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 《「秋分養氣」》

圖片
節氣補身是「生氣」的基礎;生命就是需要保有「元氣」。浮世眾生或有感嘆,「氣口不順」;有些人常嘆:就怕缺一口氣,就眼前一片黑了。也有人氣呼呼地,為了不順心的事,經常生氣而對別人發出怒氣。 園藝生活,有情緒療愈的功效;經常親炙植物;隨著節氣流轉,植物表現不同季節的風情,讓人情緒平穩。俺的園藝生活實踐,可以親身感受與植物互動的「共時氣場」;是一種情境上的「絆」。只有親炙植物,觀察成長的過程,彷彿雙方存在著互動時的對白,順著天地時序的演化。 9月22日是「秋分」;這兩日,俺已感受氣溫下降了;也正逢氣流鋒面帶來的時雨;有些落葉果樹已經有經歷滄桑歲月的疲勞樣態;下個節氣是10月8日的「寒露」。更嚴酷的「霜降」、「立冬」將接踵而至。落葉果樹,準備休眠去了。 有意思的生存意志表現在,「紅棗樹」趕在落葉前再結出幾粒殘果。「大果虎頭柑」仍然綠意堅強,想要硬撐過冬天。總之,生命會各自找到活下去的出口。關鍵在於,生命保有元氣,可以保持永續生氣。 「秋分」了,俺已多次食補「紅豆圓仔湯」和「紅豆桂圓小米粥」!這是依循節氣調理自己的元氣;食補後,身體和情緒的感受很平順氣暢。

人生故事筆記 -《「來電的二、三事」》

圖片
經濟學的諸多課題中,俺比較深入探討過「獨佔」、「寡佔」,和「完全競爭」與「不完全競爭」的諸領域。在德國求學時研讀公法學、合約法學、法哲學之外,也專研「歐盟競爭法」。 曾經服務於「獨佔」的國營事業,「台灣電力公司」;該企業提供發電、輸電、配電、供電的電業服務,給台灣每個用電客戶。 在俺的認知中,為了自給自足的供電,「台灣電力公司」,本質上,是一家「能源開發工程公司」;英文名稱,縮寫成TPC,是“Taiwan Power Company”。誠然! 其中的“”Power”字,既是能源、動力,也可譯作「權力」的意思;以致曾被德國友人故作誤會,以為俺曾在台灣政府的「權力部門」任職過;愛說笑矣! 「台灣電力公司」依「公司法」設立,却有「獨佔」的特別法律保障;就是有「電業法」對「投資報酬率」的保證,得據此,超出或跌出 「回報(Return)」的範圍,而調整電價。太好的保障了! 印象中,「台灣電力公司」是優良品牌保證的企業;當然,那時候的俺,奉獻辛勞於企業多年,深有榮幸。記得初到南台灣,近墾丁的「第三核能發電廠」任職;有時候,俺故意搭長途的普通級火車,慢速回台北市看父母。 曾在火車上,與有過日本「大正時代」生活經驗的長老輩阿公的台灣人,話說生活和工作地點;老人家聽說起,俺當時正在「台灣電力公司」任職,都說那是一家很好的企業。 老人家到站,告別時,吩咐俺,工作中爬電桿上下,或接觸電源設施時,要小心注意!謝謝長老的關心了!當然!爬電桿也有些誤會了!俺書生懼高,而且手腳無能為力! 近期,政府核定撥補新臺幣一千億元給「台灣電力公司」,彌補過去多年來的累計虧損;盼能不無小補,改善營運所需的「資本適足率」。 法哲學的定言:「凡是存在的,必然是合理的」!以前財務健全,現在需要政府撥補;必然有不同時代條件的牽制。作為台灣經濟發展的另一家「護國神山」企業,此時需要台灣人多給予理解和支持,為台灣經濟的永續發展注入活力。

哲學人生筆記 - 《「懷恨而激動的時代」》

圖片
有一名日本兒童於日前,殞損於中國的仇日激動事件。「排外」、「仇外」和「懼外」,是一個社會的精神病態;究其病理,出於對陌生的、外來的事物現象,因無知而恐懼、排斥、抗拒和意圖消滅「異人異物」。 中國的「漢民族」有排外的歷史成見,一言以概之:「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排外」,通常凝聚在神秘教派力量的牽引下而壯大出更仇外、偏激的對抗力量。顯著的排外和仇外現象,表現在各為其信仰的神祇,神聖不可被褻瀆。最後,教派衝突,或宗教戰爭就被引爆了。 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但是,「漢民族」佔絕對大多數;雖然,「漢民族」自傲於文明延續悠久;然而,其他少數民族只是作為「多民族國家」的陪襯;對「漢民族」主宰的中國國家沒有影響,反而經常傳出被壓迫、同化的歧視。「漢民族」,對於境內的少數民族有優越感而生出「見外」和「警戒」。 對於近世外來的歐洲、米國等列強的科技、文明、貿易、軍事的壓境,幾次的對外抗拒以割地賠款的失敗收場,却沒完沒了,以民族的排外、仇外心態繼之;以「百年的屈辱」,總結對外的國族精神病態。 日本存在而壯大於中國東方的日昇天際;「脱亞入歐」、「君主立憲」的「明治維新」,曾以軍國主義崛起於東亞,對於同時「政變革新」却「甲午敗戰」於日本的中國,可說是羞辱性極大!總之,中國「漢民族」涉外的精神病態是「怨憎交織」(Ressentiments );自恨於自卑而虛妄自大。 中國,得益於改革開放和外國的技術幫助、外來投資,卻不知感恩,反而曲解為外國在補償歷史上的虧欠。當改革開放倒退,以致經濟崩潰時,必然找外國敵人出氣。米國人、日本人、台灣人,都是中國捉來獻祭其虛妄民族主義神祇的羔羊。 懷恨而激動的時代,哲學人生如何面對?法國的古典政治哲學家「托克維勒」揭示了偉大的戰略任務: "當過去不再能照亮未來,人心如同行走在黑暗中  (“Quand le passé n'éclaire plus l'avenir, l'esprit marche dans les ténèbres"   - Alexis de Tocqueville.)。 哲學家應以智慧,晴朗明辨和洞悉事物的本質,應對時代的激動。

園藝生活筆記 - 《以「葡萄」之名》

圖片
本年第14號颱風,就在中秋節前後時,移動的路經,預估靠近琉球南方和台灣北方的東海水域。這個颱風取名「葡萄桑」,是馬來西亞的氣象部門命名,取自有馬來西亞本土風味,口味很甜的一種「無患子科」的熱帶水果「山荔枝」,或者「黑毛丹」。 台灣本地較熟悉的同屬親族是「紅毛丹」;學名Nephelium mutabile。至於台灣本土生產的荔枝,在市場上很受歡迎;產期內,農戶必須預防山野的猴子來大把偷摘荔枝。 「葡萄桑」,其實是馬來文(Pulasan)的音譯;本質上,「葡萄桑」與葡萄(葡萄科)無關,也與桑椹果(桑科)無關;更與「芸香科」的「葡萄柚」無關。 當然,「葡萄桑」颱風,更與水果「葡萄桑」無關;不過,馬來西亞以其國產經典水果為本年的第14號颱風命名,可能是水果知名度行銷的策略。 類似地,紐西蘭以「奇異果」(Kiwi)行銷國際水果市場,曾被誤以為是紐西蘭原產的水果;其實,「奇異果」的原產地是中國,被稱為「獼猴桃」(獼猴桃科);在1904年被移入紐西蘭推廣種植和外銷;如今,已成為紐西蘭在國際上的代表水果。 俺種植多種品名的葡萄樹,很喜愛成串結果掛上枝的豐收感,只是本年的產期已過。目前的應景碩果是葡萄柚。

哲學人生筆記 -《為「古典小國」喝啤酒》

圖片
中秋將至,明月當空;夜裡回到家,開罐冰涼的台灣啤酒;wunderbar!好久未飲冰涼啤酒了!回想到以前的暢飲啤酒的人生。「台灣啤酒」的最佳暢飲溫度是攝氏5度;那時候的口感最難忘! 每年的十月,德國南部的巴伐利亞首都,慕尼黑,舉行盛大的「十月節」(Oktoberfest);來自德國各地,甚至許多外國遊客慕名而來,享受十月黃金秋天的歡飲。 俺在德國時,客居在德國西南部巴登符騰堡邦,以「黑森林」地區,和陽光普照日數最長聞名的「黑森林首都佛來堡」(Hauptstadt Schwarzwalds)的天主教「聖方濟各」的修道院。 異國求學的歲月,俺入境隨俗;也經常與聖域的神學士同學,或俗域的不同專業的同學,「聚桌飲談」(Stammtisch);互相交流不同的世界觀、文化觀、故鄉事。 那時候的俺,已非常有自信,尊重和包容異文化、異宗教和不同制度的價值觀點;俺信守古希臘哲人柏拉圖的註解:"世界對於你,就是你看到的樣子!"。因此,浮世多元,其實見怪不必奇怪。 歐洲,是當今世界上多元價值被創見和被實驗的地區,對浮世有利也有弊。也是經常爆發戰爭和衝突的「激動大陸」。歐洲人、米國人,常有危言警告:"台灣有事!有地緣政治的風險,台灣是世界上最危險的衝突引爆點"。然而,曾經自認是「永久和平」典範的歐洲,本世紀至今,衝突和戰爭依然未止。 記得,常有歐洲同學常問俺,如何看待歐洲?同學認為,這裡不會再有戰爭和宗教衝突了;歐洲的政治家已經努力很久,已設計出確保「永久和平」的制度;就是「歐盟」(EU)。歐洲將會成為浮世的天堂;許多人會響往在歐洲生活。 以當年的情況而論,德國統一、共同貨幣、共同市場、歐盟進程,都已放在歐洲整合的重大議程上。當時,歐洲人充滿自信,甚至有傲慢而排外的「歐洲中心主義」的傾向。那時候,俺注意到:「團結力量大,撂人打群架」的可能危險;人多勢眾時,比較容易仗勢欺人而爆發戰爭。 彼時啜飲德國啤酒,想到強調「自由邦」的巴伐利亞,連喝啤酒都有文化傳統和政治的獨特風格。慕尼黑在南部德國,呈現政治、文化的獨特,不同於中、北部的德國,而有特殊的高原地區和阿爾卑斯山區的風格。德語經常問候的「日安」(Guten Tag !);到了巴伐利亞,有神學啟示,被說成「幸運神」(Glücksgott !)。 這一點,對德國同學說,俺欣賞歐洲以前的小國林立,文化昌盛的彷彿...

哲學人生筆記 - 《「錢道」》

圖片
經常聽到醒語或警語:「魂不守舍」;意思就是提醒,「專心守恆」;但是,也有別的意思,魂沒有歸宿,到處遊蕩;難道是農曆七月,民俗所指涉的「好兄弟」,走走看看? 近期政府有司的檢察官和廉政官忙著「抓魂」;簡言之,查察不明來源和流向的「可疑資金」。台灣人是無所不拜的;財神主管錢;聽說:有拜有保庇!財神會上門送錢來。每年春節,家戶大門上貼的春聯,用詞常見:「招財進寶」。財神走錢道,上門來了,真好! 不過,錢少了或不夠用,很傷心!錢多了,更耽心!不知該放那裡才安全!東藏一些,西放一些;過些日子,自己可能已忘記收藏密錢的位置。 錢會跑!跑給人追!台灣人常言:錢有四隻腳;人只有二隻腳;怪不得追不上錢。會賺錢的人,至少也要有四腳,像馬一樣辛苦,快馬去追錢。其實,生活中翻箱倒櫃,忽然找出好幾落的錢堆;好像在金銀島上尋到寶。 數位金融的時代,點數鈔票已過時了。如今,衍生性金融商品、避險基金、對沖基金、選擇權執行、雲端帳戶搭配動態密碼,和身份上的生物辨識功能的設定,以往的記帳和查帳技術已過時了;必須與時俱進。 常言:"凡走過的地方必留下足跡!";不論人與錢,何者跑得快?都無所遁形。會計學有借方和貸方恆等的定律;套利的熱錢和犯罪所得的黑錢,都有不安全的破綻。

園藝生活筆記 - 《「蛋黃果」》

圖片
沒想到!外觀不誘食,渡鳥視而不啄;終於輪到俺來撿食;這就是引進台灣數十年的「蛋黃果樹」。分類上,屬於「山欖科」;原產地在中南米洲;結出的果型,很像故事小說中想像的「仙桃」。 台灣的果農,也以「仙桃果」稱呼;其實,這有誤導認知,被不知者誤以為,與「薔薇科」的桃子、李子、杏子「稱兄道弟」。「薔薇科」的果樹原生地在地理上的溫帶地區;而「仙桃果」或「蛋黃果」,是從「熱帶地區」引進「亞熱帶地區」的台灣。 不論原生地區的不同;「山欖科」的「蛋黃果」,與「薔薇科」的「桃李家族」都在台灣被馴化了;也適應了風土條件,有在地的口感特色。俺的德國友人來台灣商旅,吃過水果後,都讚賞台灣人的農業改良技術,種出的水果口感很好吃。 台灣真是風水寶地!在苦澀被壓抑的歷史中,努力成為有台灣風情特色的自己;果樹和水果,也是相似的融入過程,來到台灣後成為好吃的「台灣水果」。 「蛋黃果」的產期,在每年的四月到十二月;果實的成長很緩慢,手摸的觸感,總是硬硬的!好像尚未成熟,引不起誘食。 最近的「白露節氣」;溫差變化漸大,有利果實的催熟;終於來到落果入網袋的時間。本日上午,俺先拾取落袋的一粒「蛋黃果」來果腹。沒想到!不可有成見!雖然,外觀不誘人,果肉却像栗子,鬆軟甜蜜;吃下一粒的營養和熱量,足夠矣!

法哲學筆記 -《「法官很為難?」》

圖片
近期,台灣媒體話語中的「熱句」是:被臺北地方法院羈押庭法官裁定羈押禁見中、禁止通信中的涉案人柯師父,對自己的「法律權利」,已透過委任律師公開表示:「放棄抗告」;理由是:「不想為難法官」。柯師父的別號是「刻薄寡恩」之人,竟出其言,太客氣矣!難得的體貼! 突然,台灣社會的旁觀者如同「鴨子聽雷」!啥麼?那是啥麼「鳥話」?不是自認無罪?有抗告才有解禁的可能!「不自由毋寧死!」;牢房乃不宜久居之地!先「出關」去,才有更大的舞臺和自由的表演空間。 對此疑惑,俺有一種精神醫學上和宗教神喻上的研判,柯師父和牢房結緣,似有「相見恨晚」之戀。浮世有不同對象的「戀執」;或者,「僻好」、「潛癮」。既然這是前世未渡化到彼岸的「戀執」;於是機緣既到,就「入關」去吧! 人生難買「早知道」;有徒眾認為,柯師父這次「被關」是「修行神格化」的「入關」好機會;台灣人的佛、道信仰的語境中有:欲成「菩薩」,先自毀「人格」的自以為「烈士」的「虛構偉大」。 「相見恨晚」之戀,常見的例子,是家中的寵貓,「潛意識」的表現,自以為是主人的分身,戀睡在主人的身旁或足邊;甚至主人空下的床、椅,沙發上,寵貓會不客氣地填佔上去。一天二十四小時,寵貓嗜睡佔地盤的時間,可能長達十六小時。 「人」與牢房、鐵窗、手銬、綑綁繩,有主體、客體互相依賴的關係。「後者」為前者而生;「前者」若為「自由人」的意志,必須掙脫「後者」的拘禁,以爭得自由。但是,潛意識中有自以為神格者,前者、後者都是「神」的工具。 歷史上的奴隸制度有精神傷害的殘留;有些被釋放者不想走出牢房或解下枷銬,以為將失去依靠,「無安全感」。廣義的理解,「放棄抗告」是「戀物現象」的一種;在精神心理上的隱喻:「牢房外不安全」! 柯師父有「仇女現象」的「癡漢情結」;多次對女性的人格出言不遜、貶損和物化,曾公開表示:"台灣女人不化粧出門會嚇死人"。如今,天道有償:柯師父過去的偽裝和假面,已被自己卸妝了,驚嚇時代! 如今的「放棄抗告」和「不想為難法官」,正是法律攻防上的偽話詭詐;却自證,若提起抗告會沒有安全感。

園藝生活筆記 -《「露水月夜」》

圖片
本年的「白露」節氣,在9月7日上午11時11分;當天,北部台灣有雷雨;經驗上,今年冬天的冷意會來得早些。這樣子也好!「秋老虎」肆虐下,最近體感熱度逼人不適;深秋和初冬的冷意早到,算是天道有償。 俺已多日觀察,夜空愈來愈清遠;深夜,甜美的月娘,悄悄爬上東山,好美!白天,為漸熟的柚果和蜜柑、蛋黃果烙影;夜裡觀月,一年又中秋;已有涼風拂面,真舒服! 俺很喜愛「白露月夜」的詩境;那是回首和思念的交集:曾經聽過一首日本演歌名星「五木ひろし」演唱的《「大利根月夜」》;敘述「千葉武家」出身的武士「平手造酒」,曾在主君門下被讚譽和器重,受賜座同飲「賞月酒」;後來時運變化,離開主君;在皓月當空之夜,流浪來到「利根川」,看到流水映照著浮月,想到離鄉已久,而故鄉有思念的人在等候,感性的淚水禁不住浮現眼角。 此外,「大唐帝國」的詩聖「杜甫」,有一首千古傳唱的名作,《「月夜憶舍弟」》;至今,在「白露」節氣日,彼時的明月,今時有遐想的美感: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况乃未休兵。 一年四季的流轉,如今已來到四分之三的時序;秋感愈來愈濃。明月、木實、藍天、白雲、黃花、枯葉,都是美感秋天的元素。

哲學人生筆記 - 《「心裡的牢房」》

圖片
「 柯師父 」 ,沒來得及當面向信徒告別,只留下短影片後,「入牢從囚」去矣!實在「有失教禮」。自己要去別的地方,不知歸期!夠意思的話,總要展現像個真格的教主,表現「從容就義」的風範。如此理解吧!師父法刼在身,身不由己! 否則,就只留個背影,遮遮掩掩地消失在黃昏向晚。時辰、場景和下臺的姿式,是「告別式」能否成就「人物意義」的條件。 好歹,自稱「主要在野黨」的「黨主席」;如今消失了!近的歷史回憶,很像「米國海豹特種部隊」戰士,暗夜裡去回,狙殺「蓋達恐怖組織」的頭子「賓拉登」。 遠的歷史回憶,「納粹帝國」頭子「阿道夫 • 希特勒」,在狂人末日自殺於「柏林地堡」。他們的「失踪死去」,迄今,仍未對信徒交待清楚;或者沒有充分地交待。以致,入迷太深的信徒,迄今仍未清醒過來,誤以為師父會如預告,再回到人生政治舞臺上。 歷史上的「教主告別式」,俺有受到感動的,至少有二場: 第一場,是佛祖,「釋迦摩尼」,給弟子上完最後一堂講課後,預告將圓寂長眠不起。弟子們要從此放得下、想得開,自由自在;不應偏執而生妄念;苦了自己,害了眾生。 第二場,是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這位「怪老子」,平日好發議論和高見;他的妻子,常責罵他,也碎碎唸他。「蘇格拉底」,可能是在家不幸福而常在外亂發議論,都說:"自己只知道:啥麼都不知道!"。 自欺欺人的哲學家,却不負責任,引起雅典議會的不滿和決議打壓,以「妖言惑眾青年人」,被判必須喝有毒的芹酒致死。 老師在死前,仍對前來送行的學生負責任地上完最後一堂講課。然後,從容帶笑地請獄卒給他「毒芹酒」。在毒性發作前,「蘇格拉底」突然拉住身旁的一位學生:"請記得幫俺還給鄰居一隻母雞!會生蛋的!"。稍後師父長眠了,學生散去,遊走四方的各行各業。 附記: 精神上的偏執不散,在這個時代,以癡漢、癡女在各地出現。 以下,俺在四年前,於「 自由時報 」上的「 自由廣場 」,發表的一篇「導遊筆記散文」;如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由廣場》「希特勒還活著!」 2019/12/22 05:30 ◎ 張瑞林 「希特勒還活著!只是我不能告訴您,他躲藏的地方,他一定會再出來領軍打敗美國人」。黑暗中,一對德國老夫婦靠近,老先生悄悄地告訴我這個天大的「秘密」;話未說完,又有幾對老夫婦靠近我們,頻頻點頭附和;有...

哲學人生筆記 -《「落翅的雞」》

圖片
十年的騙局人生,大起大落,是天命也是宿命。昨天,九月五日的黃昏向晚,柯師父隨著囚車被押解到「土城」看守所入籠。 看守所大門外面,聚集許多不同立場的群眾,呼喊著。總之,透著悲喜和苦澀的淒苦哭笑聲,都在迎接「新生」報到。柯師父大起大落,十年的金權皇帝春夢,一場空! 柯師父常自比「清帝國」的「高宗雍正皇帝」;這位勤政的皇帝督政鉅細靡遺,批奏以:"朕知道了!"。然而,柯師父的名言却是:"自己只知道,啥麼都不知道!"。難怪,「飛雞」會硬著陸!被法官押入雞籠。 說到「土城」的新生報到,喚起俺的歷史回憶,四十六年前的機緣,陸軍運輸兵學校28期預官班,六個月的掛官階前的受訓、打野外、行軍和專科學程,就是在新北市土城的頂埔、媽祖田一帶結訓的。結訓後,俺抽到外島金門,搭船去報到;當時的同學笑說,那是流放外島邊疆充軍。 失去自由、被操、被訓在大暑天,收假回校時,許多人總是帶著憂郁心情,心不甘情不願地拖下去,就慢些回校吧。有人禁不起愛人的呼喚、被女人情感勒索,乾脆為愛投奔自由,逃兵去矣!此時,俺有些同情那位被信徒吹捧造神的柯師父。 柯師父,昨天,2024年的9月5日入監;回想2014年的9月5日,他正式向民進黨登記,參加入民調評比;打著台大醫生、素人參政,要求別人優先禮讓,心機似乎早已設定,要大騙本土陣營一場政治騙局。後來,一場騙過一場!走到昨天,正好滿十年。 歷史,有天命移轉的啟示!十年起落,一場空!

法哲學筆記 -《「囚徒困境」》

圖片
日前,台灣的賴清德總統拆穿中國的「假領土聲索」,欲吞併台灣的野心;實際上,中國欲擴張極權主義帝國支配力於西太平洋和欲稱霸世界,有取代米國的野心。中國捍衛「完整領土」的主張是假的! 賴清德總統的觀點中,涉及中國為何不敢向俄羅斯聲索於十九世紀中期以來,「清帝國」於「愛琿條約」(1858年)被「沙皇俄羅斯帝國」吞佔的黑龍江以北;以及「北京條約」(1860年)中,被吞佔的烏蘇里江以東,二者共約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大片土地? 極諷刺地,俄羅斯外交部的發言人「札哈諾娃」先出面,反擊台灣賴清德總統的觀點。至於,宣稱「台灣是中國神聖不可分割領土一部份」的中國,却惦惦著不敢發言;過去對不屬於自己土地的主權聲索口號,一直是「自古以來」,中國的領土「一點不能少」;「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笑話矣! 俺的長期觀察,中國對無能為力的事,總是自欺欺人地愛說大話,變成愛說假話、愛說笑話;不可認真對待。自欺欺人而已! 如今,中國遇上吞佔所宣稱「自古以來」大片土地的俄羅斯強盗,竟然是堅持與俄羅斯的「合作無上限」,除了不敢聲索歷史上的「失土」,還協力於俄羅斯的侵略戰爭,鞏固正在侵佔的烏克蘭東部、南部和克里米亞的大片侵佔土地。 「博奕論」的辯證顯示,俄羅斯外盗與中國內賊,合作則互利;互鬥則互損,此正是典型的「囚徒困境」。強盗和內賊,最怕被對方先出賣。最大的輸家,是被欺騙,還幫忙圍事,或喊讚的大多數中國人民。野蠻的「牆國」、無奈的人民!

法哲學筆記 -《「法官造法」》

圖片
喧騰的「京華城」弊案,臺北地方法院的羈押庭法官,以無保釋放有「實質影響力」的容疑人柯師父,讓代表國家法權和法益的臺北地檢署檢方錯愕不解。 臺灣的法系,承自歐洲大陸德國、法國、義大利•••等國家的法制規範和法治精神的「大陸法系」;奉法典、法條為法治準用之法律依據。換言之,不同於「盎格魯撒克遜」民族的英國、米國準用之「普通法系」的判例法、習慣法的智慧傳承。 「大陸法系」的「法治國家」原則,在於「依法行政、依法立法、依法審判」的三個支柱。據此基礎,近期的國會立法亂象必須有勞「憲法法庭」的「大法官」定奪其合憲性。 同樣地,「普通法院」的法官只能依法受命和承審,不可逾越造論,顛覆法律條文對「罪刑法定」的規範。「法官不語」的原則,使裁決意見盡在判決文本中,對涉法案件的敘事論理的文義,必須體現「法意邏輯」和合於「經驗法則」。 法治的審判節點,就怕遇到法官自以為神明或充斥浪漫情懷的作家;愛情、悲情的情緒滿溢於判決文本之外。柯師父的暫免羈押而僥倖於能無保釋回家補眠,法官的濫情體貼是「紅利」;法官自行造論出所謂,"柯師父無都市計劃委員的相關專業,不知道法之所禁,而「未達犯罪高度」";真是不知所云的法官渾語。 以「刑法殺人罪」之容疑者受審為例,法官能否以容疑者未曾受殺人訓練之專長,而不知道殺人有犯罪之危險性?此外也自證,法官承審而在師父信徒聚集的群氓壓力下,濫情放水以體貼受審者,顯有「未達法官專業之高度」。 浮世機率論,命運造化很隨機!就看自己下次遇到誰?

園藝生活筆記 -《「秋老虎」》

圖片
「處暑」,炎夏收尾的節氣,却是已去還留,給九月上旬的天地幾天的火熱。熱壞矣! 明顯的不利現象,就是雌雄同株的「栗南瓜」,在攝氏三十度以上,開出較多的雄性花;難得看到一朵雌性花;俺想要代勞人工授粉也徒然。 看著好幾朶雄性花,寂寞枯等不到雌性花,可惜矣!生不逢時,花季遇到高溫的熱障,雌性花開不出來;經驗上,也許再一週以後的「白露」節氣吧! 那時候,時序愈接近「中秋」,白天與夜晚的溫差較大;尤其,白天的氣溫落在攝氏三十度以下,南瓜才會開出較多的雌性花。天時,「秋老虎」的爆烈熱天,炎陽高掛,天空蔚藍,很美!却很傷害花果植栽的繁殖。 然而,即使如此,看著艷陽下的「黃波斯」和「茱萸花」俺想到「與自然和諧」的哲學,天時有序,花果順著自然而生,就不必在意花朶的授粉和結果的問題。有花可賞,也能很愉悅!

哲學人生筆記 - 《「少了教父」!》

圖片
德文字,"Kohl",是「包心菜」,也是「姓」;這個蔬菜名稱的單字好記,得力於長期擔任德國聯邦總理的「柯爾(Kohl)」先生。 俺的德國同學,啟蒙起就只知道總理是「柯爾」;他們很羡慕日本人,首相在位任職比較短暫,好像經常換人上位擔任「總理大臣」。俺的日本同學,當時,只能苦笑以對! 生活中,少了某人、某物;剛開始,有「若有所失」的心情,尤其恩怨糾纏多年的依賴對象;其實,那是一種精神病態的「戀」。人是為戀而生的!相信嗎? 「戀」的對象,極端的情形下,可以是「愛」,戀在愛的情境裡;也可以是戀在「恨」的放不下。「愛人」不見了!或「仇人」不見了!自己的感受,準確地說,好像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意義」,如同人的「蜘蛛網」;不可以有破網現象,否則,那就是漏洞,留不住自己的「戀」。沒有戀的人生,無愛也無恨,雖然少了煩惱,却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八月的「末日」,涉及「貪污圖利」重罪弊案的「柯師父」,被檢察官諭令「當庭逮捕」;師父出事了,他的信徒突然少了「領頭羊」,迷失了方向。 隨後,各種怪論浮現;有劫囚論、革命論、抗爭論、不信論、怠工論、賴稅論、拒絕論、群聚論,•••等盲動的「弱智論」。 難怪,回顧柯師父的起落,前後互相對比,簡言之,就是「始於騙,終於惡」;墮落而自害害人。以宗教啟示論,不能抗拒惡的誘惑,只能擇惡固執,終於出事自毀。 1998年,實現「德國統一」,偉大的聯邦總理柯爾先生,崛起而在位已十八年,倍受推崇的政治家,涉及政治獻金來源不明的醜聞被其政黨,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CDU/CSU)的同志逼迫而辭職。 當時,黨的秘書長「梅克爾」女士,她曾受柯爾總理和黨魁的提拔,歷練任黨內的要職;也擔任不同時期的聯邦政府職務。她的堅持和表述,在危疑時期,證明自己的領導潛力,隨後帶領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CDU/CSU)再起: 梅克爾在重要的「法蘭克福泛論報(FAZ)」上發文;重點是,她的黨和德國人必須接受:「沒有柯爾」的時代已在當前而能繼續前進。看似拋開了她個人的戀而無私情地選擇了往大方向前進的「戀愛德國」,就是德國的光明未來。 當然,梅克爾女士的「政治教父」柯爾先生,苦澀在心裡,直到告別浮世。

哲學人生筆記 -《「教父白吃草」》

圖片
師父出事矣!據俺的訊息網回報,師父以前的教區;有許多「長老」,聽到師父被司法偵訊,甚至被當庭逮捕,竟然相互"give me five",就是擊掌慶祝。 幾年來造神出來的「柯禍」,師父拐騙似懂非懂的「白草仔」以斂財,終於「天道有償」,「長老們」看著師父驚魂未定,被檢調官方挾持走;徒留師父的「老母」怨嘆:老天啊!落雷不夠準,也不如制導飛彈。打不到那些欺侮「愛子」的「壞人」。 師父為何得罪許多「老字號」的「長老」;包括資深市民的阿公、阿嬤,以及曾經「誤人子弟」的「老師們」?說來可嘆,師父嫌老愛富,無故刪去「敬老金」是其一。 師父,又有「潛意識」的「厭女精神變態」,更有口不禁忌的「7414」症。前任的「郝市長」卸任後,就曾被師父詛咒:"問你這個,不知!問你那個,也不知;乾脆7414!";師父極度缺少家教的出身! 據師父自述,源自寵子又恨子不成器的老母;在成長過程中,師父常有不合母意,多次被斥責:"這個不會!那個不懂!何不7414!!!"。 故事,說到這裡;俺想到遠在日落的西方;有一位被尊奉為「歐洲王族阿嬤」的「大英帝國維多利亞女王」;她生育多位兒女;其中,因為「維多利亞女王」的歐洲王室近親聯姻而生下有「血友症」的多位兒子,不幸早夭;僅剩王位繼承人的王子,却常被「維多利亞女王」嫌棄和貶抑,怪王子無能又愚笨,潛意識中不乏希望王子7414。 此後,俺常以「精神病理學」的此案例,觀察浮世那些世道行走的騙子;他們以師父、教父的自欺欺人的話術,誘拐涉世 未 深的「白草仔」,洗出捐獻;激動時,還願意為師父7414。 家教、身教上的不倫,若不能自覺不當,以致愛之反誤之。浮世的精神變態者,必有其生成的背景。社會的旁觀者,僅看到表象而容易受到拐騙。若能進一步地理性思考,直探本質;浮世那些以師父、教父自欺欺人的獨裁者終會自破。

法哲學筆記-《「權力者不可昏!」》

圖片
出事矣!早已預知,胡作非為的政客,不出事才怪! 隨著幾個地產開發案的政商不當勾結,犧牲公共空間利益的可疑弊案,被檢廉有司偵辦,陸續收押了「容疑者」的進程加快;幾個受矚目弊案的決定者「前臺北市長」、也是「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不可免地,來到了命運的懸崖邊;似乎牢劫在前,等待主角前去接受加持。 人生權力在手,東南西北亂勾結,話術唬弄合謀,招財進寶,看豪宅、買商辦大樓,才在日前;似乎金權人生靠選舉發財的日子還沒有過足,怎麼可能就要去改住牢房進修了!? 天意?命運?浮世的觀察,大奸大惡者,看上去囂張狂妄;本質上,落魄的影子會隨後附上身。這是浮世變易的天理:「天命移轉」。行走世道,存天理、不貪婪,以謙誠行善價值待人處世,抗拒不當的私利誘惑;又豈會如近期惶惶不安,等待司法檢察官的傳喚,甚至可能當即被收押禁見。 這個人的面相,已故的本土大老辜寬敏先生,人生的閱歷、閱人豐富,曾當面告訴他,會是大好大壞的政客。 從2015年,才上任首都臺北市長未及一年起,柯就露出了原形,開始惡形惡狀,話術詭扯,倒向共匪,面對中國必定唯唯諾諾、謹小慎微;說「兩岸一家親」以掩飾自己靠欺騙本土支持者當選却背信棄義的醜陋,可能有把柄落在共匪的手裡。他變成「雞賊」一隻,雞棲鳳凰食,巴結傾向中國的財團企業,調查市政府的弊案,也不再說了。 2015年,柯收下了遠道來訪的英國下院議長贈送的「懷錶」貴重禮物,客人還未回去,柯就到門外,告訴媒體,說客人送他的見面禮是「破銅爛鐵」,不值幾個錢;簡直沒家教和沒修養,無禮到極點。 那時候,俺預判柯的受寵狂忘言行,會給自己帶來狂悲的下場,結果一定很難堪!到頭來一場空!看他乘風起,看他張狂;才幾年而已,接下來等著「硬著陸」。

哲學人生筆記 - 《「補助」的啟示錄》

圖片
在經濟學領域,「補助」或「補貼」是「熱詞」;表面上,既是優惠、偏好,也是歧視。不過,在國家的視角,那是推行經濟政策的工具選項之一。 例如,近年來「台積電(tsmc)」受邀到米國、日本和德國投資晶片廠,都得到地主國政府的巨額補助;不免引起競爭者的不平之鳴。 「補助」或「補貼」涉及扭曲資源的分配正義和使用效益;但是,許多國家的政府都戒不掉,而濫用「補助」或「補貼」。政府的存在,有一種特性就是「偽善」,作為分配資源使用的角色;政客的手上有了「補助」的工具,會「自我膨脹」以為自己是「慈善家」。 長官出巡,看到渴望者期待關愛的眼神,似乎在吶喊著"補助吧!";那時候,給補助的長官,不免以為自己「當皇帝」了!或當「聖誕老人」了;真好!這就是權力的誘惑和「鴉片效應」。 政府的功能是「治理」,自己是"不生產"的;國民所得計算公式(Y= C + I + G + X - M)中的政府的支出G,來自人民的納稅和痛苦的支出,包括繳罰款。政府的支出和使用人民提供的資源,都是人民被迫擠出來的民脂民膏。 不合理的租稅制度和雖然合法,却不正當的補助制度,必然製造出更多的浮世不公義。富者、強者的「掠食」;貧者、弱者的「吃驚」。 「補助」或「補貼」,容易製造世道公義的破洞;常見「補助」或「補貼」給了自己或獨厚自己的人。這正是當前的法律熱題:「貪污」和「圖利」;也是引起世道不平的原因。如此,也涉及倫理學上的不正當和宗教上的貪婪;需要自省和救贖。 資源的去處,實證上,「自由競爭」和「自己負責」是比較有效的選項。政府,有時候,自以為出於善意,實際上是昏庸偽善而濫行「補助」或「補貼」,就會遇到貪婪套利者的洗劫。一個可能是善意的「選舉補助款」政策,當初設計不當却讓弱勢的捐輸者不敢置信:"血汗的捐獻已被貪婪的「雞賊」洗劫去矣!"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