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人生筆記 -《美人妻「夫人」》
日文語境中,有「美人妻」之用詞;常見於情色相關的劇本故事。本意,在於將「人妻」的內心和「慾求不滿」或「婚姻不倫」,作為描述的客體。然而,為了增加對男性閱聽者的吸引力,「人妻」當然是「美人」,才有性慾不滿的想像空間。
「美人妻」,用詞的互為充分必要條件,是「美人」和「人妻」,才得以完備。「美人妻」有賣點,那麼,在競選活動時,「美人妻」普遍地被「好事者」認為,有助於提升「候選人」的「幸福感」和「好命感」的形像。
於是,「夫人牌」似乎成為選戰中的「王牌」;夫妻公開地「晒恩愛」,也就成為,如果候選人「不幸地」當選,「美人妻」將成為,因丈夫戮力公事,而必須被冷落的「深宮怨婦」;「美人妻」的心裡,可能將有「悔教夫婿覓封侯」的暗自垂淚和無奈。也只會讓其他無聊的男人自嘆:"可惜啊!"。
相反地,支持候選人「幸運地」當選的選民,以候選人將「美人妻」的「夫人」,「帶出場」亮相,示範「晒恩愛」,而可能投射到自己家裡,那口「死鬼」和「黄臉婆」,也從此像「白馬王子」和「白雪公主」,將過著幸福恩愛的日子。
「美人妻」的「夫人」,被作為競選活動中的「王牌」或「底牌」,都是「封建」和「大男人主義」的意識。「夫人牌」,只是湊熱鬧的「賣點」,却是「公民社會」的「致命傷」。
「性別歧視」和「女性議題」,若要被嚴肅地看待與有意義地討論;最重要者,是男人與女人,都尊重女人自己的主體價值;想要為對方犧牲而委屈首己的婚姻,不會幸福的!也不值得的!
女人,目的就是她自己,不是丈夫的工具;「性別平權」,更需要互相尊重彼此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女人,作自己,就先看輕「夫人」的「虛銜」,屬於丈夫專有的女人,那是「枷鎖」的「代名詞」。女人的自覺,先是人,才是她自己,絕不是「夫人」或「人妻」;更不必在乎「美人妻」與否。"尊重性別的主體價值,就是美!";男人與女人,都是適用的!
相關聯結,如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