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人生筆記 - 《「小商計較兮!」》
「賊為財死,鳥為食亡」;商道也是如此,場域的風險自負!「大商無算」,堅持為商應有的尊嚴與高貴的價值信仰;「小商計較」,為小利而自失尊嚴,踐踏自己的靈魂,否定自己也在所不惜。
經商,也是表現人格的另一個場域;商場利益的誘惑,有導致「商格」與「商譽」沉淪的風險。
企業,是被創設的「法人」個體,也有「法人」應有的「格」。有違背道德和法律,更重要地,違背誠信,冒犯國家尊嚴的生意不能作,有此類風險的市場不能去。否則,任何的風險和損失都不值得同情,必須自己承擔,遑論被尊敬。
商與政之間,有分際,却始終模糊,常見政商牽扯不清,尤其「人治」的國家,政商的權與利的交易,常是政治黑暗,社會污濁、經濟崩潰的淵藪。
俺曾經商旅中國,涉及台商企業的委託案;也有以前同在德國求學而相識交往的中國同學,在學成後,任職於中國學界和在中國投資的德國企業。私下的交流經驗,增加許多中國見識。
多年的案例經驗:傳統中國「儒商文化」的「古樸大商」典範,早已成為歷史幻影。
在「極權主義」的中國,「一黨專政」的「黨文化」統治下,「改革開放」後浮現全民曾經“窮怕了!”的心理,人性中的貪婪與爭奪盡出,就怕自己會吃虧的「難民心態」,使得假交易、欺騙,假報表,潛規則横行。
觀察中國,不免必須逆向思考;‘’只有騙子才是真的‘’!假疫苗、假錢莊、假牛奶、假大空,虛張聲勢,自欺欺人,…只有「假中國」在台灣。
有些「老中友人」私下告白,都指陳中國社會存在極大的「信任危機」,上下交相賊,能撈就撈,不貪白不貪;學界浮誇造假,商界倒賣,「陰陽合約」成為普遍存在的「異化現象」。
有位「老中友人」,任教大學的「博士生導師」,難得仍有「知識人」的良知,語重心長地私下告白:“人性扭曲,等待大限”。心有所危,包括台商在內的外資企業,盡是在賭大限所至。
俺等仍有以往在德國讀「公法學」研討課上得到的「共識」:「市埸經濟」的基礎,在於國家之上的「法治」;而此理想正是「極權專政」的「黨文化」統治下所無能為力的。
歷史的實證,「權力黑洞」與「黨紀自查」只是一場又一埸,無止境的權力鬥争。商人與企業都將被挾持成為人質,進退失據。
每當有台商企業或藝人,公開地的表態自我檢查,與台灣的自由民主現實進程劃清界線,服從中國的「話語權」,無情地傷害生養自己的台灣;俺認為,自我賤賣商道和藝道,不值得俺去同情。
出賣尊嚴的企業和商人,即使自認無奈淪陷虎口,被人霸凌,是逐利的「小商」而已,消亡只是在等待大限來到。世界很大,選擇市埸却選到賊窩虎穴,就當作活得不耐煩,自甘去送死吧!
經商,也是表現人格的另一個場域;商場利益的誘惑,有導致「商格」與「商譽」沉淪的風險。
企業,是被創設的「法人」個體,也有「法人」應有的「格」。有違背道德和法律,更重要地,違背誠信,冒犯國家尊嚴的生意不能作,有此類風險的市場不能去。否則,任何的風險和損失都不值得同情,必須自己承擔,遑論被尊敬。
商與政之間,有分際,却始終模糊,常見政商牽扯不清,尤其「人治」的國家,政商的權與利的交易,常是政治黑暗,社會污濁、經濟崩潰的淵藪。
俺曾經商旅中國,涉及台商企業的委託案;也有以前同在德國求學而相識交往的中國同學,在學成後,任職於中國學界和在中國投資的德國企業。私下的交流經驗,增加許多中國見識。
多年的案例經驗:傳統中國「儒商文化」的「古樸大商」典範,早已成為歷史幻影。
在「極權主義」的中國,「一黨專政」的「黨文化」統治下,「改革開放」後浮現全民曾經“窮怕了!”的心理,人性中的貪婪與爭奪盡出,就怕自己會吃虧的「難民心態」,使得假交易、欺騙,假報表,潛規則横行。
觀察中國,不免必須逆向思考;‘’只有騙子才是真的‘’!假疫苗、假錢莊、假牛奶、假大空,虛張聲勢,自欺欺人,…只有「假中國」在台灣。
有些「老中友人」私下告白,都指陳中國社會存在極大的「信任危機」,上下交相賊,能撈就撈,不貪白不貪;學界浮誇造假,商界倒賣,「陰陽合約」成為普遍存在的「異化現象」。
有位「老中友人」,任教大學的「博士生導師」,難得仍有「知識人」的良知,語重心長地私下告白:“人性扭曲,等待大限”。心有所危,包括台商在內的外資企業,盡是在賭大限所至。
俺等仍有以往在德國讀「公法學」研討課上得到的「共識」:「市埸經濟」的基礎,在於國家之上的「法治」;而此理想正是「極權專政」的「黨文化」統治下所無能為力的。
歷史的實證,「權力黑洞」與「黨紀自查」只是一場又一埸,無止境的權力鬥争。商人與企業都將被挾持成為人質,進退失據。
每當有台商企業或藝人,公開地的表態自我檢查,與台灣的自由民主現實進程劃清界線,服從中國的「話語權」,無情地傷害生養自己的台灣;俺認為,自我賤賣商道和藝道,不值得俺去同情。
出賣尊嚴的企業和商人,即使自認無奈淪陷虎口,被人霸凌,是逐利的「小商」而已,消亡只是在等待大限來到。世界很大,選擇市埸却選到賊窩虎穴,就當作活得不耐煩,自甘去送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