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人生筆記-《末代王朝「秦人迷津」記事》
甲午年末,京畿要地之攻城戰事慘烈,我「天龍聖國」,有富可敵國,皇上政敵之先皇遺老「尊親王」,急著護其金蛋「小王子LP」,深恐「剋皮」大軍先馳得點,奪佔京畿。
此戰略高地,皇上失不得!「尊親王」更志在必得,萬不可失。多年苦盼,在此一位,以制大內皇權;又可垂簾聽政,另立「天龍聖國」之「天朝中國政商代辦中心」。
皇上,與「尊親王」多年之心結,由此而來。皇上,恐皇權受制,又與「尊親王」争寵於「天朝中國」之皇父。蓋多年前,「尊親王」政爭敗場,自甘背離「天龍聖國」,而認「天朝中國」為其祖國,得意於彼岸。
為争寵,亦為有別於皇上之獻媚皇父;「尊親王」在藩人場合,自況為「純秦人」。言外之意,乃「天龍聖國」之皇族係「避秦南渡」之難民後代;而坊間草民乃「離秦東渡」扶桑之「倭人」後代;亦有「西藩東航」而來,海員商賈與本地藩人混血之後代。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此乃「尊親王」之自視高人一等之心態。“非我族類,必非善類!“;皇上,亦屬此等「血緣種姓」之忠誠信徒,致以皇上之口諭,示下本地藩民:“朕視爾等為人!“;皇恩浩蕩,草民乃倭藩混血之後,豈能不伏首感恩。
惟,諸藩之祖皆源於「阿非力加洲」黑色大地東部之「靈長目-人科-人屬」直立行走之物種;亦即「人猿總科」動物進化之後。
話説,「秦人」之祖,亦非純種也!乃「天朝中土」西陲戎、狄、羌、夷、漢人之混血後人;其「天朝觀」係《「以我為主,萬方來貢」。
「尊親王」,幼年長於「秦川渭水八百里」之大地,故以「純秦人」自視,以有別於皇上乃「中土北域」之「回人」後人。嗚呼!血緣人種,在「甲午年」,竟成「天龍聖國」內戰,區分敵我,呼群保義之主旨。
“不可亡於倭人之後!“;否則,「秦人」將無立足之地!所言差矣!「孔仲尼」之「春秋」,以責備賢者;惟“責備“,乃“求全“也!「至聖先師」,「仲尼」恐中土之民披髮左袵,亦「尊王攘夷」之倡者,貽害後人至深。
我「天龍聖國」以「儒教興國」,竟眷養成群種姓奴才,用人以血緣族群唯親,迫害異己亦如是。蓋「天朝儒教」之「秩序觀」竟成爭權奪利,恃強凌弱之不義皇權。
天亡未有時,惟多行不義,必自招!土地,乃生民養民之所在,人民莫問何所來?唯眾生平等,相互扶持,切莫自視異於凡人。
佛法東來,唯磨合世間諸法,乃成中土「大乘精義」。智慧,不在西天,乃有世間無上法。「尊親王」與皇上,欲以「秦人」血緣之親疏抗「倭人」之後「剋皮大軍」,係悖於文明大勢;實乃「中土自閉症」,亦是「陸封型」之「返祖西歸」者。
人民,乃歷史趨向之主角,世間諸法,無貴賤之別。唯立足本土,關懷世界,乃能成就於文明之進化。
世道混濁,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書生不問世事久矣!惟「胡言胡語」,或亦有益於蒼生一二,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