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人生筆記 -《「欠打焦慮症」》

這種現象,應該是「病態」;近一個月以來,社會上的關注話題就只剩「確診數」和「買疫苗」。

於是,對特定的族群似乎有一種「自欺」的焦慮,好像少了疫苗就是「世界末日」。社會上有幾股勢力匯流,逼著政府要交出疫苗,急著「非打不可」。那些公開說要自籌疫苗的勢力,大致上,幾近趁機沽名釣譽。

外援的救急疫苗已到!必然地,「特權弊端」也出現矣!不符施打資格的人,就靠著有關係越位去「偷打疫苗」。像「作賊」一樣,也「假造身份」,打上一劑疫苗,好像毒癮發作者,偷打解癮,不亦快哉!

其實,越位的「偷打族」,內心的快意感,甚至是成就感,或者,根本是優越感,就是自快於自己有辦法也有關係,所以自己有搶得免疫的先機。這可能是自我安慰的自欺。

這不是單獨的投機事件,而是這個社會的「滑溜族精神症候群」。自從台灣爆發較多的本土「確診」案例以來,飛往米國搶打疫苗的逃生者,搶訂機票使得票價上漲。

回想一年多前,米國的疫災嚴重時,大致上同一類族群,不惜帶著疑症回到安全的台灣,若有「確診」就享有台灣優質的健保制度可以被照顧。那段日子裡,台灣的「確診數」主要是由外國入境者貢獻的。

俺的友人,自米國帶眷回台灣避疫災,這兩個月來,電話聊天時,跟著被吹起的駡風,像鸚鵡學話,一直責怪台灣政府的疫苗政策,不滿政府不進口中國代理商的德國BNT疫苗,不顧人民的生命安全。俺發現,這個族群有「欠打焦慮症」。

最近,恐懼在台灣染疫,又舉家逃回米國,還說到米國後,可以隨到隨打疫苗。讓人感到滑溜不實的,竟然是特別強調:‘’回米國的機票價格,此時不便宜喔!保命要緊!能付得起就不必在乎‘’;很像炫耀經濟能力的優越感。

同舟共渡,患難見真情,俺心中浮起,「精神高貴」才是台灣人應該信守的「貴族價值」。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 《「職人精神」》

世界小事筆記 -《「總統吵架」》

法哲學筆記 -《「戒嚴」》

法哲學筆記 -《「囚徒困境」》

旅人故事筆記 -《美樹》

園藝生活筆記 - 《「寒氣春意」》

園藝生活筆記 -《「風災倖存的柑果」》

哲學人生筆記 -《「自信的回憶」》

世界小事筆記 - 《「境外敵對勢力」》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