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人生筆記 -《"這樣子…而生活過來的!"》

「立春」是農事活動的起跑點;四季川流不止,歲月不等人,逕自流去。「冬眠」而猶未甦醒,誤了春耕,恐怕一年終將無成。讀書,也是如此!積少成多,只要有心願和習慣,像「玄奘西學」,當作人生志業;經常一書在手,長期下來,也可以化作書卷氣質;人生的視野和境界也將不同以往。

「啟蒙」是讀書人生的「春耕」;有些書,在讀過之後會引起自己的學問興趣,影響日後的人生方向。年少歲月,好的父母和師長與朋友的鼓勵,是讀書人生路途上的燈塔或地標。不過,行萬里路仍要靠自己的足下和意志,培養獨立的學問精神,讓自己成為有想法、有看法、有說法、和有做法的自由人,不致於隨波逐流,人云亦云像鸚鵡。

幾年前,我在整理書房時,發現日收月存的書本,各式書名,卻概括了自己追求學問的路徑和方向;讀過的書都算是足下烙印,回首也看見一路走來的行徑。大致上,多年來,自己依然行走在人生以哲學為志業的荒野上,以大德高僧「玄奘」自許,力行取法以解惑眾生而孤獨走上西行險路。

「初心」和「立志」而能持之以恆,困知勉行,讀寫聽說,也終能成就個人的風格,我、就是我自己。人生晚年回首,能有一家之言而成卷冊在案,也可算是不虛此生。三年前的本日,我曾寫下「人生故事筆記 -《讀書的人生與啟蒙》」,就是有威於此心願。

三年了,算起來,也可以完成人生的一個中學的學程;以此自省,我可曾有中學生的努力?青絲已灰白,我為興趣而學問;可憐的年少學子,依然身陷「鴨籠」尋試途。人生的境界不同,河水逕流,井水仰望出頭天。

當然,我的中學階段曾是身處在思想禁錮的蒙昧和黨國戒嚴的時代;人生有許多困惑苦悶和不滿,立志走上讀書求知的人生,以哲學家為人生志業,尋求思想的出路和人生的意義;而有了現在是"這樣子的自己"。

期待年少後輩,在新的時代,自此能自由而豐富地讀書,堅持作為人就是自己的目的,不是他者工具。這也正是「大江健三郎」先生所說的:"自己是這樣子…而生活過來的!"。

相關文章: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 《「職人精神」》

世界小事筆記 -《「總統吵架」》

法哲學筆記 -《「戒嚴」》

法哲學筆記 -《「囚徒困境」》

旅人故事筆記 -《美樹》

園藝生活筆記 - 《「寒氣春意」》

園藝生活筆記 -《「風災倖存的柑果」》

哲學人生筆記 -《「自信的回憶」》

世界小事筆記 - 《「境外敵對勢力」》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