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人生筆記 - 《「經典白欺」》


米國總統「川普」君對媒體很有意見,常批評CNN等不友善的媒體製造「假新聞」(Fake News)。 

原以為,這是「川普」君的「一人之言」;昨日,俺觀看其「競選團隊」的「資深顧問」,也是其「媳婦」,負責募款和媒體公關的「勞拉 .川普」女士的個人受訪專集;娓娓道來,舉證事實,許多米國主流媒體,基本上,不是要報導事實,而是要擷取其中相關的人、事、時、地、物,回到編輯臺,依媒體自身的意識型態和立場加工編出有新聞熱點的故事。 

當然地,夾敍夾議,帶有主觀成見或惡意的偏見,使媒體自身淪為「政治作戰」的「公審部隊」,新聞本身所欲傳達的事實和留給閱聽受眾可欲的價值評判空間已不可得矣。 

媒體,在高舉「言論自由」和藉囗受衆有「知的權利」的大旗下,已經成為國家和社會的「霸權」,指點江山、品評人非,先說先羸,也可以說媒體可被歸類為「染整業」。 

有意思地,有愈來愈多的媒體,在網路串流的時代,守著「染整攤」已生存不易,而亟思轉進到「付費新聞」的市場。有效嗎?不行也不成!表象與本質之辨,詐騙集團改名換姓,仍是從事「老本行」,只想騙人付費買受騙,實在更惡質。 

更有意思地,另一件可堪嘲諷的鳥事,也發生在「聖國節」,有「中國詐騙黨」的黨員突然「良心發現」,因許多番邦和番民正流行「最討厭中國」,為了劃清界線,於是建議「本黨」改去污名,去「中國」二字,僅留下「詐騙黨」以正視聽。 

更「白欺」者,乃是不少的「黨同志」紛紛提醒,改名去「中國」二字不是「本黨」的當務之急,而是「改革」;似乎隱喻"精進詐騙"才應該優先進行。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改革是「顯學」,不改革不行!浮世多「白欺」,「付費改名買受騙」是「經典白欺」。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 《「職人精神」》

世界小事筆記 -《「總統吵架」》

法哲學筆記 -《「戒嚴」》

法哲學筆記 -《「囚徒困境」》

旅人故事筆記 -《美樹》

園藝生活筆記 - 《「寒氣春意」》

園藝生活筆記 -《「風災倖存的柑果」》

哲學人生筆記 -《「自信的回憶」》

世界小事筆記 - 《「境外敵對勢力」》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