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藝生活筆記 -《暮春獨白》

        
生活中能親近花草樹木的天地,就個人存在的意義而言,我知道自己無所逃遁於天地,仍然有所依靠,和可以找到精神上認同的故鄉。只是,花草樹木所構成的「雜樹林」,在美學鑑賞的意境裡,我能體會那些美感? 

德國哲學家「康德」認為,自然界,人之外的所有「構成物」,它們的自身不具備任何意義;這項陳述,讓我困惑不已!難道,美的體驗,只是人的經驗?自然界的岩石,從「物自身」的角度,是否有意義?事實上,只能由岩石自己解答。當然,有人會認為,岩石會說話?才怪!這也引了出了另一個困惑:「物自身」會說話,才能有意義?那麼,又是何種意義?說話的意義,由誰來界定?

至目前為止,未曾聽聞自然界有會說話的岩石;那花草、樹木,總有花色樹形,隨風搖曳生姿;昆蟲和鳥類,也有蟲嗚、鳥語;它們也是在說自身族群的話語吧?只是,人類有誰聽得明白?所以,從昆蟲和鳥類自身的角度來看人類,誰又能知道,它們是否聽得懂人語?

迄今,人在自然界,仍然以人的主觀意識,去決定萬物的存在意義,這是自稱「萬物之靈」的傲慢。其實,親近自然,走進「雜樹林」,都讓我喜悅和流連忘返;只因為那種生命自得其所的自在;美,是不需要再增加任何的話語,去表達人為的意義!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 《「職人精神」》

世界小事筆記 -《「總統吵架」》

法哲學筆記 -《「戒嚴」》

法哲學筆記 -《「囚徒困境」》

旅人故事筆記 -《美樹》

園藝生活筆記 - 《「寒氣春意」》

園藝生活筆記 -《「風災倖存的柑果」》

哲學人生筆記 -《「自信的回憶」》

世界小事筆記 - 《「境外敵對勢力」》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