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人生筆記 -《「病態痴狂」》
隨著侵略戰爭的深陷泥沼,戰爭犯、侵略者普丁的精神偏執病態更加嚴重。沉迷於自己想像而編纂出來的「大俄羅斯一家歷史」,難以自拔而放言,戰爭正在朝向目標的進程上。
中立國奧地利的聯邦總理,到莫斯科對普丁進行徒勞無效的勸和努力;必然地,情況更惡化,雙方不歡而散會。普丁誓言,戰爭是別無選擇的聖戰;代表俄羅斯人、白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的「俄羅斯民族一家」,將回到歷史上的團結和統一,那是他作為俄羅斯聯邦總統的歷史任務。
當戰爭的動機涉及宗教和歷史榮光的使命感,從世俗的和理性的基礎出發去分析,精神病不輕矣!宗教聖戰士,歷史癡迷客,以自殺炸彈身殉於虛幻,也殺害無辜者。
這些現象,都像是長期困擾日本社會的電車上的「偷摸癡漢」;或者像歷史上中國社會的仕紳,癡迷於女人纒以「三寸金蓮」的「小脚癡狂」。
這種偷摸的接觸興奮感和掌控戀物意象的權力意志和慾望,正是掌控國家軍武大權的獨裁者普丁等權力者的「病態癡狂」(Pathologische Obsession)。歷史上的荒謬時代,以「精神現象學」解析,不怕庸俗,就怕癡狂;在於看似温柔,却暗算已久。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揭示,俄羅斯的侵略戰爭,普丁的預謀早在十年前開始。漢語中的成語「虎視眈眈」,天啊!ㄧ個不懷善意,有併吞野心的病態癡狂,就在近鄰暗中監視和算計自己中。當前的戰爭,是突破臨界點的火山爆發。
人,可以是高貴的動物,看似溫和,親近老人、女人和幼童;也可以是野蠻的動物;當受到刺激,也許是潛藏的自卑感發作,突變為自大的癡狂,控制不住自己,進入自己虛構而不自知的歷史語境中,老人、女人和幼童都會昰受難者。
「納粹德國」的元首希特勒喜歡抱幼童;但是,集中營的滅絕路上有更多的幼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