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法哲學筆記 -《「遺民」漸凋零》

圖片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過重山。」  - 李白,「下江陵」 「詩仙李白」的這首詩「下江陵」,在當代有現實的隱喻和詮釋;在「政治神學」造論「一中同表」,以建構「第三國」的想像中,點出了中國在台灣的「遺民」,必須面對在國內政治現實中被邊緣化,和「一中同表」欠缺「國際法」基礎的困境。不過,多元意見的呈現,交由人民公決,可以彰顯民主包容的可貴。 民調顯示,有多數人反對「一中同表」的政治主張,我的理解,這可能是出於對中國,這個對台灣有敵意的「事實國家」的排斥;以及對台灣獨立存在的事實的珍惜。所以,中國在台灣的「遺民」,有人幸運地成為台灣,這個存有身分和認同困惑的事實主權國家的總統參選人時,自身對中國國家「公法人」身份的「國際法」上的認知,必然有無法自圓其說的「語障」。 「一中同表」,對於「中國」也是一個歧視中國國家事實身分的莫名其妙的政治主張。「中國」,究竟有「幾個」?任何的「數量」指涉,包括「中國」自己,即使主張「一個」,也是對主權事實的認知障礙,更是精神錯亂的話語。「中國」,就是事實存在的「中國」;無所謂「數量之辨」或「時間之辨」,而是「真偽之辨」。 因此,「一中」的主張,是中國自己陷入了「語障」;「同表」,更是莫名其妙的人,對中國的依戀和自縛。除了事實的「中國」自身能表述是中國外,其他不是「國際法」上的「國家法人」的「自然人」,有何法律基礎去「同表」?只能是主觀上的虛構國家的想像和偏好的政治主張,在和「國際法」和「國家法哲學」的實踐上,是窒礙難行的。 在國際上,「中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所獨有的和排他的國家,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代表「中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法的領土之外,任何其他的「各表」或「同表」「中國」,而且還有指涉「一個」的數量「稱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立場,必然認為,是遇到以「偽中國」「魚目混珠」的「詐騙者」。當然,「中國」必然義不容辭地,不假辭色地寸步不讓了。若「中國」除此之外,尚有多餘的主張,則是有意圖對外侵略的野心。 至於,一群在台灣的「中國遺民」,自1949年10月1日以來,「各表」或「同表」「中國」,外加數量「稱詞」,或想方設法地,無中生有虛構出想像的「第三國」;即所謂的「一個中國」的「屋頂」再加入來路不同的政府,更是虛妄的。...

哲學人生筆記 -《苦情花》

圖片
背叛,是對精神與情感的傷害;起源於牽絆和糾葛,也許是利益,也許是自認政治上志同道合。最後,落得彼此公開互控無情無義。相控無好話,唯自證人性的黑暗面。 看在不相關者,實在難以評斷,誰是誰非?畢竟,互控者,彼此曾經有過甜情蜜意,水乳交濃,是非不分,好到不計較而睜眼説瞎話,將受難而心中自有一把尺的人,都看成是可以欺騙的儍子。 對於政治上的背叛和互控,欲討公道的難堪局面,我的人生歷練,提醒我,這是一大群不義之人的不義之報應。 人是社會群聚的動物,像是《刺猬》,冬天必須靠在一起相互取暖,聚眾凌寡,享用多數暴力的成就,拋棄是非公義,只有恃強為勝。然而,《刺猬》因為緊靠取暖,而互相嫌惡對方的刺傷,先是皮膚,再來就是傷心。遠近兩難。 凡事,因緣果報,狂愛之後必有狂悲!《現世報》,看在眼裡就好,旁人可以省下濫施廉價而無知的同情。正如同,強盗集團《窩裡反》,受難的人民,怎能去選邊同情呢?相反地,受難的苦主人民,更應該慶幸,強盜集團自我毁減;《現世報》終於來了。 面對惡勢力的存在,德國哲人《叔本華》說得有趣:"惡的存在,有積極的意義;就是惕勵自己,要堅持為善;若善無以為繼,自己將淪為與惡為伍"。 惡人相鬥,打死一個,就少一個吧!對善人,應該是好事!

哲學人生筆記 -《末代王朝「犬決遊龍」記事》

圖片
「乙未」年,農大五月底,「天龍聖國」京畿小道,傳言如風:「抓龍矣!抓到已矣!」;一時,雞飛狗跳,猴乖;惦惦地,以觀後效。 風言流語,讓「乳母停哺」,「童子受驚」、「孕婦流產」。究竟,發生啥「鳥事」?有這麼嚴重嗎?「保皇黨」厲行「清黨」也!殺雞、警猴,以餵餓犬。看來,獲益的畜牲,「御犬」也。 何止如此!風言:"慘遭整肅清出之「保皇黨」黨徒,將於近期,在京畿「東門」廓外「犬決」,以犒忠犬。 何等重罪?非如此慘烈,不足以洩「黨恨」。草民書生,聽「風言」;說來,也不是啥「大鳥事」;惟「犬決」太不人道也。 可能之理由,乃盛夏炎日,「御犬」排熱不易,「犬氣難消」,胃口不佳;有可能,平日「大內公公」邀功,私下挪用「大內御膳房」內,「皇上」平日極愛御用之進口「米粒尖帝國牛肉」,以餵養「御犬」。 殊不知,「米粒尖牛」,乃平日餵食添加「人工合成」毒物,「來客多把米奶」,以求速長「裏肌瘦肉」;久之,犬性惡劣,又兇猛,非食重口味不安。 「保皇黨」總理,「朱公公」,亦不堪其擾。生不逢時,正逢「地堡龍皇」受困;千呼萬喚始有「天龍辣椒」,「洪奶奶」自動請纓,掛帥總兵「勤王救駕」。 熟知,黨內一掛不識字,又不衛生之「土龍」,有意或無意地「唱反調」,呼應系出「保皇黨」之逆徒,「大內高手」,「戰不死」(James)的「宋公公」(Soonggongon);又替「土龍長工」王公公(Wanggongon) 抓癢;慫恿「宋公公 + 1」,或「王公公 + 1」。 同時,在農小六月初四,「保皇黨」頒「洪奶奶」「勤王救駕」旌旗前,說「狗語」漏風,將「勤王救駕出師」說成「親王酒駕出事」;害得「洪奶奶」心驚膽跳;也讓「地堡龍皇」等嘸人來護駕。 是可忍,孰不可忍?經坊間「探子」查報,先抓到五隻「遊龍」黨徒;平日「遊走」民間「喇叭台」,有事沒事都「吹喇叭」,「打著龍旗,反龍旗」;氣死不少「保皇黨」龍族;「洪奶奶」亦氣到不行,平常伶牙利齒,得理不饒人,竟淪落至有口難言,不是「口吃」吃「鏍釘」,就是利牙咬到利舌。進退不得;「出師,出事」,或「不出師,不出事」;真為難! 「保皇黨」,歷來不信,「氣數」將盡;諸事不順,乃有人背叛;尤其,最恨「三尺小童」說:「皇上沒穿衣」。至於抓到五隻「遊龍」;「保皇黨」上下士氣又為之一振;一如之前,「洪奶奶」請纓出師當日;京畿夜空,上百顆流星閃逝,黨徒群呼「萬歲」。當時,「地堡龍皇...

哲學人生筆記 -《黨徒》

圖片
漢字《黨》,是尚黑;明知黨是黑的,黨徒也要從黑到底。 黨,因為是黑的本質,所以,黨徒不可以變色,才能名實相符。但是,黨還是要偽裝成憂國憂民,大公無私。 讓歷史事實來證明黨的黑暗吧!為何,一國一縣的財政可以被掏空而破產?為何,許多無辜的人民會死於黨的黑手? 簡單地去理解答案:志同道合,却失去《是非公義》和《內部民主》,以致盲目地去服從權力意志而為非作歹;下場是兔死狗烹。 以下這則聯結,可以説是德國法律史上,最後一次審判在世的《納粹黨徒》了,而且是對一位年紀已94歲高齡,風中殘燭的前《納粹黨衛軍》小卒,為70年前在《波蘭奥滋維滋集中營》的迫害《猶太人》的《謀殺從犯》罪行而被宣判有罪,必須入監服刑四年。 垂老暮年而有《反人類罪》在身;那麼,現在世界上仍有殘存的《黨國》體制,黨徒的言論不合黨意,被黨開鍘除名而憤恨不已,或被以義不容辭,以行黨意相逼。 這位《老納粹黨徒》必須被關入監獄的下場,正是啟示,一生為黨,黑到底,所為何來?權力的囚徒而已。 相關聯結: 德國法律史上,最後一次審判在世的《納粹黨徒》?

世界小事筆記 -《國家破產的啓示》

圖片
希臘的「國債問題」已經紛擾國際金融市場多年了,也顯示「歐盟」和「歐元」有致命的要害。每天晚上九點,我經常收看德國電視台的新聞報導;總是少不了「國債問題」的相關新聞。「歐盟」和「歐元」的問題不少!天佑歐洲! 德國,是希臘的最大債主;希臘人對於德國的紓困,似乎不太領情,不乏怨憎交織的情結。希臘人,似乎認為,德國有虧欠希臘;還牽引出戰爭侵略的歷史問題。如今,同屬「歐盟」和「歐元區」的成員國,就更牽扯出複雜的「歐洲統合」的前途問題。 「歐洲統合」是德國的「要害」;「歐盟」的成立,讓統一後的德國有大國身份的國際舞台;也就是代表「歐盟」的「發言權」;甚至,在對「伊朗核問題」的談判中,列為「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 + 1」的談判代表。 以「戰敗國」的身份,而能翻身在國際政治舞台上,身為「歐盟」和「歐元區」的主導國是關鍵。因此,「歐盟」和「歐元區」的前途,只許成功,不容失敗。希臘,看到對方的要害,也重新發現自身的戰略價值。 希臘,有古老的文明,是歐洲文明價值的起源之一;又是「東正教」的聖域;希臘,與同為「東正教」信仰的「俄羅斯」,是「教內兄弟」;更是「巴爾幹半島」上,面向「基督教」千年宿敵「伊斯蘭」的前沿。 在軍事戰略上,若對「俄羅斯」欲拒還迎;「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對於漸成的「新冷戰」形勢,恐怕將有難以承受的戰略失誤。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和俄羅斯重建「蘇聯帝國」的企圖,都因此不約而同地看上希臘。 德國主導「歐元區」和「歐洲央行」(EZB)的對希臘紓困的方案,有不能說出的政治大國企圖;只能以「支用紀律」的「道德令」約束希臘省吃儉用。只是,「由奢入儉」很難;「地中海」和「愛琴海」的蔚藍天空;甚至讓位在中歐大地的德國人,也普遍地喜愛到希臘旅遊。 這些有利希臘的各項條件,整體地看待,希臘竟能走上「國家破產」的困境,是「歐盟」統合進程中,不可避免的「邊陲化」問題。希臘國家破產的悲劇故事,提供其他國家的啓示就是,缺乏「根植本土」的多元農、工、製造業體系,就難以培養技職體系和技術人才的傳承,也就難以推展到進步的貿易、金融和服務業。 若只寄望於觀光、旅遊,賣風景、美食和心情、氣氛;早晚將淪為「僕人國家」。德國、奧地利和瑞士,都是相反的例子;可稱為「主人國家」。本國,都有優美的湖光山色和豐富多元的文化;但是,更重要地,在於自身擁有優異的多元產業和技職體系,也重視技術人才的傳...

詩人之國筆記 -《想抓人》

圖片
蚊蟲的盛世,我沒有錯過/ 炎夏的光澤,我難以抗拒/ 曝露的皮膚,又愛又恨/ 太陽的恩典/ 愛,是沒有界線的/ 光明,想愛上黑暗/ 黑暗,想抹黑光明/ 勢均力敵/ 不分白天和黑夜/ 蚊蟲的盛世/ 光明,強調光明磊落/ 黑暗,堅持暗夜行事/ 難敵,皮癢/ 蚊蟲,跨越明暗/ 叮一下,咬一下/ 留下來訪的印記/ 國家暴力,不分日夜/ 你,何時皮癢?/ 我,隨時抓人!/ 你的蜜桃/ 我的鷹爪/ 暴力,留下肆虐的心痛/ -《支持「中國維權律師」的義行!”Iustitia erga inferiors est verissima.” ;「實現對弱者的正義,才是真正的正義」。》-

哲學人生筆記 -《末代王朝「彼岸神學」記事》

圖片
「乙未」年,盛夏,農小,六月初四日,特意精挑的「好日子」;「天龍聖國」之「保皇黨」將有重大決定;將頒「勤王帥印」給「洪奶奶」,前去拯救「地堡龍皇」。壯哉!「保皇黨」,「徵勇夫」多時,竟無「真勇夫」。道理安在? 據說,「出師」會「出事」?「保皇黨」內一些「土龍」,「國語正音班」修業未過;「勤王救駕出師」之好事,被一群「烏鴉嘴」唱衰,說成「親王酒駕出事」;任誰聽了,心裡豈不發毛,背脊發涼,直冒冷汗。大暑在即耶!…真是「他奶奶的!」;如此唱本,豈能「出師」不「出事」?孫子曰: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據內定,「保皇黨勤王總兵」「洪奶奶」嗆聲:"俺奶奶,天不怕,地不怕;已煮好大鍋剩飯備戰款待「土龍」,配辣椒!";誠屬勇氣可嘉也,實乃「徵勇夫」,也不得。話由口出,容易虛張聲勢,聽不得真也!善解「話意」者,即知,夜行人,吹哨可壯膽;敵人不在「保皇黨」外,而在「土龍」一掛,故意觸霉頭。 「出師」、「大師」、「老師」,多文雅?!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奧妙在「師」字;人家「天龍」說來字正腔圓;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土龍」,就有本事,說成「出事」、「大輸」、「老豬」,「國語」,說成「狗語」。願天佑我「天龍」長命百歲;咦,…「天龍」已百年有餘矣! 人若「百年」,何處落腳「仙居」?據說「天國」或「天堂」;此乃「天龍」津津樂道之「道山」;蓋「天龍」,乃天之「怪獸」也,伴「天子」,當今「地堡龍皇」,而下御凡間,享盡人間利益特權而歸天。「土龍」,不服者,盡在此,供「天龍」差遣走卒,平常被嫌「土氣」,說「狗語」愛漏風;酒酣耳熱亂膨風;百年後,只能「落土為安」。 「天國」在何方?據「天龍」前輩,傳下「方位」,乃「西天」也。世間有湊巧,「天朝中國」在「天龍聖國」之西;二者,皆以「天國人間,龍之傳人」自居。「洪奶奶」為「土龍」見縫插針,苦不堪言者,乃失言而陷自己為「懷疑論者」。「保皇黨」之教義,乃自欺「天龍」歸西之「天國」,非「天朝中國」之「天國」。 換言之,有無「天國?若有之,「天國」幾多?人間,尚無人去「天國」而復返;全屬,不知所在,有去無回。又「天國」有無「天皇」?此又「大哉問」?「天皇」之存在否?乃不可質疑,亦不可證實。 「洪奶奶」尚未「出師」,即「出事」者,乃背棄「天龍聖國」「保皇黨」之「天國教義」;自認不能說「天龍聖國」所自欺之「天國」之存...

法哲學筆記 -《法律與自由》

圖片
「古羅馬帝國」為世界留下了珍貴的法律智慧遺產,迄今影響文明社會的法律原則和價值。這智慧遺產,表現在以「拉丁文」表述的法律成語;歷經時代精神的變異而成為法的準則。 在現代,「依法治國」的法治精神,已經曾遍地成為文明的共識。雖然,世界上仍有許多獨裁專制的國家,或法治落後的國家,徒有法律形式,不論政府或人民,卻是「法的意識」不足;視法為鞏固權力,鎮壓異己的工具。 「法治國家」的立法原則,在於保障人民的自由。國家立法,除另有法律限制,否則,法律限制之外,也就是,法律未規定者,俱屬人民的自由空間;由自律、倫理和道德加以約束。此項對於自由的立法精神,是以最上位的「憲法」將自由納入保護;以法律限制人民的自由,才是例外。 「拉丁文」的法律成語,”Libertas in legibus” ,敘述「自由只存在於法律之中」,正是以上所論述的原則。那麼, 「逍遙法外」,則是一句日常聽聞的負面的法律成語和嘲諷;意指,犯法者未受到法律的制裁,讓守法者有不公平的感嘆和不滿。 雖然,人民的「法的意識」,已被啓蒙至「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但是,現實上,何以仍常見犯法者「逍遙法外」?這種困境,就涉及法律的「正義」價值,在法治中的落實程度。「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意即,「我心如稱」。 在「拉丁文」的法律成語中,已有約定成俗的見解:”ludex damnatur ubi nocens absolvitur.” ;就是「法官被譴責於釋放壞人時」。這種民意,可能不是全面的,卻是人民對法律價值的重視,而表現在,對法官的輕視和不滿。 有時候,法治不彰,法律體系內的「法師」,「玩法」到最上位的基本大法「憲法」;屆時,將陷國家為「不正義的國家」。「拉丁文」的法律成語,”Ius summum saepe summa est militia.” ,「最高的法律,經常是最大的不正義」;在有些「行憲國家」,自稱「法冶」,卻昧於不義的惡法,而多行不義。 「惡法亦法」的心態,在「拉丁文」的法律成語中,也早已洞悉「法匠」們會如是說:”Dura lex, sed lex” ;「嚴格的法律,也得遵守」;外加一句”Ita lex scripta est” ;「法律是這樣地寫,就是這樣地規定」。實在讓受到「法劫」的「受難者」挫折不已。 「法哲學」的終極關懷,在於實踐人民、國家和法律的「守恆正義」價值;有個人主觀上的自律,...

世界小事筆記 -《國家、貨幣與市場》

圖片
        網路時代的空間無遠弗屆;時間的特性,卻是極度壓縮。最近,有關中國股市暴跌重挫的現象,以及中國政府派出「國家隊」進場救市的「專政」措施,我在個人「部落格」上寫了一篇網誌文章,「 世界小事筆記 -〈「死多頭」〉 」,表達淺見;竟招來網路上密集的轉載和傳閱。 這篇評論文章的內容,在強調國家與市場的戰爭;貨幣是武器。古典的「重商主義」;國家,看待市場為利益的地盤,也是國家的財源,由政府出面作「莊家」。若「莊家」兼「郎中」,還要「暴力專政」,扭曲市場,則這個市場即失去了交易的公信力。 歷史上,國家為免「市場失靈」而採用強力的「干預政策」,最後,總是傷害政府自己的公信力和人民的福祉,圖利少數利益集團;最後,國家因此失去正直的品味。中國的股市暴跌重挫,是過往先有不當的開發政策,造成資源錯置浪費,庫存增加、企業與金融的債務累積的經濟泡沫。 網路時代的訊息散佈迅速,讓市場的各方「參與者」措手不及;中國,以往迷信網路控管,與北韓並列為世界上網路管理最嚴密的國家。結果,中國和北韓,反而淪為「網路敗軍」;在國家形象和經濟上損失慘重。 語言,是有威力的武器;網路上的訊息虛實未定,而且,帶著成見或偏見的訊息無所不在,主導市場的發展。問題在那裡?再清楚不過了;依賴控管手段的獨裁專制國家;自身不透明,充斥著虛假,就是訊息混亂、難以澄清的原因。自然先敗在訊息戰場;再覆滅於市場。 之前,「俄羅斯聯邦」的「貨幣貶值」危機,已是前例。充滿詭異的中國和北韓,再重蹈覆轍,也不是意外。訊息,包括謠言,總是快來;真實,卻是慢到。市場,總是先偏愛謠言,再回歸真實。專制的國家和獨裁的政府,依靠謊言執政;卻難以理解,謠言,為何總是常揮之不去? 中國,正沉醉在「大國崛起」的「強國夢」之中;似乎,天下無敵,指日可待;「一帶一路」戰略,一統「亞歐海陸」。「人民幣」國際化的企圖,也在「強國夢」的行程中。然而,「半調子」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人民幣」的價值,可堪承受世界金融市場上的嚴酷考驗?中國的領導,可別讓「人民」敗在「人民戰爭」的「貨幣市場」上。

世界小事筆記 -《大國是賊》

圖片
許多人,一生中不曾打過戰,也不曾比賽過;最多,就是參加過學業或資格考試,或爭取職位甄選而已;這些「評比」都不能算是生死存亡的決戰。但是,社會上普遍有勝敗得失之心;小者,寢食難安;大者,國族榮辱;何必呢? 2015年,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舉行的「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台灣的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曾宇謙」,得到評定為「小提琴演奏」項目第二名的「銀牌獎」。在第一名的「金牌獎」從缺的情況下,「曾宇謙」獲此國際重要音樂比賽的殊榮,可喜可賀,是「曾宇謙」和家人、師長多年心血耕耘的成就。 「曾宇謙」,在得獎後,將殊榮與他自始參加比賽的身分認同對象台灣共享;讓台灣感到與有榮焉與溫馨感動。自由,是一切價質的基礎;選擇與認同,正是在彰顯自由;而一個有自由的社會更應該予以尊重。 自由,是一項得來不易,卻很容易失去的價值基礎。自由,從來不缺敵人;政治、國家、民族和法律,卻是人心嚮往自由的「攔路虎」。「曾宇謙」,在得到國際音樂比賽的殊榮後,中國立即啓動「大國外交」的「小手段」;抹殺「曾宇謙」的個人自由認同;像作賊一樣,要求「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的主辦單位,擅自將「曾宇謙」改為「中國籍」身分。 這項野蠻而愚蠢的狼狽為奸行為,突顯了「大國是賊」的自卑。大國,所在意者,只有自己不能輸的心態。然而,宵小舉動,掠人之美,正似剽竊、盜印、模仿、複製一般,自身能力不足,只好作弊的精神勝利。 中國,看似「大國崛起」,股市卻暴漲,又重挫暴跌,都與山寨泡沫,奪人心血;資源浪費、生態污染、假帳泛濫、虛灌盈餘,缺乏公正透明的市場經濟法治有關。 哲學的「現象學」分析指出,「面對事實」的意義,「凡虛假的,必回歸真實!」。「曾宇謙」的殊榮,遭到中國「小人行徑」的偷襲,對「曾宇謙」優美的音樂演奏實力,只能算是烏雲掠日,於日何損?反而,中國與俄羅斯兩國,得正視,大國行不由徑,欺人君子的「不正義國家」的烏雲陰影。 相關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孤獨求敗》

世界小事筆記 -〈「死多頭」〉

圖片
中國的「改革開放」戰略實踐,以「經濟櫥窗」股市的暴跌重挫,向世界顯示:無以為繼,自身已困在「死胡同」裡了。 裁判兼球員;政府,自組「國家隊」,配有「專政暴力」部隊,進入市場「死胡同」裡打空頭,實在是世界級的笑話。 「改革開放」,有許多必修的學科,中國修業未滿,才有世界級的笑話。股市現在的多頭,就是以後的空頭。「國家隊」,挾帶多頭的期許,以「民族主義」情緒進場對空頭「專政」,只許「給俺買多」,不許「給俺賣空」。 問題是,有效交易,是「多空換手」,才有「交易量」。有量,才有價;有價,才有波;有波,才有浪;有浪,才有潮;有潮,才有勢;有勢,才有型;也才有「趨勢方向」。女人懷胎,也得十個月;目前,「國家隊」專政,直接「跳空掛多」。這個市場太「土法煉鋼,超英趕美」了。數十年的「改革開放」;終於,盼來了回到「改革開放」前。 市場的暴跌重挫,來自「多頭殺多頭」;也就是,多頭自相殘殺、踐踏,問題在,"芸芸眾生皆多頭,人間只許見多頭,不許多頭來變心,給俺直到死多頭。" 芸芸多頭眾生,死得莫名其妙,原來,從以前開始,「國家隊」各路人馬,已暗地裡獲利了結;多頭勝利出場了。這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只許官爺放火,不許草民點燈」。 表面上,「國家隊」與人民同在多頭;證明多頭才是這個國家的價值。至於「官爺倒賣」,派系鬥爭、內線交易,貪污腐敗,只要是掛上多頭,讓人民當「死多頭」,就行。民,無信不立;「國家隊」以「死多頭」當「啦啦隊」,猛吹泡沫;俺到頭還是一場空。

詩人之國筆記 -《夏之夜雨》

圖片
該來的!不是白天,就是黑夜/ 可選的,也不多/ 不是這個,就是那個?/ 恐怕,強風大雨/ 該來的,也是放假!/ 可選的,二分之一/ 放,或不放?/ 夏夜,無春夢!/ 人已去,舊樓有人/ 聽,一夜夏雨/ 該來的,搶先來!/ 該去的,依然眷戀/ 大雨等小風,同表颱風?/ - 《颱風前夕》 - 相關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 《夢遺,是春天的腳步?》

哲學人生筆記 -《「難成大器」?》

圖片
一個人,如果被他人評價為「難成大器」;意在形容,一個人的發展有限,不被看好。算不算是歧視?客觀而言,先視作「偏見」,日後檢驗吧!有些「難成大器」的人,可能就此自暴自棄;也有反其道而出人意外的大器人物。長官和老師,是常用「難成大器」這個評語的「慣犯」;也常誤人。 不過,被人貶抑「難成大器」的窘境,是可以改變的;也可以反證,「慣犯」的器識有限。歷史上,最有名的案例,就是偉大的科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這位「大智若愚」的天才(Das dumme Genie) ,在兒童時代,老師給他的評語,就是「難成大器」。 老師對他的評語是:"Aus Albert Einstein kann nie etwas Richtiges werden”(「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必難成大器) 。老師的評語是很殘忍的,也是很絕對的;一點善意期望的可能,都不願意給小時候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更慘不忍睹的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親戚,也認同這項評語。 兒童時代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可能還不知道,在浩瀚宇宙中,他沒希望了。當然,後來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提出偉大的宇宙時空創見「相對論」,改變了人類自古以來對時間與空間的「偏見」。 因此,「偏見」是自私的,也是許多錯誤的起源。「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小時候,在學校的成績,確實是很差勁的。老師比較不幸,還未能預見,學生日後會有偉大的「相對論」創見。 所以,老師也沒錯;後人,不能以不同的時空背景來責怪老師的器識有限;而「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是「大器晚成」的人物。不過,「偽善的」世人,大概免不了私下嘲笑:"唉!老師,幾乎誤人子弟在先;還好,日後未能得逞!歷史,終於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公道。" 師者,傳道、授業和解惑也。自古,有「狀元學生」,而沒有「狀元老師」;今人笑古人不會「上網」;古人又笑「原始人」不會「生火」,是沒有意義的。人,出生的時空不同,見識,也不可同日而語。生命,不是早生,就是晚生。誰讓你在這個時代出生?才是主要的問題。

園藝生活筆記 -《心花怒放》

圖片
炎炎酷暑,烈日當頭;「乙未」年,節氣「小暑」(7月7日),再經「大暑」、「處暑」、「立秋」,到「白露」(9月8日) ,一共歷時兩個月,是典型的「日頭赤焰,隨人顧命」的夏天。 動物有腳,可以「避暑」;但是,植物,靠陽光、空氣和水維生;無從迴避太陽的關照。不同的植物,對基本的生存條件,有不同的依賴程度;有時候,陽光赤焰,土壤中的水含量蒸發流失較快;因此,適時地補充澆水,就成了園丁的日常功課。 在典型的夏天裡,植物,對於園丁的用心照顧,會在每日清晨,曙光初現,漸轉成炎陽的時段,綻開美麗的花朵回報謝意;這是多年東的園藝生活實踐而感受到的情感交流。夏天,天尚未全亮,我會巡視「雜樹林」,澆水佈施;這種情景,很像養殖人家,清晨先餵養雞、鴨,同時拾蛋當早餐的「荷包蛋」。 中午時分,太陽直射大地,不宜為植物澆水,那如同加熱,煮沸土壤中的水量,加速水氣蒸發,不利根部的生存發展;植物,即使不死,也憤怒不已,開花難期。 以「同理心」面對不同的生命,是「自然哲學」的啓示。人,在利多頻傳時的心情,為何以「心花怒放」形容?男人,實踐對女人的承諾,女人的心情大好,報以「心花怒放,花容月貌」,也是同理。 只是,有的男人很「白目」,對女人的「熱情」想法,常「澆冷水」;就難怪女人直冒蒸氣了;生氣不已。相反地,有的女人也很「白目」;結果,也是同理。

哲學人生筆記 -《末代王朝「同表有關」記事》

圖片
「乙未」年,農大「小暑」;熱死了!想吃「紅豆冰」,左盼右顧,等嘸來人賣冰。盛夏炎陽,太熱矣!「紅豆冰」,一「出櫃」就化了。 「地堡龍皇」,一時無緣吃冰消暑,怒火攻心;急喚左右殘部奴才:「來人啦!熱死朕矣!朕,不想悶在鳥「地堡」烤鳥;朕要「吃冰」!」。 殘部奴才有耳無 腦 ,「吃冰」,左右,皆聽成"朕要「出兵」";「國語」聽成「狗語」;誤會更大矣!…,啓奏皇上:"「偶們」這就去準備,…"。跑腿狗奴才,「土龍」一輩,聽「國語」,講「狗語」,總是「離離拉拉」,怪不得被「天龍」嘲笑、戲弄、排斥、差遣、替死。 不多時,奴才回奏:"皇上,「天國王室」「出事」矣!勤王「義士」,「辣椒軍團」「總兵」,「洪奶奶」也很生氣;據說:"…. 奴才,也是「聽說」,「保皇黨」內有人要「洪奶奶」不要「出事」,因為「出事」等於「送死」;況且,勤王「義士」發生嚴重跳船潮;敵前逃亡一波又一波,所剩無幾,老弱殘兵而已!" 「龍皇」,「吃冰」不成,現又聞奏,「義師援兵」恐全軍覆滅;恐事有蹊蹺:"豈可待朕如此不順?"。 惟,聞奏:「天國王室」「出事」?莫非「天朝中國」皇室有內亂,刀光劍影?發生兵變? 「龍皇」,直斥奴才覆誦;乃知所奏之實情,「天國王師」「出師」矣;而「保皇黨」之勤王「義師」有叛逃現象;有人要「總兵洪奶奶」不要「出師」。 喔!原來如此;講錯話,會錯意矣。爾後,「土龍」奴才有空,得去上「國語正音班」。至於,「辣椒軍團」「總兵」洪奶奶,究竟發生什麼困難,引來「保皇黨」內之逃兵潮,又阻其「出師」? 奴才,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終於說矣:"啓奏皇上,「同表」…有關"?這下子,「龍皇」瞪大了「龍眼」:"速再去打聽,「勤王出師」一事,同「表哥」有什麼關係?";奴才,…也兩手一攤:聽說同…「表哥」,「打死不退」;非要不可,有關…。 相關文章聯結:哲學人生筆記 -《末代王朝記事》系列

詩人之國筆記 -《鏡中敵人》

圖片
雙足平展,與肩同寬/ 小腹凸出,很像鮪魚/ 兩眼上看,小心落石/ 不可吸氣,以免浪費/ 搖頭嘆氣,吃飽撐著/ 對著鏡子,雙手握拳/ 緩慢上提,不看要害/ 逆境衝出,打鏡中人/ 早就說過,我會勝利/ -《「空氣拳秘笅」:精神勝利,滿地碎片,凡學我者,自取失敗》-

哲學人生筆記 -《對「文明」不滿》

圖片
土地,承載生命;人,踏在土地上的感覺,各人不同。 赤足,有何感想?不雅?野蠻?危險?受傷了,就知道不宜赤足。但是,人類的祖先,曾經赤足追逐敵人和狩獵耕田,應該不曾想到那麼多有的沒的顧慮。 文明,是進化,也是自我保護,更是猜疑和恐懼未知;否認原生。「赤」,是紅色的;「赤子之心」、「赤手空拳」、「赤身裸體」,都是保存原味和坦誠。 如果,這個世界沒有發明鞋子和發現鞋子的許多附加功能,「赤足」踢足球,誰說不宜?有了鞋子,人類等於多了一項武器、工具、裝備;也等於自此疏離腳踏實地。 人的雙足與土地,在多數的時間裡,總是隔著一層鞋底。那就是文明和進步嗎?文明,讓人有「鞋的情結」;然後,衍生出身體上的各式各樣外掛的衣物、皮包、手錶、眼鏡、耳環、鈔票、信用卡、手機、證件、數位條碼等身外之物,族繁不及備載;因此才算「文明」。 "請證明你是你自己!";糟了!「赤身裸體」的人,將無從證明自己。官員說:所以,"我不能說你的存在!"。 一切的荒謬,是從人類穿鞋開始的;疏離土地,嫌棄赤足現象,共表文明;最後,不能說自己的存在。「赤身裸體」等於不存在! 相關文章聯結: 美學印象筆記 - 《女人,為何赤足?》 美學史話筆記 -《紅顏戀曲終是夢!》

哲學人生筆記 -《「存在」的神學》

圖片
面對一種現象,「我思,故我在!」,「存在先於本質」;這兩句「存在主義」的名言,究竟在表達什麼意思? 簡單地說,就是「我」與「存在」的「時間」意義。「我」,是主觀的感知問題;出生之前,「我」在那裡?死亡之後,還有沒有「我」;在生死之間,有一段「我活著,我感知,我存在」的時間。 關鍵在於:「我」,知不知道「我」;昏睡的時候,雖然客觀上是「我活著,我存在」;但是,「我」自己除非在作夢,否則,在被喚醒之前,是不知道「我」自己的。因此,嚴格地說,在清醒的時間裡,「我」思,那個「我」才是有意義的「我」;也就是「存在」的「我」。 在知道有那個「存在的我」之後,「我」才能更進一步地去理解:「我是誰?」;再展開本質上的分析:"「我」想做什麼?"、「我」能做什麼?"、「我」應做什麼?";人的「存在」的本質,就是在意願、能力和道德的限制中形成的。沒有「我存在」,何來各種可能的「我」? 在確認人的「存在」之後,必然有對「本質」的困惑;神學上的論述,認為人的「存在」是「神」的旨意,帶著使命而來的;所以,人的「存在」是美好的,不可作惡,違背神的戒律;人生的作為,是為了回報和榮耀神的恩典。 佛教,另有不同的「說法」,認為人生的本質是「苦」,一切的現象都是因緣而合的,也是無常的和虛幻的。所以,人的本質是一場空;存在的時候爭奪名利;死亡的時候,一無所有,夢幻泡影。 "「我」,不能說「我」的存在";這句話,似曾相識,"「我」不是「我」的「我」";原來,「我」是可以自我否定的;從本質上「自我否定」,「我」不再有任何的意義了。那麼,「言說者」在說話的時候,是自證思想矛盾的;說話的人,是「我」嗎? 這種情境,正是長期精神錯亂後出現的「虛無」;想經由話語消滅自己,恨不得自己「不曾存在」、「不存在」、「不再存在」,以崇高「我」之外的「他者」;有「他」而無「我」;典型的奴性。 中世紀的歐洲,在黑暗的神權時代,神學發展到極至,有一種虛無的人生觀出現,就是: "最好的生命是不曾出生";想徹底的虛無而難以如願「反出生」。 面對各類「神學士」的尊崇「神意」、「他者」而極端否定人的「存在」意義;或者「自戀」至極而神格自「我」,有「我」無人;哲學的攻破之道在於:"你的「神」存在嗎?";若你無從證明「神」的存在,你就不能說你的神學的「存在」!;更不可能有「你」的意義"。 當然,「我」會被標誌為「無神論」的「異端」;如...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