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藝生活筆記 - 《「蛋黃果」》
台灣的果農,也以「仙桃果」稱呼;其實,這有誤導認知,被不知者誤以為,與「薔薇科」的桃子、李子、杏子「稱兄道弟」。「薔薇科」的果樹原生地在地理上的溫帶地區;而「仙桃果」或「蛋黃果」,是從「熱帶地區」引進「亞熱帶地區」的台灣。
不論原生地區的不同;「山欖科」的「蛋黃果」,與「薔薇科」的「桃李家族」都在台灣被馴化了;也適應了風土條件,有在地的口感特色。俺的德國友人來台灣商旅,吃過水果後,都讚賞台灣人的農業改良技術,種出的水果口感很好吃。
台灣真是風水寶地!在苦澀被壓抑的歷史中,努力成為有台灣風情特色的自己;果樹和水果,也是相似的融入過程,來到台灣後成為好吃的「台灣水果」。
「蛋黃果」的產期,在每年的四月到十二月;果實的成長很緩慢,手摸的觸感,總是硬硬的!好像尚未成熟,引不起誘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