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人生筆記 -《白頭翁,看起來,…》
「白頭翁」,是台灣「中央山脈」以西常見的野鳥,啼聲清脆悅耳;以名害實,似乎此鳥「未老先衰」,只因為頭頂有局部的白羽毛而得名。另外,「中央山脈」之東,有「烏頭翁」;既沒有「未老先衰」,卻也被冠以「翁」名;也算老了幾分。「白馬非馬」之辯也!
觀察「白頭翁」的習性,我有多年的經驗,也頗有好感;這個族群活潑戀舊,常來我的「雜樹林」裡覓食和築巢產卵,養育後代。「白頭翁」,很不守鳥類的江湖規矩,是雜食的野鳥,昆蟲和花果都是覓食的對象。
鳥以食為天,早來的鳥兒有得吃;「雜樹林」中的花果,都被我刻意地保留;就是為了戀舊的「白頭翁」,可以有不時之需,就像我自己,也不時去翻箱倒櫃地找些「巧克力」打牙祭。將心比心,先填口腹,才能用腦。
說來奇怪,鳥類似乎也有「敬老」的禮數;只要「白頭翁」出現,其它的各類鳥兒就閃到一邊去了,也就是「讓位」;這點也很像公車上的「博愛座」。莫非,「白頭翁」也倚老賣老?其實,這只是我自己尊崇長者,而一廂情願地心理投射。真正的原因,還是在於「白頭翁」「後來先上」的無法無天,欺善怕惡。
然而,只要有隻貓在「雜樹林」裡,聽到鳥啼,暗中潛伏趨近,盯著樹上打量。突然,靜下來,然後啪啦幾聲,「白頭翁」飛走了。貓兒有點得意!還好,我按下鏡頭了。弱肉強食,「壞鳥」自有「惡貓」管;「好人」必有「壞人」欺!好或壞?一直是哲學問題,古今無解。
表面上,大家該行善當好人,可是,誰來當壞人?若大家都去當壞人,我來當好人;會不會被壞人「壞掉」?幸好,人非聖賢,好壞皆有。有些女人,喜歡罵男人:"你好壞!",想必經驗之談;所以,男人當壞人似乎比較普遍。因此,又有女人說:"男人不壞,女人不愛!"。男人,壞人當定了;所以,偶而出現「人間稀有」的男人,就被冠上「新好男人」。真是福氣!
其實,「白頭翁」不老,只是,人類「以貌取鳥」。好人和壞人的分類,也是「看起來」如此;好壞,久了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