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藝生活筆記 - 《「舊愛新歡」》


童年時代,蘋果很貴;吃蘋果是奢侈的“炫貴”,就像吃「巧克力」。小學五年級時,重新編班,全天上課;中午約十一時半左右,有家長就給子女送來「熱便當」,放在教室的窗框上,還給上課中的子女打「怕死」(Pass)提醒:“糧草已到,在這裡!”;老師和同學們都已無法專心上課。 

最氣死人不賠的,是班上有一位「權貴子弟」,他老子派司機載侍從,給公子送來的熱便當,盒上還放了一粒誘人的蘋果,有時候,另附飯後點心「巧克力蛋糕」,弓l來全班側目;三不五時,改放上金黃色,看來很多汁誘人的水梨。此舉,連老師都好奇作民調:“那一種好吃?”;現在想來,那位老師應該是「晉惠帝」轉世。 

當年的同學所見,年幼的心靈應該各有所思;我自己當年的想法是,以後自己要種一棵蘋果樹,結實滿樹,能吃到飽。如今,我每天必吃蘋果,總算一嚐宿願。 

每年春節前後,蘋果是應景佳果;我都留下種籽培養幼苗,等長到「四年栽」再來嫁接。可惜!平地的氣候夏天高温,成績不佳,事倍功半而徒勞。現在「大賣場」常有進口的蘋果促銷,「價益比」誘人;我依然執著於童年夢想不改初心;只能說,種果樹的趣味使然,又不必繳税。 

後來,聽到日本的「昭和歌姬」美空雲雀(美空 ひばり)的演歌名曲「蘋果花」(リンゴ追分),我發現自己「德不孤必有鄰」;日本人還為蘋果花唱出花開花謝的花語。在蘋果生產的大縣「青森縣」,還選出「蘋果小姐」;有投入感情的蘋果樹,長出的蘋果,似乎也不負苦心人,又大又好吃。 

至於我的新歡果樹,無花果樹,初結善緣是來自怪異的外型和聖經故事,又與亞當夏娃的傳說趣聞有關。在研讀「果樹文化史」時,發現「桑科」的無花果有豐富的維生素,結實能力頗佳,也容易種植。只是我自己種植的成果,迄今,仍不滿意口感風味;總覺得說不上來的欠一味。 

罷矣!業餘的園丁,雖不滿意成果,還是可以接受的。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仍有一二,能知足就是福氣。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 《「職人精神」》

世界小事筆記 -《「總統吵架」》

法哲學筆記 -《「戒嚴」》

法哲學筆記 -《「囚徒困境」》

旅人故事筆記 -《美樹》

園藝生活筆記 - 《「寒氣春意」》

園藝生活筆記 -《「風災倖存的柑果」》

哲學人生筆記 -《「自信的回憶」》

世界小事筆記 - 《「境外敵對勢力」》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