老僧合十稱誦:"善哉!善哉!" 老牛也釋然了:"對啊!牛頓是我們的祖先!他付出腦力,我付出苦力;我們牛家,不是勞心,就是勞力!我們牛族給世界有力"。 樹上的那幾隻"啥鳥",又拉下了鳥肥:"我們也有付出!"。 大樹,終於開口了:"吵啥鳥!在我的地盤争啥鳥?没有我們植物的蘋果樹開花結果,牛頓那能發現萬有引力?老牛也就不必出力!你們啥鳥,那兒可躲?你們路人,那邊涼快,就那兒去?"。 老僧起立,對著大樹合十稱謝:"我佛曾在樹下開悟,未及稱謝即説法雲遊十方殊勝;老納今日代我佛稱謝大樹一向善待眾生"。 在埸的動物,都滿臉疑惑:"是嗎?怎没聽説過?" 老僧:"佛曰:不可説!";拿起行杖,就走了,...。啥鳥也跟著飛走了;突然,天空閃電又響雷,動物鳥獸散去:"此地逢打雷,樹下不宜停留。快逃!" 大樹:"看盡世道炎涼,這些畜性大難來臨,只會先落跑!

哲學人生筆記 -《權力與學術》

圖片
"知識就是力量!";還好,不是權力,也不應該被指涉是學術。 在一個"學而優則仕"的文化傳統裡,學者被擇為國家學術重鎮,中央研究院的院士,究竟意義何在?出任院士,為國家増加光彩?還是自甘為國家權力體制中的扈從? 以學術為志業的學人,成為院士,甚至出任院長,本質上,都不是光彩的獻身。傳統的學人文化,有知識份子天下為己任的自我崇高的意識;於是很輕易地被權力體制籠絡;自我感覺良好,以為學人的天職是為國家和為人民。 這般認知,是知識份子學人悲劇的開始;淪為被唯權力論的政客糟踏;必須扭曲自我的意志而成為權力的僕役;貴賤皆由權力體制定義。 知識份子忠於自己的意志和良知,甘於一生寂寞,捍衛獨立的思想,堅持自由的精神。從這個認知出發,被選為院士,或由誰來出任院長?都是被政治染指,被權力糟踏。 即使如比,仍有許多有學術地位的學人,絡繹於權力奴僕之途。古代的國子監大學士與皇帝面前的太監,唯一的差別,是前者有上面,後者沒下面;却都是給皇帝當奴才。

園藝生活筆記 -《漿果子》

圖片
清明過後,氣溫上升,草木的色彩重點,除了花朶外,有些漿果類的植物也結成艷色多汁的果子。 連續三天的好天氣,我在清晨,天光剛放亮時,就到園中找果子;尤其是營養成分豐富,色彩和外型誘人的漿果子。 在這個季節裡,我可以吃到不同品種的桑椹漿果子,下個月又有多汁的批杷。非常幸運,得天獨厚的台灣;氣候條件和地理位置,有助於上天應許台灣人民的土地,成為水果天堂,世界獨特。生活在這裡,從農作趣味就油然而生對土地的愛。 為了避免稍後太陽高掛,會加速催熟漿果子,由紅色變成黑色而加速落果,浪費了大自然的恩典;因此,我見黑色的漿果子即摘下來;甚至包括殘紅的漿果子。回首,投以關愛的眼神,樹上仍留著不少紅色的漿果子;預計,明天也是大熱天;黑色漿果將會出現更多。 自得其樂的植樹採果,每日有果子可以享用。早餐,就包括自己種植的漿果子,所吃的量不必多,僅有清晨採收的農事,就能自我感覺良好和讓我期待。 何況,漿果子小可愛,看起來飽滿多汁又甜蜜,鮮艷的深紅色又轉成黑色,不是很誘人嗎?清明四月,對於我,是愛在漿果子!

哲學人生筆記 -《所以,要藏好「私人」!》

圖片
「私人」,一個本來就是「天然獨」的人格主體,似乎在集體窺視的惡劣情境下,萬般皆不是!在相對下於自己之外的人,必須冠上「私」的屬性。「人」和「私人」,都是不自由的被別人追蹤的獵物。 人,自稱「私人」,卻不可以有「私」?否則,「自私」和「隱私」都是「藏私」;也可能都是見不得人的秘密?不欲人知的「藏私」,不行嗎?當然不行!若不是有「不法」或「陰謀」,何必「心虛」?自己最好「說清楚,講明白」,以滿足別人知的權利。 所以,「藏私」就是不道德的「自私」,有可能損害公益。這就是「以眾暴寡」的「霸淩」;無論是「獵巫」或輿論公審,都是人性的「聚眾為惡」。這麼說來,「公有制」的「集體主義」才是人的天性;「公眾」,一個「天然統」的「集體主格」,是讓「人」或「私人」走向「眾意」的「集中營」,只剩下「持鞭者」的意志。孤獨以善其身才是可貴的認同! 想要自己一人,作自己就好,不行嗎?為何被迫認為自己是「私人」?人,就是人而已;何來公私之分?這種對立,可能得怪「愛因斯坦」;「自己」提出的「相對論」,點醒世道「眾人」:宇宙諸現象,都是相對的;時間和空間,是可以互換的和相對的存在。 世道上,一人孤獨,二人同行,三人成眾;公與私的分際,就此形成。自己一人,相對於眾人,自稱「私人」;自己的財產,不論放在天涯海角,或近在咫尺,只要不交出來給眾人知道,都是「私房錢」。 男女二人,生下「子女」,即使二人都說「好」,與眾人何關?對不起!不好意思!那可能是「私生子女」。換言之,夫妻的生兒育女,愛的結晶或意外鬧出人命,在國家實施法律承認制度下,都有成為「私生子女」的風險;「眾人」都是從「私生子女」被國家認證而成為「國民」的。 「大鬍子」哲學家,「卡爾.馬克思」,當年提出「共產主義」的「公有制」思想,應該是理解到:人類社會,自古就是「公有制」的部落;人的出生,是被給予的、被祝福的,或被厭棄的;然後,「眾人」既分工又合作生產和共享。 在「共產」的「公有制度」下,不存在「個人」或「人」,只有エ具價值的「客體存在」。然而,有人會「藏私」,有了公私之分,於是有了「私人」的界定。為了破解「自私」的天性,於是以「集體制」充公一切的「藏私」。 孰知,眾人在公有的「集體制」中,「藏私」更甚以往,技巧更高明;還發展出「私有產權」和「隱私權」的「謀私」與「護私」的各式保障方法。此一進化,更鞏固了「私的領域」和「私的權利」。 「巴拿馬文...

旅人故事筆記 -《市集》

圖片
人群聚集,人氣就在那兒;德國有許多知名的大學城;最初是因大學之道而招來學人和學子,彼此有志於究環宇之學,通古今之變。大學城帶有純粹的知性嚮往和感性的浪漫召換。 德國大學教授有崇高的聲望和社會地位。不過,學人不是神,也不是聖人,各種欲望剪不斷,理還亂。在十九世紀,德國大學的教授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建立學術聲望和地位的重要場合,是以拉丁文發表演講的;類似教宗在重要的宗教節日的追思儀式上,以拉丁文唸祝禱辭。實在有夠不食人間煙火吧!但是,就是為了崇聖和高貴的傳統。 隨著近世大學的專業領域分化和衍生;傳統的哲學、神學、法律和醫學主流學類衍生出許多不同的專業;企業經營管理、生物科技、電子工程、奈米科技,以前難以想象的專業,現在成了熱門的學程。 以前,我客居在修道院時,仍然見到《神學士》還穿著修士長袍進出,彷彿回到了中世紀;就如此這般地時空之旅,經歷多年的求學歲月,春去秋來。有時候,在週末假日,我漫步來到小城主教堂廣場上的市集,有神仙下凡的世俗樂趣;原來人間多誘惑;看到人來人往,就是為了滿足聖域自制的慾望;花幾塊銀子買份零食,也是天大的小確幸。 曾經,在市集裡還遇到一位教數理經濟學的德國教授,拉著我,陪他聊天吃零食。因為那一天,他與妻子為了小事吵架而離家出走;很悶又想找人訴苦;遇到我,如見真命天子。 那一天,他竟然失言了;說出自己住在瑞士,而在德國和法國教書,可以三角避税的秘密和知識,算是送我的課外紅利。本來,我到市集,只是假日的漫步還俗,却有意外的見聞收穫:國家、企業和富人始終在玩財富的追緝和閃躲的戰争。 現在爆發的《巴拿馬文件》的藏富綠洲事件;德文的用字是”Briefkastenfirmen”;就是在租税天堂租郵箱來註册紙上公司,以藏富和避税。世界各國的權貴如法泡製,如出一轍;法 治 不彰,社會不公的國家更是普遍如此。”租税綠洲”是各國權貴的財富市集;一般只想有小確幸的草民,是無法漫步到達的。

園藝生活筆記 -《採桑果》

圖片
桑樹與絲綢是歷史古道絲路的文化元素;至今在中亞國家的農村,行道兩旁仍普植桑樹。採桑葉來養蠶,曾經是我的童年烙印。 當時,養蠶所需的桑葉,必須向種桑的農家拜託分享,而且剪下的每片桑葉必須拭乾,以免傷到蠶寶寶。加上後續的蠶繭處理太麻煩了,於是養蠶的興趣就此劃上句點。 不過,當年看到,農家種桑樹是為了採桑果來生吃或釀酒,製作桑果醬,口感風味極佳。於是,我那時候就打算日後自己也要植桑採果。 十餘年前,我在家園裡分別種下小葉桑,大果桑和長果桑等品種的桑樹。十餘年的桑樹已經每年結果豐碩,可以供給自家的早餐享用,真是有志竟成的小確幸。 每年清明過後,氣溫回升,桑果由綠變紅再轉黑;看到桑果多汁蜜甜,却不合鳥兒的口感,實在是挑食的怪鳥。德國友人,以實驗室的專業研究,提醒我,禽類普遍偏好有辣味的食物。真的?假的?唬我的? 老德友人非鳥兒,豈知鳥兒的口感偏好?不過,我自己偏好桑果的甜中有酸的味覺和香氣。因此,鳥兒啄蟲,我吃桑果,各取所需,也算是生態平衡的社會主義吧!

哲學人生筆記-《幸災樂禍》

圖片
在果樹下遇到落果,若被砸中大頭,這究竟是《牛頓》的不幸?還是果樹的善意?旁觀者,想看到《牛頓》摸著大頭,以為他會喊痛而笑在心裡。 這種情境,用一個德文單詞:“Schadenfreude”;就是“幸災樂禍”。人在競爭勝敗後的風度表現,最能顯示人性中的價值信仰;“勝不驕,敗不餒“是較正常的風度。反之,勝者表現權力的傲慢;敗者抱持幸災樂禍的心態;必然形成長期的仇恨和對立。 台灣的政治風景已經改變了;作為政治地標的首都,台北市長由無黨籍的《柯文哲》擔任;有支持者祝福他;也有反對者等著看柯市長出大錯。在穩定的民主監督制度中,柯市長一次就出大錯的機會不大;但是積常錯成大錯是必然的!主要的原因在於,權力心態使人性墮落。 柯市長,在就職百日內就已經浮現無知與傲慢;尤其在會見遠道而來的英國國會女性議長時,接受貴賓贈禮《懷錶》後,在場外出口公開輕賤禮物的嚴重失言,就已經為自己日後施政的無以為繼和困窘的下場嗚槍起跑了。 非常可惜!缺乏人文素養和價值信仰的醫生,只是威權獨裁者的信徒;動輒厲斥部屬,與市民為敵,有抓人的衝動;這類權力者都是自由的敵人,損人誤己;也是一般人常在醫院中見到的,有些《法西斯》主治醫生,對病患家屬所關切的病情,採取獨斷和不理不問的冷漠和傲慢態度。 有的反對者,對柯市長的一些“失政“和“失言”,抱著機會來了的幸災樂禍心情,是這片土也上,心靈被長期扭曲下的悲劇。《柯醫師》帶著自己對選民所承諾的“改變成真“而成為柯市長;他自己的角色已經改變成真;他的最大敵人,是自己! “性格就是命運“;權力者的通病是“大頭症“;先從自以為無所不能和無所不知而阻絕雅言和建議開始,終於走上權力的“死亡交义”。果子在樹上,會落下來;《牛頓》未說的《自然律》,就是果子過了“嚐鮮期“,就會從果樹上掉下來。 相關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角色扮演》

哲學人生筆記 -《酒徒與寡婦》

圖片
清明祭祖,往者為大;《曾子》是如此定義:"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中國儒教將「孝親」與「忠君」兩種價值聯結,建構國家神學的「秩序觀」。 在此思想體系中,男人是主體,女人是附屬於男人的族系。女性,往生後的身份歸屬,是建立在婚姻的基礎上而成為男系的「眷屬」。這套以男為主的秩序觀在現代已無從應對「終極不婚」或「長期未婚」的男女身份現狀。 傳統上的秩序觀以為,女人不宜主動,而是等待男人來逑。然而,男人有較女人高的生命風險,以致在人口統計上,「獨身現狀」的女人日益普遍;有自由選擇,也有無奈等不來「對的男人」。 中國是男人較苦悶的世界人口大國,男多女少的失衡,男人找不到結婚的對象已成為國家危機。中國以前的「一胎化政策」和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形成噪動的男人風貌,尤其表現在極權國家的政治話語中,充斥着僵硬的元素。 當台灣的女性總統當選人,對中國表示:"可以再多一些善意!";這是女性特有的示好風格和暗示話語。孰知,中國竟是在鐵板上貼符咒。 顯見,中國的男人在權力場域,欠缺溫柔浪漫的想像力和安全感;機械式的膝蓋反應,只有權力的強度和陰謀,而不容易出現交往藝術的風格。台灣人民選出一位女性總統,中國出現手足失措的困窘;民間宗教信仰的觀世音菩薩,以女性的形象出現來聞聲救苦,也就有精神上的必要了。 另一種相對的情況是「女多男少」;氣氛如何?男人奇貨可居嗎?很遺憾!這種情形,通常是男人有不幸或自暴自棄所致;例如,德國和日本在終戰後女多男少,主要是男人在戰爭中一去不回。 或者,俄羅斯的男人酗酒嚴重而短命,在2012年,平均壽命不足六十五歲;女人約在七十六歲。即使男人仍然存活,卻很普遍地成為酒徒,伏特加酒癮難以根戒;醉倒街頭成為俄羅斯城鄉的奇景;女人,被迫成為寡婦而必須多能多勞,尤其在農村地區,是常見的現象。 俄羅斯,世界上領土最大的國家,人口總數已經多年來出現負成長,而被列為國家危機。日本也是類似,常有男人為工作而過勞死的不幸意外。 當全世界的人口總數仍然繼續增加,成為世界上的政治經濟問題:戰爭、天災、饑荒、貧窮和難民,…層出不窮。俄羅斯却被自己人戲稱:「酒徒與寡婦」的國家,這是斯拉夫式的自諷。

哲學人生筆記 -《「學者風範」》

圖片
立法委員對中央研究院翁啟惠院長未到立法院報告,而在委員會中通過「譴責案」。其中羅列「有辱學者風範」之用語,這是權力傲慢的決議。 國會議員代表民意,既在其位,就只能依「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的規定行使法定職權;不依此法而出言不遜,譴責的用字譴詞抽象又空泛,為譴責而譴責,只能淪為道德審判,有失專業委員會的專業水準。 何謂「學者風範」?這是「決議案」媚俗和法盲的關鍵。漢語的語境,積數千年的封建專制和道德專制的惡習,經常以主觀好惡,行空洞的政治和道德的指控;於是流於「道士貼符咒」的笑話:"不知所云"。 究竟譴責案所指涉的「學者風範」,社會上有無客觀的風度和典範存在?「我族中心主義」的「鏡中找自己」;以致「不食人間煙火」?「生活低能的書包」?「皓首窮經的學究」?「終極講義的教授」?「嗜權為官的鷹犬」?「要脅學生的色徒」?「無情無義的書呆」?「結黨循私的學閥」?「同門互嫉的教師」?「官學兩棲的學官」?以上各種典範,都是學者風範。 立法委員的決議案中列出的「有辱學者風範」;幾乎世道上每一個有志於學的人都可能涉及以上的典範。國會的職責,在「專業立法」而不是成為「道德審查委員會」;立法委員的道德文章和學術有比較高尚嗎?可以自行定義「學者風範」而未審先判他人嗎?孔子?蘇格拉底?釋迦牟尼?康德?愛因斯坦?胡適之?典型在夙昔,古道照顏色;立法委員是以那一位學者的風範為典型? 依據「罪刑法定」的原則,學者也是人,立法委員自己做不到的風範,豈能以人民的國會之名,行缺席審判而作成「唯心論」的譴責決議文。文中用語,既不見風範典型,只看到「法西斯專制」的權力傲慢。不是說好要:"謙卑,謙卑,再謙卑"嗎?怎麼就職後成了傲慢的「假聖人」?

人生故事筆記 -《蛤與蝦米》

圖片
被人罵"你不是東西!",或"你不是人!",被罵的人,該如何自處?也許心中有疑惑;究竟自己是"蝦米?",或是"蛤? "。 童年時代,鄰家住了一位來自中國山東「曲埠」的「老太爺」,生於「清國」末世,在「中華民國」一息尚存的末世,曾經在山東任職地方官;在言行舉止中猶有「官威」。隻身來台灣後,某日,和隨軍隊來台灣的兒子,在路上幸運地相認後,同住在我家的鄰宅。 「老太爺」,是鄰居們隨他的退伍的兒子,如此地稱呼這位「官爺」的名號。曾經,路過鄰家門口,我見識了「老太爺」的書法功力;大筆一提,幾下子的「狂草」或「行草」,「春聯」就大功告成;確實是有底子的「老太爺」。 只是,「老太爺」的脾氣火爆,經常大嗓門地痛責他那辛苦經營小生意,奉養大人的可憐兒子,毫不留情面;好歹,兒子也曾官拜過陸軍中校。 究竟原因為何?無奈山東口音太濃,「俺」那時年幼,也聽嘸!以後,左鄰右舍聽到「老太爺」的「玉音放送」;就知道他那逆來順受的可憐兒子又宣告投降了。 久了,見怪不怪;鄰居中有「廣東」來的,白目的「阿桑」,見到「老太爺」,竟然「廣東話」對上「山東話」:"摃嘿!摃嘿!「老太爺」沒有生兒子的氣!保重啊!"。氣死,驗無傷,這是什麼…?…又什麼嗎? 反正,沒有「玉音放送」的日子,左鄰右舍就知道到「老太爺」的兒子平安無事。畢竟,無聲勝有聲,鄰里之福。 那個時代,鄰里草民不懂什麼是「家暴」,只知道有「逃妻」。沒事,我常閱讀報紙上的「警告逃妻」啟事,猜想那個妻子為何要逃?當初,又為何嫁給那隻「狼」?大人的世界,是複雜的! 久了,那時候,很同情世界上的「逃妻」;若有能力,真想收留這麼多的「家暴難民」;像現在的德國聯邦總理「梅克爾」。 曾經,我路過「老太爺」家,正逢火山爆發;見到「老太爺」的兒子跪在家門外,只見「老太爺」對「順子」施以背部杖刑,打真的!拐杖打斷了;竟然還有「二把手」備用上場,再打!老天!「老太爺」到底有幾枝拐杖? 「老太爺」口中憤怒責罵兒子;"你不是東西!","你不是人!"。"蛤? "…"蝦米?"那個被打的人,是「老太爺」在路上相認的兒子啊!太殘忍了!真是不幸的遭遇! 也許,我...

哲學人生筆記 -《「主力末日論」》

圖片
「主力」是相對於「單兵」,本來是軍事術語,用以指涉具有軍事佈署上,有關鍵作用的影響力量;又可分為戰略上的和戰術上的主力。商場如戰場,盈虧的決勝地在市場;資本主義以市場的自由與法治為基礎,鼓勵創新、競爭和追逐利潤;更是主力的決勝場域。 「兵法書」上有教訓,"兵不厭詐"。出奇兵以制勝,為兵家的高招;商場上和市場上的商戰也是如此。戰場上有「郎中」,只是被神話為「諸葛」;市場上有買賣,也有「騙子」,擅於買空賣空,被傳言為「作手」;其存在被繪聲繪影,虛實飄忽,被稱為「主力」,相對於經常輸家的「散戶」,如狼似虎,卻不知有主力末日的必然。 可以說,斬獲盈利是主力的戰略目標;單兵或散戶,只是替死的羔羊。政治是「上層建築」,經濟是「下層建築;人性有權力意志;由下而上的佈署,讓有心的經營者,取得居高臨下的優越的支配地位;權力就是影響力! 這也是市場上得意的商人,為何要培養政治人脈,構築政商共榮關係的原因。既然市場上多騙子,大致上「無商不奸」;包養政客,就需要有商場上的主力作手的精明投機眼光押注在養、套、殺的造勢創市和作價。如同在金融市場上選定標的目標,邀集其他各路的投機散戶,螞蟻雄兵,眾志破城。 主力作手有散戶所不知的暗器,就是訊息不對等的「內線」。有些聰明又努力的散戶,費心研究市場價格的走勢,研判「日線」、「週線」、「月線」、「年線」,以研判價格發展的方向;偏不敵「內線」,這就證明了"兵不厭詐"的優越。 政治上的對戰,更是如此;競爭或對戰的各方,「遠交近攻」,「圍點阻援」固然常見;但是以為高明的謀略乃是,捨棄傳統的兵略而發現另有資本主義商戰的奇招可用,就是讓利養蟻,以商圍政,可自成出資的主力作手,在對方內部「餵養餓蟻」;訓練聽話和傳話的能力;短期內可有斬獲。 然而,主力作手有致命的必敗要害,就是養、套、殺的過程,隨著價位的走高,需要投入的成本愈來愈高,而能跟進的「餓蟻」愈來愈少,還被先進者排擠;甚至,已無利可圖而邊際利益趨近於零。相反地,風險極高,內部叛逃出場的動力如同火山將內爆,不逃何苦呢?因此,大勢崩落乃是內逃的結果;居高思危的焦慮是主要的原因。 「主力末日論」是哲學上的理解,也是一門「現象學分析」,有內在理性的本質;應用在世道上的各種「賽局」皆可。小者,可看「浩鼎新藥懸疑案」,股價重挫的現象,有歸之於「解盲」的「內線疑雲」,讓此案如霧...

哲學人生筆記 -《虛幻與妄想》

圖片
究竟誰是正常人?此起彼落,似乎到處有異常人。走在路上,坐在車廂;看到其貌非凡,手持異物,生人莫近;正常人在那裡? 人不可貌相,人心難測;誰知道;"你是老幾"?社會安全的基礎,在於編織互相信任的網。若社會上充斥著猜疑,回到"匪諜就在你身邊!"的時代,則每個人都應該是被懷疑的異常人;這樣子的生活是安全的嗎? 自己嚇自己,只能證明自己是有嚇人的特異功能的異常人。自由的社會必須是安全的;自由才有偉大的意義。 長期以來,台灣社會就陷溺在,"被嚇大的"和"不是被嚇大的",兩種對立的情境中;選舉的時候,既要害怕"共匪"不高興就打過來;於是有不少人在"恐共媚匪症"的扭曲之下,長成缺乏主體意識的奴才性格。或者,經常被恐嚇,投票要含血含淚照指示;否則,黨國會亡於"綠匪"。 這個世界是由不同的生命和風險所構成的,無常才是正常。人的心理和精神是與生存環境形成互動關係的;每個人對外部現象的接收和感受,會影響人的認知能力和形成個人的世界觀;。 希臘哲人柏拉圖對世界的解釋,就是:"世界對於你,就是你看到的樣子;世界對於我,就是我看到的樣子"。雖然,每個人的世界不相同,我們却"在"同一個世界;就是"存在";自由的社會鼓勵每個人去幻想自己的世界,以追求自己的存在意義。存在就是命運,直到生命的時間和動能耗竭。 當然,每個人無從一窺究竟自己下一個時刻的內在世界的樣子,只有慾望;那也是對理性意志旳挑戰;也是Pandora的盒子,充滿了虛幻與妄想。 "如何成為人?"始終是哲學的第一道提問:其次,才能問自己:"我是誰?"。在台灣,多了一道課外題:"如何避免被嚇到?"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