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人生筆記 -《京華煙雲》


已經有多年的印象了;就是春天的節氣已到;身體卻是感覺更強的寒意;尤是在人間三月天。也許,這是年紀在作祟;年歲漸增,人生初老,身體也略現老態,走不快急不來,說三卻忘四,只能自我安慰,數一數二。

其實,日月似水,天何言哉?「周易」的《乾卦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坤卦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
物。」:人生無分老幼,一息尚存,效法天地,「順承」就是了。每一個當下,都要有倖存餘生的感恩和惜福;知天命而能厚德,莫呼天搶地,妄言大是大非;就是珍惜生命。

記得,日本發生史無前例的地震、海嘯和核災的複合巨變,也是在春寒三月;「福島核災」讓我再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前一次是「車諾比核災」;卻是一發不可收拾;所有的應變計劃,卻趕不上變化。

近期,「德國之聲」(DW, Deutsche Welle) ,公共電視台的採訪團隊,得到日本政府許可,和「日本東電」當局的協助,成為日本境外的第一個媒體,德國專家進入「福島核電廠」發生重大核災的機組和控制室攝影報導;全身嚴密地防輻射包裝;依然測得嚴重的輻射危險。

日本東北,以「福島」為中心的災區,正大力進行「刨土工程」,就是為了向上天搶時間,趕緊將污染的土地,刨去表層,以免輻射落塵,隨著雪水和落雨滲入更深的土層,成為不可挽回的土地淪陷的長期災難。看到這一場景,我想到「愚公移山」的「何苦來哉?」,和「疼惜土地」的苦心呼籲。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我還在核能電廠任職,定期地閱讀「核能通訊」;那時,日本「福島核電廠」發電機組的運轉績效和核能安全,頗受核能業界讚譽;與那時期的日本經濟優越的產業競爭力和技術能力,堪稱為「日本之光」。

如今,「日本東電」的搶救和施工部門,必須進行大面積寸土必爭的「刨土工程」;無奈的慘狀,似乎是風華流轉雲煙,成敗一場成空,不勝噓唏。當年大賺的盈餘和節省下來的成本,都付諸流水,還得面臨再多的賠償,也難以彌補無辜人民的傷痛。

可堪比擬的悲劇,乃是台灣頗富「慈悲喜捨」令名的宗教組織,正陷入外界質疑,恐有名實不符的風暴中;撫今思昔,也是辜負了施主善願的痛心。信仰,無論是有神、無神或科技;其實單純善良就足夠了;玩大了,「武松打虎」,騎虎難下;也只好徒呼負負,京華煙雲,人去樓空;不知云何。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 《「職人精神」》

世界小事筆記 -《「總統吵架」》

法哲學筆記 -《「戒嚴」》

法哲學筆記 -《「囚徒困境」》

旅人故事筆記 -《美樹》

園藝生活筆記 - 《「寒氣春意」》

園藝生活筆記 -《「風災倖存的柑果」》

哲學人生筆記 -《「自信的回憶」》

世界小事筆記 - 《「境外敵對勢力」》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