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藝生活筆記 -《心花怒放》
炎炎酷暑,烈日當頭;「乙未」年,節氣「小暑」(7月7日),再經「大暑」、「處暑」、「立秋」,到「白露」(9月8日) ,一共歷時兩個月,是典型的「日頭赤焰,隨人顧命」的夏天。
動物有腳,可以「避暑」;但是,植物,靠陽光、空氣和水維生;無從迴避太陽的關照。不同的植物,對基本的生存條件,有不同的依賴程度;有時候,陽光赤焰,土壤中的水含量蒸發流失較快;因此,適時地補充澆水,就成了園丁的日常功課。
在典型的夏天裡,植物,對於園丁的用心照顧,會在每日清晨,曙光初現,漸轉成炎陽的時段,綻開美麗的花朵回報謝意;這是多年東的園藝生活實踐而感受到的情感交流。夏天,天尚未全亮,我會巡視「雜樹林」,澆水佈施;這種情景,很像養殖人家,清晨先餵養雞、鴨,同時拾蛋當早餐的「荷包蛋」。
中午時分,太陽直射大地,不宜為植物澆水,那如同加熱,煮沸土壤中的水量,加速水氣蒸發,不利根部的生存發展;植物,即使不死,也憤怒不已,開花難期。
以「同理心」面對不同的生命,是「自然哲學」的啓示。人,在利多頻傳時的心情,為何以「心花怒放」形容?男人,實踐對女人的承諾,女人的心情大好,報以「心花怒放,花容月貌」,也是同理。
只是,有的男人很「白目」,對女人的「熱情」想法,常「澆冷水」;就難怪女人直冒蒸氣了;生氣不已。相反地,有的女人也很「白目」;結果,也是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