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人生筆記 - 《「逃熱」》

 
「熱力學」,研究熱與力的關係和作用; 熱不是單獨的物理現象。熱,會產生熱的效應和熱的作用力。

前者,對水加熱,使水沸騰,產生蒸汽;後者,蒸汽產生推力。核能、火力、地熱的發電原理,大致上,是如此的熱力應用。

天氣熱,可以像「地熱」一般發電嗎?理論上,太陽能發電,就是一種天熱轉換能源的形式;。不過,常見的趣味經驗是炎陽下煎蛋。

人體是會「導電」的。理論上,人體是一部「發電機」,攝取的空氣、水、食物,經過「有機轉化」,「質能互换」,「唯物主義者」認為:人就是物質的有機轉化和重組的合成。

在園藝生活的實踐經驗中,俺對果樹施以「有機肥料」,確實能有豐產的碩果,成績優於未施肥的「對照組」。在能源耗用密集的時代,每個人以自己的身體發電,即產即用,自產自用;理論上,不再需要額外的「發電廠」。

古時候的人,没有「發電廠」,没有「供電」;也許,根本沒有「來電」的概念,頂多知道,上天會打雷示警。從「聽雷」到「放電」,到會「用電」,是漫長的人類科學發展史。

回到上述的問題:人以自己的身體發電自己用,為什麽電不夠用?「漏電」和「流失電」是主要的原因,表現能量流失,或用到不該用的對象,浪費力氣。迄今,人體「儲電」的能力,一直是不足的。

電的特性,從「閃電」的現象可知 : 「即產即消」。「電力公司」的用語是「即產即銷」;在財務報表上,看不到發電產品的「存貨」,而是強調降低電的流失率和防止被竊電。

再過幾天,就是本年的「大暑」節氣,天氣愈來愈熱,氣温居高不下,高於人體的正常温度,若依據俺上述的人體自動發電的原理,代表人體的「熱效應」負載過高。

基於人體發電的安全,應該要系統降載,使温度降回正常值,以免出現「熱邪」,也就是「熱傷害」;皮膚到體內器官過熱而受到傷害,一命嗚呼。

吹冷氣以降低環境的温度,此時需要外部電源的「供電」。欲降温的人體愈多,對外部「供電」的需求愈緊,「能量不滅」的結果,最後的受害者
是環境生態和包括人類在內的生物。

夏天炎陽下,看到藍天樹景誘人,俺想到,樹蔭下是人體「逃熱」的最佳去處。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 《「職人精神」》

世界小事筆記 -《「總統吵架」》

法哲學筆記 -《「戒嚴」》

法哲學筆記 -《「囚徒困境」》

旅人故事筆記 -《美樹》

園藝生活筆記 - 《「寒氣春意」》

園藝生活筆記 -《「風災倖存的柑果」》

哲學人生筆記 -《「自信的回憶」》

世界小事筆記 - 《「境外敵對勢力」》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