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小事筆記 -《「虛擬代理」》

有效領域、有效治理,才能有效的「實境代理」!近來,台灣政府委任兩家有意捐贈疫苗的企業作代理人,去與德國生技疫苗製造企業BNT談判議購疫苗。

先前,有中國的代理商主張有「大中華區」,包括台灣在內的「市場代理權」,要求在台灣的議購疫苗案中佔有「代理仲介」的角色。目的,不言而喻,以「同屬一中」的市場操作,體現中國政府所欲的「一個中國原則」。

本案的荒謬,在於中方、德方和台方,三方都陷在「假議題」的語境中。中方的主張,如同中國所虛構的,台灣是其主權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因此,包括台灣的市場在內。

實則,台灣市場上的法定流通貨幣是「新台幣」,也是獨立國家的主權象徵元素。然而,台灣包括政府和人民,對於「大中華」此一不知其確義的概念符號,含混默許其語境在台灣社會的滲透。

究竟「大中華」所指涵義為何,政治的?文化的?還是人群的?也許,受到「中華民族」此一虛構概念所害,以為語言相通,所以「市場法權」也可以含混互通。現實的情況,台灣的法律未准許中國的疫苗賣到台灣;中方代理商的主張在市場實境上是窒礙不行的虛構。

那麼,德方的疫苗原廠授予中方的代理商,包括虚構的可代理台灣市場,可說缺乏國際現實政治的常識,也高估中方的市場行銷能力。

在國際商務的談判中,尤其「市場代理權」的爭取和授予,常見雙方吹牛瞎唬,結果常見白做工。代理商常自吹有通天又通大海的通道;原廠,尤其藥廠,常自誇可以生產「仙丹」功能的產品。

台方,在德國BNT疫苗的購案中吃了「啞巴虧」,為一個「假議題」勞動總統和企業家出面,實在不必要!作為買方的台灣,也可以藉著本案的錯誤示範正本清源,就是以後不要再陷在「大中華」此一虚構的符號語境中,反而被外國的賣方玩弄。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 《「職人精神」》

世界小事筆記 -《「總統吵架」》

法哲學筆記 -《「戒嚴」》

法哲學筆記 -《「囚徒困境」》

旅人故事筆記 -《美樹》

園藝生活筆記 - 《「寒氣春意」》

園藝生活筆記 -《「風災倖存的柑果」》

哲學人生筆記 -《「自信的回憶」》

世界小事筆記 - 《「境外敵對勢力」》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