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人生筆記 -《笨中求智;智中可笨!》

學習,就是學與習兩種意義;先學後習,才能進步,走上平坦的人生道路。世間的動物傳承生命的生存典範,就從出生後的學習開始;日後,由生命個體,自行去面對各種生存的風險,和克服挑戰以成就生命的發展。

實踐生命的意義,在於,「先求生存,次求發展」。近來,「笨」字的意義,成為我思考的哲學議題;我一直以作為「哲學家」,追求「愛智」的人生,為自己生存發展的主軸。因此,近來我「很笨」,一直繞著「笨」字打轉;也寫了一篇小品散文「笨的智慧,蛋的幸福」,自我安慰;但是心中依然有困惑,始終想不通。

生命有學習過程,集眾人之智,社會和文明應該會進步和開明;可是;人,為何會「變笨」?是智能退化嗎?還是,「笨」,其實就是一種生活態度,與智能高低無關;人生,「以笨為師」會比較幸福嗎?

 這個社會,知識分工愈來愈細;作為父母的人,憂心自己的子女,將來會輸在「起跑點」上;於是一種「不能輸」,也「輸不起」的心態,讓「少子化」社會情境下的「人類幼苗」,自小就要學習多方的才藝技能。

表面上,現在許多兒童才藝在身,卻世故早熟,而失去應有的童真可愛。然而,無知的父母卻引以為榮,誇耀不已。殊不知,以後「尾大不掉!」和「晚景淒涼的人倫悲劇」,正在等這些世俗的父母。這個社會的成員,其實,已經迷信「轉大人」的神話多時了;社會已出現「性早熟」,而且「早衰」的現象!

我一直認為,這是許多父母的「自卑感」和「虛榮心」在作祟;想要補償自身成長過程中的殘缺遺憾;另一方面,大人熱衷於加入各種奇怪的自認名流的社團;或攻讀一些自欺欺人的進修學程,考一大堆自己都用不上的證照。

似乎,這個社會到處都是「藝能達人」;然而,「咨爾多士」的社會,豈是一個「悶」字可形容;竟然向下沉淪了!文明,是因為眾人求智,而「變悶」,再「變笨」的嗎?

人的社會,如果,真的笨,那還好;只怕,是「悶著發笨」;也是多數人自以為聰明,可以占盡所有的機巧便宜;到頭來,全盤皆輸。目前的各種社會紛爭困擾,其實是「報應果償」的短視和迷戀虛幻的後遺症。

人生的幸福,在於「笨中求智,智中可笨」;大家以安於當「凡人」就好。「聖人不死,大盜不止」【莊子‧《胠篋篇》】,正是對「尚偽」的社會,必然走向「虛無」的警世之言。

植關文章: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 《「職人精神」》

世界小事筆記 -《「總統吵架」》

法哲學筆記 -《「戒嚴」》

法哲學筆記 -《「囚徒困境」》

旅人故事筆記 -《美樹》

園藝生活筆記 - 《「寒氣春意」》

園藝生活筆記 -《「風災倖存的柑果」》

哲學人生筆記 -《「自信的回憶」》

世界小事筆記 - 《「境外敵對勢力」》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