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花與果的美學》

圖片
          在果樹園藝的生活實踐中,我對花與果的「偶然」和「一度」,有美學上的期待。因此,每年的三月上旬,「驚蟄」節氣已到,春寒細雨中,我會在清晨,戴上斗笠,冒雨檢查植栽的「花況」。 緣起於,我為母親手植一株「大島櫻樹」的幼苗;起初,母親半信半疑地問我:"「大島櫻樹」在台灣可以存活嗎?還是到日本「花見」比較快!";我知道,母親在追尋和回憶,童年時期,日本老師所教唱的,有關季節美景的歌謠。每次「花見」回來,母親總是帶著美好的回憶,預約秋天的「楓狩」和下一年度的「花見」。 在老人家的幸福期待中,我注意到,人生向晚嘆無奈,「人老從腳開始!」;也就是,老人家已經愈來愈力不從心了。母親,最後兩回,再遊日本「花見」和「楓狩」,是坐在「輪椅」上。 那一年,距我植下「大島櫻樹」的幼苗,六年了;已經是「青年櫻樹」,有稀疏的花芽出現了;就要開花了!我安慰母親:"走不動了?沒關係;看我為您植下的「大島櫻花」。 老人家似乎,已經想不起六年前的"半信半疑"了:於是,我起音,帶頭唱起母子曾經合唱的日語演歌名曲 《春が来た》 ;竟然喚起老人家慈祥的笑容,而且幸福洋溢地跟著唱。然後,"這次,母親問我:"有開花否?"。 次年,三月十日,細雨中,清晨,我數一數花芽和花苞,大約有六十幾個花點,太好了,以後只會更多。過了三天,天氣終於放晴了,氣溫回升到攝氏二十度左右;我推輪椅,讓母親坐在「大島櫻樹」下;抬頭看著綻開的「大島櫻花」,至少有一半以上是怒放著,豐碩又肥美;陸續還有新生成的花芽可以期待。 在「大島櫻樹」下,母子又合唱 《春が来た》 ;那一瞬間,我注意到母親的笑顏如童稚,天真地搶節拍,只顧著自己唱;而我自己的眼角泛著些許的淚水。 也在那一年之後,我更有信心於各類果樹植栽的開花和結果;「葡萄柚」、「覆盆子」、「紅李」、「青梅」,…「蜜柑」,「石榴」,都在我的園藝生活中,隨著季節流轉,開花結果,成為美學的夥伴。 我的心裡明白:與其說掌握了果樹管理的知識和技術;反而,我比較相信,是母親的幸福花緣和心願,給了我追求進步的鼓勵和動力。 相關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生と死俱是壯麗的轉化!》 園藝生活筆記 -《夜合花,那是庇佑我的母愛!》 相關演歌: 《春が来た 天童よしみ》

哲學人生筆記 -《開國王朝「大概沒當過兵?!」記事》

圖片
「丁酉」年,農大,二月,「國殤記念日」方過,「驚蟄」寒雨已到,增添幾許悲淒。 「天虎聖國」,「女皇」當家已三季;「好事」不多,「鳥事」紛飛;吾「聖國」氣勢,「小二當乞丐」,沒好到「那兒去」,就是各路「反革命」,那兒有「開會」,就那兒去「假開會,真抗爭」。 天下似定,實未靖;內憂外患當前,內戰恐再起於蕭蕭五月,招兵買馬,蠢蠢欲動;各路勢力,逢人即揣測:"當過兵麼?大概沒當過兵?!歡迎來當兵!最涼快!不出事即可!" 實情,天下之勢,自有其理;書生笑觀大勢,寫就一文:《革命五四三》,論述「革命早衰」,「反革命陽萎」,摘其大概,記述如下: "富前,既然有「反革命」之火苗,就是還我「天龍聖國」江山;比之「天龍先皇」,自欺之「反攻大陸」,其尚有「大武勒石」之「毋忘在莒」以勒其部眾。今之「天龍殘部」欲聚少數反革命群眾而再起,然心裡皆知:"黨國已亡,「無望再舉」"。 黨國亡於何?亡於「國族神學」之虛妄自欺,終不敵腳踏實地之本土奮進。書生以:"凡虛妄者,必消失於真實之前";此一哲學之「現象學法則」,而察知天下大勢之移轉,回歸真實;「反革命」,乃「新亭老人」之對泣與無奈,終不敵時間之無情,有詩為證:"勒石字已老,笑看無奈老,江山已更新,故國夢中老。" 話說回來:各路「反革命」的氣勢,比起「小二當乞丐」,更像「公公上院子」,來假的!等著被「姑娘」笑:"唉呀,爺們忙著呢?!竟然忘了帶傢伙來!"。 話說:有不上道的公公,還敢反問「姑娘」:"啥鳥傢伙個東東?";「姑娘」只能再提醒:"唉呀,那,…爺們,行麼?" 更有不上道的公公,那壺不開,提那壺:"咦…,娘們,大概沒當過兵?肯定是的!" 「姑娘」不甘示弱:"唉呀,這好說!…爺們,可曾是身經百戰的「斯巴達壯士」? "。 一旁帶隊的「大公公」,終於不耐院子的「姑娘」不會「客服」;高聲回嗆:"「斯巴達?」,啥鳥?,"狗皮膏藥貼布"是麼?吾等壯士,身歷戰場,吃子彈,就貼一塊"。 院子的姑娘們,哭笑不得:忍不住矣!…...

園藝生活筆記 -《讓蘋果長上去》

圖片
  蘋果,在「科學史」上留名,傳說中,偉大的科學家「牛頓」,受到"蘋果從樹上落下來"的啟示,而發展出的「萬有引力」的理論。 既然「萬有引力」是普遍適用於萬物,就不止蘋果會落下來,各種果樹上的果實,或天上的流星殞石也會落下來。蘋果,只是偶然成為「科學史」上的「明星水果」。 「牛頓」時代的蘋果,應該就是現在歐洲的超市上,所見到的其貌不揚,顏色貧血,袋裝的「普通級」蘋果;實在口感不佳,大都被用來榨取「蘋果汁」或烘焙蘋果糕點;尤其是「蘋果派」。 探索「果樹植物學」,蘋果和人類的文明發展,有源遠流長的關係,大約有六千年的歷史。另一種歷史久遠的果樹是釀酒的葡萄;"無酒不成文明";壞掉的水果生成酒味,人類喝下去後,茫然的感覺似乎不錯,膽子壯大更不錯,從此上了"酒癮"。 這種情境背景,可能是人類發展釀酒技術的起源;於是從各類水果,到雜糧都可以用於釀酒。蘋果,應該就是如此被馴化後,廣泛地被種植而留傳下來的經濟果樹。 曾經,我很驚訝,世界上的蘋果種類,據說有六千以上的「品種」,這項"據說",可能被誇大了。無論我平日多麼地愛吃蘋果,吃來吃去,細蘋果的種類,十指就是用不盡。 蘋果,在印象中,生長在溫帶地區;這是誤解;現在的培植技術,已經也可以在熱帶地區種植蘋果。蘋果,受惠於貿易自由化的趨勢,許多適合生產蘋果的國家都想打開出口市場。在世界上的蘋果競爭中,日本以地理和氣候條件,加上高明的農業改良技術,應該屬於「蘋果強國」。 日本的有些蘋果產地,甚至招來觀光旅遊;日本有名的 「昭和歌姬」,「美空雲雀」(美空 ひばり) ,有一首膾炙人口的演歌名曲「 蘋果花 」( りんご追分 ) ,傳唱於「昭和時代」。「青森蘋果」的產區,東北「青森縣」的「蘋果園」,就是台灣旅客的旅遊景點。 台灣,也是「青森蘋果」的重要「出口市場」;在蘋果的上市季節,「青森縣」的「知事」,帶領「蘋果小姐」來台灣促銷,打開市場的知名度。因此,我也對「青森蘋果」吃出心得:「蘋果酸」似有若無,果肉豐碩順口。 「春節」假期,我吃下多顆「青森蘋果」;心血來潮,播下種籽。這兩天,清晨去探訪,地上已經長出「青森蘋果」的幼苗了,細雨中,欣欣向榮。此情此景,實在很難想像,豐碩誘人的蘋果,需要多少歲月,才能長到蘋果樹上? 已知的條件是:假設風調雨順,生長順利,三年後...

法哲學筆記 -《「白癡造句」》

圖片
      語文是表意的工具,在於呈現思想;除了語意、語態和語氣,還有語法(Syntax)。強調語意、語態和語氣,語法卻錯亂,就可能被視為「白癡」或「瘋子」;語無倫次,前後表述的思想自相矛盾。以漢語的「文言文」表述這種現象,就是「不知所云」。 嚴謹的語文表述,涉及權利和義務的界定;尤其事關公共議題的思想論述,務必精確完整和嚴謹;所以法律文書、公文書、學術論文、政策說明、都有「定式規範」,不可任性隨意,淪為情緒的發洩。 德文是嚴謹又精準的語文,適合哲學、法學和科學思想的論述;德文的優點在於,語法本身有數學的性格和邏輯,語意不易被破解和顛覆。 德文的文字和語法。有複雜的「詞變格」(Flexion)、「品詞變格」(Deklination) 、「動詞變格」(Konjugation),以及「虛擬I式」(Konjinktiv I)和「虛擬II式」(Konjinktiv II)的語態,各有不同的表述規範和衍生(Ableitung) 出來的精確的表述,不易被誤解。 漢語,博大精深,浪漫,卻不精確;這也是龐大的漢語人口中,不易有科學的表述和傑出的成就的可能原因之一。漢語,有一種語言的悲哀,在於「口誅筆伐」的「不寒而慄」,或「指桑罵槐」的「意在言外」;被誅伐的對象,或被影射的對象,若陷入此種不堪語境的指涉,則真是讓人很受傷而不開心。漢語被用於鬥爭的語言武器,多於作為思想的工具,這是悲哀的原因。以下,用一則「白癡造句」說明: 當前,有一則「漢語造句」:"台獨的盡頭,就是統一";這是出自中國「國務院」中,位階不高的「辦公室」的「主任級」官員的「白癡造句」;內容的補述是隱喻:"統一的價值,對於台灣,是負面的!"。 「白癡造句」,卻被台灣的「傳聲筒」媒體,奉為「吾皇聖旨」,放在報刊的頭版位置;真是「白癡一族」。就此,台灣人可以看出:中國的「台灣政策」,為何會陷入自己挖的陷井而難以脫困? 這句「白癡造句」,必須放在中國當今「反獨促統」的「白癡語境」中予以破解:即"台獨的盡頭,就是統一",若有意義,而「不白癡」,則反之,亦同;以"「反台獨」的盡頭,就是「反統一」",來檢定「白癡造句」。如此,意義表示的「正方」與「反方」,才能在語意邏輯上,形成「數學方程式」的「恆等」。這種語文,才是有科學的精確意義。 以...

園藝生活筆記 -《夜雨「驚蟄」》

圖片
      午夜好眠,被窗外急促的落雨聲喚醒;「驚蟄」節氣已到! 每年的三月初,「驚蟄」節氣,大約就在四日到七日之間。前幾天,已有先聽到「春雷」;三月五日深夜的急促落雨聲,彷彿在趕場應景本年的「驚蟄」,宣告萬物甦醒。現在,是春天完全地來了。 回顧植物的生長歷年記錄,三月的第一個星期日的白天,我忙於植栽的「整枝」、「修根」和「施肥」;對於農事的進度有些疑惑:去年此時,「芸香科果樹」的「葡萄柚」已經長出花苞;帝王柑、珍珠柑,李樹、桃樹、櫻花樹,也都進入花季初到。今年的花期,似乎已經遲到。 不過,節氣的時序,我的經驗,有大約"三日"的誤差;植物本身的反應,有將近"半個月"的落差。前幾天,大地上的植物,似乎多半仍在「冬眠」;在為果樹植栽翻土「修根」時,挖到的「蚯蚓」,仍在「冬眠」,似乎仍未知「立春」和「雨水」的節氣已過,難道在等待"大地的鬧鐘"來喚醒? 是的!確實如此!就在本日「驚蟄」節氣,三月五日,太陽位在「黃經」345度;此時,「北半球」的大氣條件「雷鳴」初動,「睡蟲」驚起,而開始出來營生,稱為「驚蟄」節氣。 在「驚蟄」節氣來到,經過「清明」節氣,到「端午」節氣,大多數的種植、移植、嫁接、扦插、壓條的「農事」,比較能夠成功存活下來;若有失敗,還可以重來。當然,「農事」宜早不宜遲。 若種植、移植、嫁接、扦插、壓條的時機太接近「立夏」,那時候,氣溫上升;新種植的作物,將承受炎熱的蒸烤;若失敗重來,再失敗,則是必然的;時機不適也! 雖然台灣的氣候,四季的分別不太明顯;但是植物自己的感受,才是真實的生存必要條件;人自己的感受,只是自我感覺良好而已,容易造成誤判而敗事有餘。農事,是以「天時」為主的生活實踐;確實是如此。

哲學人生筆記 -《大學的精神》

圖片
      大學的精神,相對於國家,是獨立的和自由的存在,而且,應該是如此!大學,是知識的堡壘,社會的良知;理想上,終能成為國家進步的動力和文明的領航。 正因為有這麼重要的使命,大學對於國家是成就完善的先知;然而,也不幸地,在權力競爭上,成為國家和政權的敵人;大學的使命在捍衛精神獨立和思想自由,因不願被政權所支配,而常被設下各式各樣的限制。 最重要的,是被剝奪免於恐懼的自由,使大學普遍自我設限;躲在象牙塔裡,自以為是和自我感覺良好。於是,出於社會的良知,大學需要有「知識人」的勇氣,言所當言,寫所當寫,抗拒「文字獄」的威脅,寧嗚而死,也不願自甘墮落,同流合污,成為國家政權的「傳聲筒」。 大學的「自閉」、「自禁」和「自限」,是國家的恥辱;等而下之的角色,是為「惡勢力」張目。因此,大學的「氣質」,在於自由的精神和獨立的思想;有抗拒權力,追求真理的堅定意志。 以上,我所認知的,大學的理想精神,洋溢著古典風格,這是來自於我自己的哲學人生經歷;在強調「真理使人自由」(Die Wahrheit macht euch frei)的古老的德國大學,獨立的和自由的學術氣氛,追隨業師的學術旅驛;使沉浸在其中的我,樂在享受哲學聖殿的冰冷和孤寂;又客居修道院,多年的宗教氣氛的薰陶,成為人生難得的幸福。 對於現代的許多大學,竟然可以為了世俗的利益,而自甘沉淪,出賣大學的獨立和自由的精神,是不可思議的。然而,現實上,大學墮落是世俗現象,也風俗問題。 在世俗化的民主國家和社會,最需要獨立的大學和司法,卻已相繼沉淪於風格和精神的自殘泥沼,是見怪不怪的!"逃避自由",而自甘為「權力上方」的奴僕,最安全!不是嗎?自由,從來不缺乏敵人;大學和司法,成為自由的敵人,是回到蒙昧的「返祖現象」! 於是,大學校長、教授、司法官、學生,飢渴於世俗的利益!這個時代,畢竟不是哲學意義上的「古典時代」。我愈來愈相信:「距離的美感」;對泥沼和黑洞保持距離,除了「安全」,更是「淒美」;「孤獨」也是必然的。 人生,能自得其樂,就不會在乎大學或小學的發展方向,不都是「訓練營」嗎?這正是國家和政權所需要的建置,製造出一批又一批,像鸚鵡的「國民」。至於「公民」?應該只是出於對古典的幻想而已。 相關文章: 人生故事筆記 -《國家的敵人!》 哲學人生筆記 -《那一年冬天在馬堡,等待他點亮燈!...

園藝生活筆記 -《三月農忙》

圖片
  春寒雨水,已流轉至春暖花開的明媚三月。 黑珍珠蓮霧樹,正冒出春天的葉芽,期望今年能恢復結果。上ㄧ次的豐產,是四年前的故事了。找出歷史檔案的記錄相片 ; 當年我以為,終於進入坐享成果的太平盛世了,孰知,此後一路落空,又找不出原因,有些氣餒了。 然而,世道總有出口留給自己去找 ; 於是,去年立冬,援用"老幹新枝,家大分業"的經驗,替蓮霧高壓分株,分成四株。在立春節氣,全數存活下來了。其中,母株的復元再生能力最強盛,最早長出春天的新葉。 這種現象,可類比貓科動物的母獅群,在新來的雄獅當家後,剷除前任獅王的後代,母獅群在痛失幼獅後,被迫再為新的獅王懐孕生養下一代,有些相似。 破壞就是創造 ! 或者,大破才能大立 ! 生命的進程是沒有保持現狀的。行動,就有機會找到生命的出囗,否則,只能枯等凋零。因為有多出的分株,三月的農忙照顧子株,也成為理所當然。欣欣向榮,然後開花結果,似乎也很有希望。 相關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有生否?";絆の黑珍珠!》

哲學人生筆記 -《末代王朝「皇上公公」記事》

圖片
有一天,皇上訓斥大內的「公公」:‘’笨手笨脚的奴才!‘’。於是命「太學」開「公公在職專修班」;由「庫銀」支付學費。 「公公」,都很高興,可以去「混學位」,再回大內,「撈職位」。據說,皇上為鼓勵「公公」進修,允諾「專修班」混畢業的公公,將被授予「皇上公公」的學位和職位。 有些「奴才公公」,想入非非,以為混畢業後,可以當「皇上的公公」。 這還了得?皇上認為,那豈不是成了「朕的祖父」;朕,豈不成了「公公的孫子」?也是「奴才的孫子」。 皇上,愈想愈想不開:‘’君無戲言,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糟了!朕,出錯了!怎麼辦?‘’。 於是,傳太學國師“ Alfred Chang”’,來破解“朕的允諾”。 國師告訴皇上:“今有一計,可解皇上之惑!”。 皇上,龍心大悦:“國師快說!”。 於是,在開課啟業式時,國師請皇上向奴才公公訓話:“奴才聽旨:在專修班上,不許再提朕的那話兒;皇上公公,只有皇上有;皇上的公公,是爾等没指望的奴才;接旨後安心!”。 隨後,國師面聖:“皇上的那話兒,在「公公在職專修班」上,就不說了!說了,也白說了!皇上的那話兒,没指望了!” 皇上:“國師所言,甚是!”。 相關文章: 詩人之國筆記 -《愈讀愈笨》 詩人之國筆記 -《「大學之道」》

詩人之國筆記 -《愈讀愈笨》

圖片
      讀書,有益於知識/ 知識:將所知道的,留下去,…/ 智慧?…,知識,還不夠!/ 必須知道:/ 自己是誰?/ 常問自己:/ 想做什麼?/ 能做什麼?/ 應做什麼?/ 讀書!讀書!讀書!/ 原來喔!/ 只想:讀書!?/ 只想:開「大學店」/ 只想:招來「人客」/ 只想:撈「人客」的銀子/ 只想:讓「人客」好混,又好玩!/ 讀書?假的喔!/ 「人客」,來喔!/ 歡迎光臨「大學店」!/ 保證:愈讀愈笨!/ 「改頭換姓」/ 回家,從此改姓「笨」/ -《自由,就是至少保有尊嚴和各種選擇的可能!》

詩人之國筆記 -《「大學之道」》

圖片
      University…??? / So,…so,..so ist das.../  There are birds drinking water!/ Na Ja…/ The matter of fact,…/ 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Canis lupus fam 風雨如晦,雞鳴狗盜!/ 環宇學問/ 高等學府,多崇高!/ 盜,亦有道,真想去深造!/ 學術有成/ 無所不行,多自由!/ 能撈,…蛤?蝦?/ 能混,…蝦米 + 碗糕?/ 為真理/ 為自由/ 為良心/ 盜,亦有道/ 盜,不可不學!/ 任重道遠,學子東來/ 抄襲,學到了/ 哈草,學到了/ 遛鳥,學到了/ 泡妞,學到了/ 避孕,學到了/ 墮胎,學到了/ 肚咕,還需要學嗎?/ 到時候,自動自發!/ 天氣不好,真不想去上課/ 天氣太好,更不應去上課/ 作弊,嘿…嘿…嘿!/ 猜猜看?/ 作弊,不行嗎?/ 「大學之盜」耶!/ 學大壞,還在努力學/ 大學,出大盜,敬請期待!/ 他媽的!…都是媽的寶貝!/ 大學,大壞,環宇學問/ University, Universal Knowledge!/ 宇宙大壞人,尚待努力中/ 教授,好…混!文人無行/ 誤人子弟,比第一名/ 能撈,也能混的學閥惡棍/ 奴工頭子/ 努力學大壞/ 不負「大學之盜」耶!/ 大學,不是壞,只比更壞!/ 壞在,能混,也能撈!/ 學術自由,不講/ 學術良知,不講/ 自由、民主、人權,絕對不能講?/ 環宇學問,蛤?蝦?…蝦米碗糕?/ 從何講起?算了! 他媽的!…蛋,生雞;雞,生蛋,…/ 沒完沒了,吃了就是!/ At the Request of China,…/ 環宇學問,唯盜是尚/ 「山寨大國」,好像崛起/ 亟需「壞才不遇者」相助/ 大學,不大壞,去學無益!/ 誤了「中國學子」/ 虧了「人民幣」 以「中國人民」之名的「血汗銀子」耶!/ -《「大學無靈魂...

園藝生活筆記-《石榴與民族》

圖片
        告別春雨二月,期待於陽光三月;大地生機即將展開,春天的氣息也將明顦許多。石榴,是我偏愛的果樹,除了花色鮮艷,結成果實,石榴果更是堅硬渾圓。至少,在春寒料峭中,我已發現石榴樹搶先冒出嫰葉。 一直有些困惑,石榴在人類久遠的「果橱植物學」歷史上,除了豐富的營養成分和藥用功能外,究竟還有那些文化的意義?在此,我所指涉的對象,是石榴在民族文化上,有什麼隱喻? 石榴,久遠的歷史,可在「舊約聖經」中找到記述;也就是「創世紀」故事中,耳熟能詳的「伊甸園」,裡面的多種水果中,就有石榴。「舊約聖經」,是猶太民族依循的宗教神誡,「上帝」期許猶太民族必須以珍愛「生命」、追求「知識」和啟發「智慧」作為人生的守則;也應許賜給「美地」種植作物,以耕養生命和繁衍後代。 既然如此,石榴被列為「伊甸園」的入選水果,原因何在?打開石榴,答案就在其中:石榴多子,外型堅硬團結;正是隐喻民族的生機旺盛而對外團結,不易被外力引誘和分化。然而,這項隱喻,何嘗不是誘惑的考驗?民族神學,因此而被造論起信。 從以上,我對石榴與「舊約聖經」所述線索的認知和論述;我認為,即使我反對神學的蒙昧和隱喻,不過,石榴的「果樹神學」,仍有正面的意義,讓猶太民族「因信稱義」,經過歷史上的多次民族的浩刼和社會上的「反猶運動」,依然生生不息。石榴,也可以居功,列為「民族聖果」。

詩人之國筆記 -《「預約」》

圖片
困難的時間,過去了!/ 就在那一天/ 似乎如此!鬆口氣!/ 真的,似乎,沒事了?!/ 以後,未必沒事!/ 現在,先去玩別的,「沒事」了!/ 「沒事」?問題才大!/ 預約了,等著「頭大」!/ 沒事,就好!/ 已經預約/ 還掛保證:/ 「有事」,是以後的事?/ 有了,再說吧!/ -《沒事,等有事!「蓋世太保」「有事」, 找你「去講話」?》-

人生故事筆記 -《「問候兄弟」》

圖片
      植物的花朵、結果的形式和樹葉的生長位置,很像家中的兄弟姐妹的情感:單生、叢生、對生和互生,各有牽絆關係和命運的想像。 於是,…春雨中,冬寒未盡,二月底的「和平紀念日」,在我這個年紀的台灣人,心情總有一份時代的「絆」(きずな);自幼感受父母的欲言又止。我知道,那個時代必然曾經發生禁忌的事。 母親在暮年歲月,由我陪伴在身旁的日子較多;每年到春寒雨水的季節,即使視力模糊,總會要我代撥電話給大哥,想和「長子」說「母子話」和叮嚀。 大哥,感到過意不去,公務再忙,總會主動先找空檔,回家來探視母親;或聯絡我,代轉達母親問安心意;另外再找時間回家探母。 大哥出生半年後,遭逢「二二八」後,「外來勢力」的武力「鎮壓」和「清鄉」。在高雄老家中,母親背上、才六個月大的大哥,在母親護子心切的意志下,從「刺刀」和「槍托」的搶劫、收刮「金飾」後餘生;也為祖父母保住「長孫」和命脈。 陰影,卻跟著母親至暮年未散;心中牽掛的,總是外出子女的平安。侍奉母親至終老,我記下母子互動的生活印象;即使至今,父母已作古多年,我也仍然習慣,在這段日子裡,問候大哥,敘兄弟之情,無所不談。 近的,各自的家庭生活、工作和身體的近況;遠的,分享彼此曾在德國的求學回憶,以及當代德國、歐洲、歐盟的現實發展和問題。兄弟,我倆也常以德語互談,笑稱是「德國在台協會」(DIT) 或「德國在台之友」(DFIT) ;有時候,也會互相轉達共同的德國友人的致意。 父母是家庭的中心;兄弟各自成家後,各有生活和事業的發展重心;父母遠去後,手足之情更加珍貴。我們都是父母關心和期望所在的兒子,除了傳承父母的性情和家庭的文化風格外,兄弟在成長和發展過程中;更多的是「絆」(きずな) ,就是關心、牽成和支持。 回憶在德國多年的歲月,兄弟彼此再忙,也沒忘記每月至少一次,互相寫信報平安和分享學業和事業的心得。如今,走過時代的世道,兄弟各有自得其樂的精神世界;也有共同的價值信仰:在於不忘父母的疼惜,願代代相傳書香門風,奉獻所學於生長的台灣,自許成為精神貴族。 相關文章: 人生故事筆記 -《低處高思》 人生故事筆記 -《紅蜻蜓與桑果》

詩人之國筆記 -《二月春水》

圖片
      知道,一定會來!/ 誰不期待?/ 早到的花顏/ 等著讚美/ 唏哩花啦!/ 來真的! 好水,天上掉下來的/ 二月,花容失色/ 還好!三月、四月、五月/ 花花草草,準備登場/ 來真的,真水!/ 遲到,好過早到/ -《摧花的雨水,有花的涙水》-

詩人之國筆記 -《「反正」,就是如此!》

圖片
  聽我說,相信我!/ 就是如此!/ 相信我!/ 當我說:"謙卑!"/ 一次不夠?/ 就再說一次:"謙卑!"/ 懷疑嗎?/ 就再說一次:"再謙卑!"/ 就是如此!/ 不能再說下去!/ 沒完沒了的!/ 我無法告別傲慢! 反正,我就是傲慢!/ 相信我!/ 真的!就是如此!/ 傲慢!/ 兩次不夠?/ 就再說一次:"再傲慢!"/ 反正,就是如此!/ 當我聽到:"白色+力量"/ 相信我!/ "白色",也可以「+色」?/ 容易染黑!?/ 不是嗎?反正,就是如此!/ 走過黑色/ 踏上白色! / 黑色的印記,足跡斑斑/ 反正,相信我!/ 墮落是真的!/ 「加速度」的「力量」!/ 反正,反正,再反正!/ 就是如此!/ 我就是在墮落!/ 回到自己!/ -《「反正」, 就 是如此!"相信"我!?》-

哲學人生筆記 -《末代王朝「斯巴達壯士軍團」記事》

圖片
  「丁 酉 」年,農正月,下旬, 春雷已嗚,春雨初到 ;「老農」忙於春耕,書生春眠不覺曉,閱書打呼不已。 漫長寒冬暗夜已漸消, 初春二月,雜花生樹 ,然「禽流感」來襲,「地虎聖國」府中,掌管「鳥事」之奴才,勤於四出「抓鳥」;喜愛外出隨意「遛鳥」之草民,亦收斂自肅;春天萬籟寂靜。我「聖國」各「鳥地方」,已不聞「鳥啼」。 不甘天地寂寞,靜不得!「死老百姓」中,只有人家「老農」,安於春寒,效忠土地,惦惦地「農忙」。前「天龍聖國」之「保皇黨」,所轄之「黨衛軍」,一掛「老將」,竟在春天悲從中來;一生捍衛「黨國」,奈何,「龍皇」無能,痛失「黨國江山」與「皇權」,竟怪罪奴才敗軍誤事:"誤朕,既深且大矣!"。 又云:"「保皇黨」,竟無接戰之男兒;「黨衛軍」末將荒嬉於「高爾夫」已久,已不敢迎戰「綠林軍」;殘兵敗將,會打「高爾夫」,而不會打仗。以致,「聖國」內戰多年,最終敗於「清水河防線」之大決戰,兵敗如山倒,一直輸!一直退!竟輸給「綠林軍」之「小女子」:「小英女孩」。 嗚呼哀哉,天命乎?誤國眾奴才,竟責怪於朕,孤家寡人而已;似乎萬方無罪,咎在朕躬";憤憤不平;昔日萬千寵愛,失敗後,竟淪為孤兒;俱往矣! "天下,乃朕所有;打仗,乃「皇軍」之事,害朕痛失「皇權」;「皇軍」,豈能無責於負朕大矣乎?"。 悲乎!「龍皇」以上之怨言,其誰可堪忍?是可忍,孰不能忍?「皇負心」於我「黨衛軍」也!「敗軍末將」亦憤憤不平!奈何,「敗軍之將不可言勇」,以致「皇負心」,落井下石,倒打一棒。 更不堪者,「敗軍末將」被不識字,又不衛生之草民譏為「弱雞」,「落翅仔」,於「丁酋」年,適逢「金雞」當「年值」,「弱雞」,「落翅仔」之「敗軍末將」,庶幾淪為患「流感」之「災禽」。「將可殺,不可辱!」,我軍再起,如當年勇壯,捨我其誰?「老將」豈能不如「老農」乎? "老弟兄!當奮起再造「黨國皇權」!老弟兄!「廉頗」已老,尚能飯!何況吾老弟兄乎!老將,老則老矣,何不自組「斯巴達壯士軍團」?號召八百老將壯士,番號為「天龍聖國黨衛軍斯巴達壯士軍團」,以洗雪過往殘兵敗將之恥,還我「斯巴達」殊榮。 更可呼應「天龍聖國」老奴才,「陳公公」、「胡公公」所發起之「反革命」!自即日起,「斯巴達壯士軍團」在「地虎聖國」之「地府」前,先舉辦「埋鍋造飯,日日圍城」之「春訓...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