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故事筆記 -《市集》
德國大學教授有崇高的聲望和社會地位。不過,學人不是神,也不是聖人,各種欲望剪不斷,理還亂。在十九世紀,德國大學的教授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建立學術聲望和地位的重要場合,是以拉丁文發表演講的;類似教宗在重要的宗教節日的追思儀式上,以拉丁文唸祝禱辭。實在有夠不食人間煙火吧!但是,就是為了崇聖和高貴的傳統。
隨著近世大學的專業領域分化和衍生;傳統的哲學、神學、法律和醫學主流學類衍生出許多不同的專業;企業經營管理、生物科技、電子工程、奈米科技,以前難以想象的專業,現在成了熱門的學程。
以前,我客居在修道院時,仍然見到《神學士》還穿著修士長袍進出,彷彿回到了中世紀;就如此這般地時空之旅,經歷多年的求學歲月,春去秋來。有時候,在週末假日,我漫步來到小城主教堂廣場上的市集,有神仙下凡的世俗樂趣;原來人間多誘惑;看到人來人往,就是為了滿足聖域自制的慾望;花幾塊銀子買份零食,也是天大的小確幸。
曾經,在市集裡還遇到一位教數理經濟學的德國教授,拉著我,陪他聊天吃零食。因為那一天,他與妻子為了小事吵架而離家出走;很悶又想找人訴苦;遇到我,如見真命天子。
那一天,他竟然失言了;說出自己住在瑞士,而在德國和法國教書,可以三角避税的秘密和知識,算是送我的課外紅利。本來,我到市集,只是假日的漫步還俗,却有意外的見聞收穫:國家、企業和富人始終在玩財富的追緝和閃躲的戰争。
現在爆發的《巴拿馬文件》的藏富綠洲事件;德文的用字是”Briefkastenfirmen”;就是在租税天堂租郵箱來註册紙上公司,以藏富和避税。世界各國的權貴如法泡製,如出一轍;法治不彰,社會不公的國家更是普遍如此。”租税綠洲”是各國權貴的財富市集;一般只想有小確幸的草民,是無法漫步到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