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人生筆記 - 《「大頭」》
「軍頭」和「警頭」,以往的職業和身份的浸染,養成絕對的價值觀點,在無災無難成為業界的「大頭」之後,想要更上層樓,成為市民或國民的「領頭」。
在數「人頭」的民主國家,只要取得多數選民的支持,是個人的政權利,應予尊重。但是,在選民的角度,總是可以看到若干讓人「摇頭」的言行。
二十二年前,台灣首次的人民直選「大頭」,總統。當年有「副總統」參選人之一,曾經在「戒嚴時期」為「獨裁者」擔任「鎮國大將軍」多年的「軍頭」出場競逐。
「軍頭」,當年有句名言:“民主不敵子彈”;似乎以為,自己是在「墨西哥」或「菲律賓」選。「軍頭」的「職業恐懼」是子彈,隐喻子彈的威力大於選票的力量。顯然地,「軍頭」欠缺「民主信仰」,出來參選的「笑點」多於「論點」。
二十二年後,有「阿Sir.」出身的「警頭」,出來競逐「市頭」;大概怕人不知「好漢當年勇」,是“見過地獄的人”,曾經多次“官兵捉強盗”,差點“死過N次”。於是,多次強調,自己見過大風大浪,敵人可以‘’衝著他來‘’;很像「警匪對決」。
然而,此類「話頭」多說無益;「市頭」的任務是「領導市政建設和實踐都市發展的願景,創造市民對城市的光榮感」,不是將市民視為「警頭」的「死對頭」。都市,永遠有黑暗的角落;重要地,不應該沉淪為地獄。
更何况,市井草民的生活經驗和認知,常有警察涉及黑道,包娼、包賭、吃案、特權縱放,藉勢藉端、刑求逼供,不乏多起‘’被起訴‘’和“被判刑”的案例;不是只會對女人或媽媽、阿姨唱「勇漢當年勇」。
「軍頭」和「警頭」出來參選,如果只有自己的「戰場經驗」而缺少對公共政策的論述,和鼓勵人民堅持美好的價值。否則,很有可能,「軍頭」和「警頭」的參選,只是在虛無的時代,演一埸「藍波出任務」。
在「大頭」不死的時代,若常見「搔頭」,則對於解決「民之所欲」,大多没有「搞頭」。「獨立公民」的選擇很簡單,用自己的「蛋頭」來「搖頭」或「點頭」。
在數「人頭」的民主國家,只要取得多數選民的支持,是個人的政權利,應予尊重。但是,在選民的角度,總是可以看到若干讓人「摇頭」的言行。
二十二年前,台灣首次的人民直選「大頭」,總統。當年有「副總統」參選人之一,曾經在「戒嚴時期」為「獨裁者」擔任「鎮國大將軍」多年的「軍頭」出場競逐。
「軍頭」,當年有句名言:“民主不敵子彈”;似乎以為,自己是在「墨西哥」或「菲律賓」選。「軍頭」的「職業恐懼」是子彈,隐喻子彈的威力大於選票的力量。顯然地,「軍頭」欠缺「民主信仰」,出來參選的「笑點」多於「論點」。
二十二年後,有「阿Sir.」出身的「警頭」,出來競逐「市頭」;大概怕人不知「好漢當年勇」,是“見過地獄的人”,曾經多次“官兵捉強盗”,差點“死過N次”。於是,多次強調,自己見過大風大浪,敵人可以‘’衝著他來‘’;很像「警匪對決」。
然而,此類「話頭」多說無益;「市頭」的任務是「領導市政建設和實踐都市發展的願景,創造市民對城市的光榮感」,不是將市民視為「警頭」的「死對頭」。都市,永遠有黑暗的角落;重要地,不應該沉淪為地獄。
更何况,市井草民的生活經驗和認知,常有警察涉及黑道,包娼、包賭、吃案、特權縱放,藉勢藉端、刑求逼供,不乏多起‘’被起訴‘’和“被判刑”的案例;不是只會對女人或媽媽、阿姨唱「勇漢當年勇」。
「軍頭」和「警頭」出來參選,如果只有自己的「戰場經驗」而缺少對公共政策的論述,和鼓勵人民堅持美好的價值。否則,很有可能,「軍頭」和「警頭」的參選,只是在虛無的時代,演一埸「藍波出任務」。
在「大頭」不死的時代,若常見「搔頭」,則對於解決「民之所欲」,大多没有「搞頭」。「獨立公民」的選擇很簡單,用自己的「蛋頭」來「搖頭」或「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