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人生筆記 -《誰的戰爭?》
遠在中東地區的《伊拉克》北部和《敘利亞》東北部,有大面積的土地已經陷入《伊斯蘭遜尼派》中的宗教激進勢力《伊斯蘭國》(IS)的掌控中。
這個地區,在歐洲《基督教》文明地區的地緣戰略觀點中,是延續《阿富汗》由東至西走向的《興都庫什》和《伊朗高原》北部《札格羅斯》山脈的末端地帶了。
這項地緣敍述,所代表的宗教勢力的戰略觀點,是《基督教》文明,在東方的孤兒零星。《基督教》,以其普世關懷的價值取向,這一地區的《基督教》城鎮村落,已遠離歐洲中心有三千公里之遥遠了。
自從《伊斯蘭》教在公元七世紀興起後,此地是淪陷區,迄今依然保存《基督教》信仰,是難能可貴的《主內兄弟姐妹》;對《伊斯蘭》教的狂熱教派,《基督教》的少數信仰者,是難以包容的異教徒存在;再加上與《伊斯蘭什葉派》的正統爭執,更是新仇舊恨了。
因此,《伊斯蘭國》在近代歷史進程中,對抗《猶太教》和《基督教》國家的文明和經濟的挫折感,就發洩報復在此地古老的《基督教》信仰人群身上,視為得擄掠而迫害的人質。
《伊斯蘭聖戰士》以《奉真主之名義》而攻城掠地;最慘的是男人,不是反抗,就是被屠殺。最苦的,是女人和兒童,飽受迫害,奔逃於途;否則,淪為淒惨的奴隸;兒童被驚嚇,饑寒交迫,多半成為被棄的孤兒。
《基督教》和《伊斯蘭》,在歷史上互為敵人和異教徒或不虔誠的瀆神者,已互相攻伐上千年了。可以想見,歷史上的《宗教戰爭》或《十字軍東征》的不可理喻和悲慘景象,如今都歷歷在目了。
戰爭,就是殘酷的和淒慘的!究竟為何而戰?宗教嗎?不!世人應該警惕的,是古老歷史上的蒙味心態,捲土而來。人類文明所受的迫在眼前的危機,是宗教信仰的自由,包括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和免於恐懼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