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人生筆記 -《「愛文世代」》
以往,俺寫筆記文章,概以自己的哲學人生為範疇,自得其樂。多年以來,文章數量積存可觀;幸好,科技造福而有「雲端儲存」的管理功能,自己編製有效的「索引」,對文獻的檢索回顧甚為便捷。
近月以來,俺受資深教師友人之託,為她所負責的文教界「人民團體」建置網站,將會員歷年來的優秀文章整裡上網。這件事,實在是盛情難却;凡有助於數位典藏和普及文風的事,作為讀書人和獨立公民的俺,應該給予支持和助力。
自己多年來寫網路文章,俺以一己之力論述客觀世界,以實踐主觀意志,詮釋表象世界和直探本質,有得心應手的順暢。如今,受人之託,忠人之事,每日依進度,審閱莘莘學子的散文陳案。初步的心得是:‘’少年老成‘’。幸或不幸?
這個時代的青少年,生理早熟,筆下的世界已見成年人的浮世繁複。原因,不外來自家庭裡對成年人互動的印象,還有學校同儕之間的相互感染。更多的,是來自媒體對浮世表象的渲染。
青少年所寫的文章,尤其是散文,究竟應該要呈現何種風格?文以載道嗎?記得俺在青少年時代,身歷「黨國戒嚴」,文章能寫的面向不多,大多是愛國又没營養的氣息,有害人心的風花雪月文章也被禁止。
那個智障的時代已遠去;在這個民主自由開放的時代,願意寫散文投稿的青少年是難能可貴的;雖然,文章的筆法和文意多了些早熟的文風和氣息,也略帶學自成人的矯情句法,終究是文藝愛好的世代。比起網路上,許多「網軍」錯、別、白字連串,文句不通的存在感,已算可幸!
「知世代」的青少年而未淪落為網路上的「智障世代」。俺為他們的父母和師長慶幸;也要鼓勵「愛文世代」,得空多閱讀經典和古典的文庫;以及世界文學名著;先不求筆法和句法的成熟,而重在建立自己有世界觀和價值觀的論述抒情能力。
近月以來,俺受資深教師友人之託,為她所負責的文教界「人民團體」建置網站,將會員歷年來的優秀文章整裡上網。這件事,實在是盛情難却;凡有助於數位典藏和普及文風的事,作為讀書人和獨立公民的俺,應該給予支持和助力。
自己多年來寫網路文章,俺以一己之力論述客觀世界,以實踐主觀意志,詮釋表象世界和直探本質,有得心應手的順暢。如今,受人之託,忠人之事,每日依進度,審閱莘莘學子的散文陳案。初步的心得是:‘’少年老成‘’。幸或不幸?
這個時代的青少年,生理早熟,筆下的世界已見成年人的浮世繁複。原因,不外來自家庭裡對成年人互動的印象,還有學校同儕之間的相互感染。更多的,是來自媒體對浮世表象的渲染。
青少年所寫的文章,尤其是散文,究竟應該要呈現何種風格?文以載道嗎?記得俺在青少年時代,身歷「黨國戒嚴」,文章能寫的面向不多,大多是愛國又没營養的氣息,有害人心的風花雪月文章也被禁止。
那個智障的時代已遠去;在這個民主自由開放的時代,願意寫散文投稿的青少年是難能可貴的;雖然,文章的筆法和文意多了些早熟的文風和氣息,也略帶學自成人的矯情句法,終究是文藝愛好的世代。比起網路上,許多「網軍」錯、別、白字連串,文句不通的存在感,已算可幸!
「知世代」的青少年而未淪落為網路上的「智障世代」。俺為他們的父母和師長慶幸;也要鼓勵「愛文世代」,得空多閱讀經典和古典的文庫;以及世界文學名著;先不求筆法和句法的成熟,而重在建立自己有世界觀和價值觀的論述抒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