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人生筆記 -《「失速」》


「懸浮粒子」如何可以「懸浮」?蜻蜓如何可以飛?言論如何以自由?經濟如何可以發展?為何隔離、封城、圍國疫區?

一場代號「2019-nCoV」病毒正在爆發的「肺炎瘟疫」,看似公共衛生與健康保全的抗疫戰爭,向人類上了一堂「講課」(Vorlesung) ;課題就是「速度的意義」。

以下是俺的「講課筆記」,解釋困惑眾生的「失速現象」;有助於反思這個作為生息的「浮世」為何有各種的「可能」和「不可能」?

有聽過「量」(Menge) 這個名詞嗎?當然有!從小必然學過「數量」;以漢語來說,可分為名詞意義的「存量」(Stock) ,和動詞意義的「流量」(Flow) 。二者之間的聯結是「速度」(Velocity) 。

「存量」的「活化」,必須靠「速度」;就像生命的活體(Live Body) ,必須靠心肺「呼吸」的「有機功能」,沒有呼吸就僅是「無機體」(Dead Body) ,等待被其他「有機體」善後(Take Care)。

以哲學思考來理解,俺之所以常用「浮世」一詞,正是作為世界有機與無機存在的諸現象是「浮動」的,宇宙天體,是在浮動中擴張或收縮,病毒也是如此;速度決定浮動的方向。不易理解嗎?

俺用簡單的現象來解釋,總有過買賣經驗吧!付款購物,一日數回,花錢最快樂,就是交易速度的提升,產生滿足慾望的快樂。當收入減少,必須省吃儉用,交易速度降低,慾望被節制,總覺得失望。

「資本主義」鼓勵消費,銘言就是「金錢轉動世界」,「唯貨幣主義者」認為,「金錢至上」,學理的用語稍為文雅些,稱為「貨幣決定論」,也是精神現象。社會主義」強調分配,尤其重在「公平」,認為浮世的組成是物質現象。

其實,二者各有所偏;關鍵在於聯結物質到精神的「感受」,稱為「速度」;快一點稱為「快感」;慢一些,稱為「慢走」。「2019-nCoV」爆發的「肺炎瘟疫」,讓過去四十年經濟發展像「兔子」奔跳的中國,內部封城,外部受封。

中國與世界經濟的生產、消費和分配的各式「供需鏈」的交易受阻;急壞許多相關的「交易人」,從大老闆到員工的行程都可能受阻或更動。中國和世界經濟的發展都陷入失速的危機。

下層建築的經濟發展失速,作為中、上層建築的社會和政治發展也必然難以平穏。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 《「職人精神」》

世界小事筆記 -《「總統吵架」》

法哲學筆記 -《「戒嚴」》

法哲學筆記 -《「囚徒困境」》

旅人故事筆記 -《美樹》

園藝生活筆記 - 《「寒氣春意」》

園藝生活筆記 -《「風災倖存的柑果」》

哲學人生筆記 -《「自信的回憶」》

世界小事筆記 - 《「境外敵對勢力」》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