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小事筆記 -《「錢荒」》
米國芝加哥大學以出産經濟學大師,而且是以「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出名;「芝加哥學派」的覲點,也常被專業論文引用。其中,被視為一代宗師者,是已故的「古典自由主義」者,Milton‧Friedman。
這位老先生認為,「財產私有化」是決定經濟和知識的效率和可行牲、能活用的關鍵。他的名言:
“Nobody spends somebody else’s money as carefully as he spends his own. Nobody uses somebody else’s resources as carefully as he uses his own. So if you want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if you want knowledge to be properly utilized, you have to do it through the means of private property.”
此觀點的主旨在於,花別人的錢是不會精打細算的,所以浪費又沒效率;政府和公營企業常被詬病很浪費的主要原因,正是「財產公有」,花用納稅人的錢絕不手軟,而且痛快。
見微知著,中國有「荒」,正如「出疹子」,沒完沒了;能源、糧食、肉品、電力、記憶體、晶片、煤炭。本質上,有錢也買不足,何況,問題出在「錢荒」。
中國回復「財產公有化」進程,是許多知名的民營企業家的財富身家的「刑場」,積累半生的財富必須「被共產化」,被迫繳給「黨爺爺」。
台灣有些不知死活的大尾台商,大概嫌自己的錢多,鼓吹台灣與中國是「一國」,效法「香港特首」和大腕的港商,學腔高唱:「祖國好,香港會更好!」。唱到如今,“香港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