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人生筆記 -《出賣與收買》


市場交易,「經濟學」稱之為「供給」和「需求」;二者「均衡」的標示位置,稱之「價格」。從金融操作的角度看市場,無所不賣,也無所不買,應有盡有,武器、毒品、性和人格、尊嚴;從現貨到期貨,到衍生商品的權利,都是市場交易的標的物。

德國詩人「哥德」的文學鉅作「浮士德」(Faust),主角學者「浮士德」與「魔鬼交易」,出賣靈魂給魔鬼,以換取從現世的不滿和無能為力的情境中解脫出來,堪稱「經典交易」。世俗上,一般的見解,以為從事交易乃「末行商賈」,不見光明磊落;買賤賣貴,居奇操縱,以黑心為本質,唯利是圖。然而,為商之道是可以高尚又光明的「大商無算」。

世道上,多見「小商計較」;以商干政,以政養商。有好事幫閒之「文膽」,拿人錢財,為人化解不堪;於是提出了戰略上的「創造性破壞」;先破壞認知的行情,同時創造「自認正義」的行情;將利益分為「合理利益」和「超額利益」。前者「帳內」,收之無愧;後者「帳外」,收之…嘿嘿嘿!天知,地知,我們知,別人不知,就以為…。

利益,除了「合理的」或「超額的」之外;還有「紅利」;這就有意思了!也是故事;簡單地說:「壞人」不使壞,就是「好人」的「紅利」;有聽過好人獨想的「和平紅利」嗎?或者「笨蛋」不搗亂,就是人間難得的「紅利」。但是;如果後者必須付費才能享有本來的天賦權利,那就不是紅利,而是支付「保護費」或「壓驚費」買來的商品。

自從得知,選舉要靠「買票」和「賣票」;選民的眼睛都亮了!原來,不賣票不僅是損失紅利,而是跟自己的利益過不去。政客知道顧客的需求,於是採用「創造性破壞」的戰略;「政策買票」;以「紅利積點」可以世代繼承為餌;讓民意顧客將後代的衍生權利質押,以支付政客「保護費」或「壓驚費」,請他們當「門神」。

這是一個「利益導向」的世道,「價值」與「價格」常被混淆。用來提醒「守時」的「懷錶」,被政客視為「破銅爛鐵」;在回收市場上被貶抑價格。但是,精神上有價值的守時守信,卻不被重視;這是世道的崩壞。

作為民意殿堂的首席發言人,”Speaker”也就是「議長」席位,被疑似以交易遂行,有行有市。顯然地,「創造性破壞」的超額利益相當可觀驚人;買賣互利。選民,作為民意市場的顧客,奢望政客守時守本分的紅利而不可得,很意外嗎?能怪誰?

世道買賣之風滔滔不絕,久已缺乏真誠的價值信仰者;有以「守住價值」為從政之初心者,頗有古代「范滂」之風:"滂登車攬轡,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後漢書」‧范滂傳》。在雞嗚晦暗之中,是難得的曙光;也是空谷足音。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 《「職人精神」》

世界小事筆記 -《「總統吵架」》

法哲學筆記 -《「戒嚴」》

法哲學筆記 -《「囚徒困境」》

旅人故事筆記 -《美樹》

園藝生活筆記 - 《「寒氣春意」》

園藝生活筆記 -《「風災倖存的柑果」》

哲學人生筆記 -《「自信的回憶」》

世界小事筆記 - 《「境外敵對勢力」》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