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小事筆記 -《安居桃花源》
吃的安心!?民以食為天;「食安問題」引來民生不安。住的安心?恐怕也得先有「飛航安全」。航空器,成為人類重要而普遍的遠程交通工具,雖然縮短了時空距離,却帶有逆著「地心引力」而隱含的「系統風險」。禍從天降,以往可能指的是,「天雷勾動地火」,或殞石撞擊地表;然而,航空器的密集使用,等於地上所有的建物都有了附加的航空器風險係數。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描述「桃花源」當地人之先世,是避秦時之亂而遷居於「桃花源」;後代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文義有道家避紛雜世道之喻。然而,古風可期却不符「地球村」時代的當代現實。各種大眾運輸系統之整合共構,彼此互聯,以提升交通效率。在置不動產時,對區位優勢的考慮,以位在靠近車站和機場之交通線上;地產價位也因此而能增值。
這種現象,正是視流通和交通之便捷,成為資產增值利益的商業性格。交通,其實是人類在脫離遊牧先民「逐水草而居」之後,附屬於居住的機能之一,先進的國土空間的規劃和設計,提供交通便捷,是為了提高人民居住的品質。
住宅與交通,是一體整合規劃;系統之設計,雖然出於科技理性之計算,却是來自化解人性的矛盾。現代人,既想住「桃花源」,有山有水、鳥語花香;却又難以忘懷,出外交遊很便捷;搭航空器像招計程車;生活中的行動風險係數,因為所從事的相關行業而難以免除。
人,如何才能食衣住行都安心?不吃、不穿、不出,只在家靠網路交往?那只是靈修成仙的妄想;若遇到停電斷線,恐怕更不安心。更何況,還有不知的「病毒」躲在暗處伺機突擊。似乎,世間所有的不安,都是想太多的心理作用。
若能隨遇而安,先安頓自己的身心,讓居家有温暖,能安居斗室也是幸福的!至少做得到的是,出外先看天氣;人多的地方不要去;聽到打雷,就躲在屋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