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人生筆記 - 《「俺是老張」》

 
 
 
稱呼「老人」,本土的用語多樣,音同義異,有的用語有誤導價值取向的疑慮。

俺,至少常聽到「老伙」或「老廢」的本土用語。

前者,老來結伙作伴,互相扶持度過老年歲月;這是值得鼓勵的「自稱」。

後者,可以是「自稱」,帶有自謔和無奈的語境;也多用於「被稱」,是歧視和敵視「老人」的存在價值。

無論「自稱」或「被稱」,都指涉老而無用矣,是已被作廢或待廢的人口。很可悲而無知的社會對話用語。

社會的善良本願,應該是「眾生平等」,「無差別心」的取向。人都會老,從文明的進程去理解,「老」是價值資產,不應該從生理功能的角度去評價不同的世代。

此一論述,也正是隐喻:社會除了有「階級差異」,也有「世代差異」。年輕世代,對於人生世道前途,無知多於已知,標新立異的言行作風,是走向「虛無主義」的前奏。

實踐理想的社會,族群平等,世代和樂、價值多元;其中,「敬老尊賢」,一直是俺個人自我要求的待人態度。俺,鼓勵老人互相作為伙伴,交换人生經驗,自得其樂以養老;也鼓勵後生向老生多請益。

稱呼老人,俺始終將「你」放在「心」上,必用敬語「您,老人家」。俺現在還不老,大多時候,被「小姐」稱為「大哥」;俺的年紀,目前只是「初老」;心理上還是「朝陽」。

以上的論述,不是為自己以後「變老」預作準備。其實,稱呼俺「老張」是比較真實又友善的用語。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 《「職人精神」》

世界小事筆記 -《「總統吵架」》

法哲學筆記 -《「戒嚴」》

法哲學筆記 -《「囚徒困境」》

旅人故事筆記 -《美樹》

園藝生活筆記 - 《「寒氣春意」》

園藝生活筆記 -《「風災倖存的柑果」》

哲學人生筆記 -《「自信的回憶」》

世界小事筆記 - 《「境外敵對勢力」》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