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人生筆記 -《莫扎特與狼》


不同於有名的劇作「等待果佗」;狼對於人類社會和心理的隱喻意義,也有哲學上批判的必要。

狼是群性的動物,這一點與人類相似;人與狼的野外接觸,來自放牧羊群,而遭遇狼群侵襲。另外,有關「狼人」的傳說:旅人獨行荒野,遭狼群攻擊,倖存餘生而逢月圓之夜,變身成為狼,出沒暗夜的角落,伺機傷人。

「狼人」的故事,被衍生而成為社會上所傳聞的現實的「性攻擊」事件的隱喻,稱為「狼侵」;受害人的身心傷痕,是「狼吻遺跡」。

從這個背景作為人與狼交往關係的出發起點;人類所認知的狼,有陰狠、狡滑、分工、合作、欺騙的「狼性」;是對人類有威脅的野獸。人與狼的關係,遠古至今,人類是勝利和支配的一方。

人類馴服狼群,而養育狼犬成為軍事偵察和守衛的夥伴。有的女人也以圈養「小狼狗」證明自身的「實力」;確實,狼也淪為被保育的野生動物。這些現象,都是有形的炫耀人類的優勢。

另有無形的,而且具有惡意的支配意識;就是人類在利用狼的「剩餘價值」:"以狼欺人"、最有名的故事,就是放羊的兒童惡意地呼喊「狼來了!」,以騙取旁人的善意援救;事實上,「狼不來!」;旁人被惡意戲弄;兒童引以為自己的謊言成就。

"以狼欺人",是人類社會裡一種惡的現實存在。「狼來了!」,成為一則寓言故事,與其是告誡兒童不可欺騙和戲弄成人;更重要地,是告誠成人:除了不要「自欺欺人」,更不可以「欺騙好狼」,藉名盜世。

現實的社會中,有人自甘淪為狼,扮狼欺人,遂行騙人善意,還貪得無饜,無所不騙,只為了取得標貼的四字符咒:「狼就是狼」。

明白的人即知:德文慣用「縮語」,讓人費解;漢文濫用符咒,讓人受騙。狼,走過的路,德文稱為"Wolfgang";從古至今,被許多「日耳曼」民族的男人取用為名字;音樂奇才「莫扎特」的名字,就是"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在漢文語境,狼,走過的路,被人提防:"小心,有狼"。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 《「職人精神」》

世界小事筆記 -《「總統吵架」》

法哲學筆記 -《「戒嚴」》

法哲學筆記 -《「囚徒困境」》

旅人故事筆記 -《美樹》

園藝生活筆記 - 《「寒氣春意」》

園藝生活筆記 -《「風災倖存的柑果」》

哲學人生筆記 -《「自信的回憶」》

世界小事筆記 - 《「境外敵對勢力」》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