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藝生活筆記 -《夜雨「驚蟄」》

 
 
 
午夜好眠,被窗外急促的落雨聲喚醒;「驚蟄」節氣已到!

每年的三月初,「驚蟄」節氣,大約就在四日到七日之間。前幾天,已有先聽到「春雷」;三月五日深夜的急促落雨聲,彷彿在趕場應景本年的「驚蟄」,宣告萬物甦醒。現在,是春天完全地來了。

回顧植物的生長歷年記錄,三月的第一個星期日的白天,我忙於植栽的「整枝」、「修根」和「施肥」;對於農事的進度有些疑惑:去年此時,「芸香科果樹」的「葡萄柚」已經長出花苞;帝王柑、珍珠柑,李樹、桃樹、櫻花樹,也都進入花季初到。今年的花期,似乎已經遲到。

不過,節氣的時序,我的經驗,有大約"三日"的誤差;植物本身的反應,有將近"半個月"的落差。前幾天,大地上的植物,似乎多半仍在「冬眠」;在為果樹植栽翻土「修根」時,挖到的「蚯蚓」,仍在「冬眠」,似乎仍未知「立春」和「雨水」的節氣已過,難道在等待"大地的鬧鐘"來喚醒?

是的!確實如此!就在本日「驚蟄」節氣,三月五日,太陽位在「黃經」345度;此時,「北半球」的大氣條件「雷鳴」初動,「睡蟲」驚起,而開始出來營生,稱為「驚蟄」節氣。

在「驚蟄」節氣來到,經過「清明」節氣,到「端午」節氣,大多數的種植、移植、嫁接、扦插、壓條的「農事」,比較能夠成功存活下來;若有失敗,還可以重來。當然,「農事」宜早不宜遲。

若種植、移植、嫁接、扦插、壓條的時機太接近「立夏」,那時候,氣溫上升;新種植的作物,將承受炎熱的蒸烤;若失敗重來,再失敗,則是必然的;時機不適也!

雖然台灣的氣候,四季的分別不太明顯;但是植物自己的感受,才是真實的生存必要條件;人自己的感受,只是自我感覺良好而已,容易造成誤判而敗事有餘。農事,是以「天時」為主的生活實踐;確實是如此。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 《「職人精神」》

世界小事筆記 -《「總統吵架」》

法哲學筆記 -《「戒嚴」》

法哲學筆記 -《「囚徒困境」》

旅人故事筆記 -《美樹》

園藝生活筆記 - 《「寒氣春意」》

園藝生活筆記 -《「風災倖存的柑果」》

哲學人生筆記 -《「自信的回憶」》

世界小事筆記 - 《「境外敵對勢力」》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