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人生筆記 -《「知的信使」》

 浮世人生,由黑暗進入光明,需要「燭火」照亮黑暗。「燭火」,也是跨過「無知鴻溝」到「啟蒙」的「橋樑」。帶來「知」的信息,在德文語境,使用"Die Botschaft";帶來"Botschaft"的人是"Der Botschafter",在漢語的語境裡,稱為「信使」;國與國交往的「特命全權代表」,稱為「大使」。

傳達「知」的信使,正是需要那些能掌握運用不同語境的人。歷史上,「大唐帝國」的大德高僧「玄奘」,譯介「天竺國」的大量「佛經」到「中土」而使偉大的正信宗教燦然。



德國十五世紀發動「宗教改革」的牧師「馬丁.路德」將「拉丁文」的「聖經」譯成「德文」的「聖經」,而使更多草民普及「基督宗教」的信仰,「因信稱義」,打破「天主教」神學士的釋經獨佔,使「基督新教」蔚為中、北歐陸的正信。
俺在苦悶的青年時代,或者,徬徨少年時,喜愛讀禁書。幸好,還有「志文出版社」的「新潮文庫」;以及「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出版的「世界經濟學名著譯作」,而能更加自勉於求知;從那時候起,修習多種外文。也因此,嚮往異域而西行歐陸德國投身於哲學聖殿。


人生初老,回首一路走來的歲月,也許多年了;生命中受到各路的良師益友鼓勵我往前,成為「愛智慧」的「精神貴族」和「獨立公民」。

曾經因緣,也受惠於「志文出版社」的「新潮文庫」;其出版幕後的諸君是可敬可佩的「知的信使」;他們在台灣實踐的理想,正是「台灣價值」之一。

相關索引:

【民報專欄】:《新潮文庫》五十年的回顧與展望──向張清吉先生致敬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 《「職人精神」》

世界小事筆記 -《「總統吵架」》

法哲學筆記 -《「戒嚴」》

法哲學筆記 -《「囚徒困境」》

旅人故事筆記 -《美樹》

園藝生活筆記 - 《「寒氣春意」》

園藝生活筆記 -《「風災倖存的柑果」》

哲學人生筆記 -《「自信的回憶」》

世界小事筆記 - 《「境外敵對勢力」》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