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人生筆記 -《牽絆,總在孤獨時!》


隨著年歲增長,心頭不時出現一些浮光掠影;似乎,對往事的記憶,與對前景的想像,總是互換時空,各有虛實。

男人,在人間世上,被期待有所承諾,也曾被託付過責任;是幸或不幸?究竟自我期許的「我」,有多少是實現了?恐怕,這項困惑,到人生的最後一刻為止,也沒有答案。正因為這一切的牽絆,來自於「緣在」與「真誠」;這是我多年來在哲學人生的思索之後,得到的感想。

其實,人生苦短;任誰都是身後兩手一攤,「諸法皆空!」;又何必不時自尋煩惱呢?然而,「牽絆未解總是苦,留待歷史由人說!」;所謂,智慧不起煩惱;但是「慧根」不足時,煩惱就代替自己「作主」了。我熱愛哲學的人生,希望在生活的實踐中得到智慧,化解人間世上的各種牽絆,讓對我有所託付和期望的摯愛親人,感到踏實和心安。

宗教,在我的過往人生歲月中,曾經多次與我擦身而過;但是每一次的「機緣」,都被我以哲學人生的高度破壞了!不是「機緣」未到;而是思想的方位,不在同一場時空。宗教要求信者「絕對輸誠」,以成就信仰;而我重視「相對辯證」,以實踐理性的真誠。

迄今,因為沒有「皈依」宗教,所以就沒有背叛的內咎;然而,在人生的其他時空場合,我就沒有這麼自信了;有太多人間世上無所逃遁的牽絆,讓我必須信守,要如同信仰一般地堅定。我的真誠想像是,「人生有牽絆」,應該被視為,宿命意義上的幸福!現實的人生,雖然有苦惱,但是追求幸福,就是人的命運!


在這種情境中,對哲學的沈浸,讓我將牽絆,昇華為美學的體驗,而在心靈的土壤中,開出了自信的幸福花朵;那是一種「普世關懷」的同理心。哲學,是學院領域的專業思想,有時候讓人畏懼;那麼,哲學家應如何面對自己內心的牽絆?其實,回歸到人的本質問題上,思想愈深刻;牽絆愈繁複;似乎只有「美學」才是「哲學家」的「後花園」了。在這裡,讓一切世俗的牽絆,得以找到自圓其說,也就是精神上的昇華了。

多年來,在情感上,我對自己的牽手之戀,都在向美學的「後花園」遷居。人生有牽絆,應該是幸福的!尤其,在孤獨的時候。

近日,我再次閱讀德國偉大,卻有爭議的「存在主義」哲人「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1889年 9月26日 ~1976年5月6日) ,和愛慕他的猶太裔女學生「阿倫特」 (Johanna Hannah Arendt, 1906年10月4日 ~ 1975年12月4日) 的思想傳記。對於「情緣同在」的牽絆,世俗上,大多以生死相許美化;然而,我認為這只是表象,必然有命運的牽絆,這正是哲學的無力之地。

我也想到了之前,自己曾經為這對師生,浪漫而不倫的「戀曲」,寫過一篇散文:《那一年冬天在「馬堡」,等待他點亮燈!》;記述這對哲人師生,屬於世俗的和人性的「不倫之戀」。在走過大時代的分合後;這場「師生戀曲」究竟是浪漫?還是昇華了?我想到此一困惑。似乎,哲學依然沒有給我答案;我不願向宗教靠去,只能向美學探索精神上的想像!

《圖片說明:上圖來源,Wikipedia;近世的德國大學城「馬堡」(Marburg)。下圖來源:"Rowohlt Taschenbuch";年輕而被慕名的哲學家「海德格爾」和元配與子女:最右下圖為不倫之戀的女主角,年輕時的「阿倫特」小姐。》

附記:《那一年冬天在「馬堡」,等待他點亮燈!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 《「職人精神」》

世界小事筆記 -《「總統吵架」》

法哲學筆記 -《「戒嚴」》

法哲學筆記 -《「囚徒困境」》

旅人故事筆記 -《美樹》

園藝生活筆記 - 《「寒氣春意」》

園藝生活筆記 -《「風災倖存的柑果」》

哲學人生筆記 -《「自信的回憶」》

世界小事筆記 - 《「境外敵對勢力」》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