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 《「臣妾望君恩」》

圖片
政黨政治需要有強力的「在野黨」,其中,最大的「在野黨」應該是被期待的「影子執政黨」,為取代「執政黨」作好準備。在倍受期待中,最大的「在野黨」是如何看待自己和自我定位的?  在台灣,以「中國」為「屬性定語」自我定位的「中國國民黨」,剛補選出新的「黨主席」。選前,兩位「黨主席」候選人,竟然被「好事者」強分「屬性」,一位是難以放下「中國」情結;另一位是被歸屬於青壯的「地方本土系」。  以上的指涉,有些「無言強說愁」的虛無語境。僅從「黨名」作屬性分析,猶如「黥面」或「宫刑」受之於身,自外於與台灣本土的聯結生根發展,仍有對「中國」的懸念;先是源於「流亡政黨」渡海東來的老一輩「黨員」的鄉愁。  即使比在中國的時間還長,在台灣已有七十餘年的發展,也吸納許多本土的「台灣人黨員」,却是視其為「扈從轎夫」,只能分食殘羹剩菜;還得被迫言不由衷,說一些與其輩本土出身不符的「中國情懷」的矯情表態…,啥麼「三民主義統一中國」、「青天白日照耀神州大陸」。  俺的一位混該黨的「本土系」友人,父子兩代自稱「忠貞黨員」,名利兼收,雖不滿意,仍可接受;唯一遺憾的,是未曾參加以前的「國民革命」;未來,「反攻大陸」號角響起,一定不落人後。  兒子笑著問俺,有没有「雞皮滿身」,要俺別當真!自欺欺人的「生存之道」而已;反正,‘’上下交相賊,彼此心裡有數,你肯定是懂的!”  另一位自認不同於泛泛的精英,會呼喊「中華民國萬歲」,還強調「萬萬歲」的「外省第二代」,曾經突然問俺,有没有準備「米國籍」或「綠卡」?這位老兄誤以為俺的「國語」字正腔圓,該捲舌就不打結,以為俺的父母是同為「渡海東流」的世代。  「萬歲派」老兄,有此誤解,不是唯一的一位。俺的阿爸在世時,理「小平頭」,清晨到公園散步,被練「太極拳」的「老弟兄」探詢:“老鄉,你以前啥軍種?那一師的?”  俺的阿爸回:“哇係「台灣郎日本兵」”,於是雙方打哈哈握手,結為好友;阿爸到晚年,仍向這位「老杯杯弟兄」學書法和國畫,交流又交情遊於藝;也得知不少「渡海之輩」和「外來黨國」的暗黑欺世的人事恩怨內幕。  「中國國民黨」的「黨主席」和「黨人事」已無足重要,也與台灣本土發展的「台灣人國家」大勢不再正有正面助...

園藝生活筆記 - 《「舊愛新歡」》

圖片
童年時代,蘋果很貴;吃蘋果是奢侈的“炫貴”,就像吃「巧克力」。小學五年級時,重新編班,全天上課;中午約十一時半左右,有家長就給子女送來「熱便當」,放在教室的窗框上,還給上課中的子女打「怕死」(Pass)提醒:“糧草已到,在這裡!”;老師和同學們都已無法專心上課。  最氣死人不賠的,是班上有一位「權貴子弟」,他老子派司機載侍從,給公子送來的熱便當,盒上還放了一粒誘人的蘋果,有時候,另附飯後點心「巧克力蛋糕」,弓l來全班側目;三不五時,改放上金黃色,看來很多汁誘人的水梨。此舉,連老師都好奇作民調:“那一種好吃?”;現在想來,那位老師應該是「晉惠帝」轉世。  當年的同學所見,年幼的心靈應該各有所思;我自己當年的想法是,以後自己要種一棵蘋果樹,結實滿樹,能吃到飽。如今,我每天必吃蘋果,總算一嚐宿願。  每年春節前後,蘋果是應景佳果;我都留下種籽培養幼苗,等長到「四年栽」再來嫁接。可惜!平地的氣候夏天高温,成績不佳,事倍功半而徒勞。現在「大賣場」常有進口的蘋果促銷,「價益比」誘人;我依然執著於童年夢想不改初心;只能說,種果樹的趣味使然,又不必繳税。  後來,聽到日本的「昭和歌姬」美空雲雀(美空 ひばり)的演歌名曲「蘋果花」(リンゴ追分),我發現自己「德不孤必有鄰」;日本人還為蘋果花唱出花開花謝的花語。在蘋果生產的大縣「青森縣」,還選出「蘋果小姐」;有投入感情的蘋果樹,長出的蘋果,似乎也不負苦心人,又大又好吃。  至於我的新歡果樹,無花果樹,初結善緣是來自怪異的外型和聖經故事,又與亞當夏娃的傳說趣聞有關。在研讀「果樹文化史」時,發現「桑科」的無花果有豐富的維生素,結實能力頗佳,也容易種植。只是我自己種植的成果,迄今,仍不滿意口感風味;總覺得說不上來的欠一味。  罷矣!業餘的園丁,雖不滿意成果,還是可以接受的。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仍有一二,能知足就是福氣。

哲學人生筆記 -《「請尊重正版」》

圖片
正如俺在之前的筆記文章中預期,牆國正以『做假帳』的方式調控,甚至打消瘟疫案例的相關數字和證據;再宣示,不久即可望領先外國,率先「脫疫」。  有意思地,深受其害的韓國人,入境牆國的大城市,青島和天津…等地,受到當地牆國人的歧視、排斥、驅趕和侮辱;韓國人被咒罵為「帶病者」。實在很諷刺!「半斤反八兩」,勢均力敵,同病相憐,「同是天涯淪落人」,有何可歧視的?  市場上,各國的「正版」擁有者,深受「複製版」,也就是「仿冒版」的威脅和侵權;「反偽冒」已成為「民族主義國家」的特徵。「武漢肺炎」的「原版權」應該屬於牆國;然後,才有其他各國的「非法複製版」。  外國疫區來牆國的人,普遍被懐疑帶來「仿冒版」的「瘟疫確診」;基於民族主義高漲,牆國人排外,也可以從「反仿冒」的角度理解。  牆國,一直是出產「仿冒品」的「山寨大國」,牆國人終於有機會在成為蔓延「武漢肺炎」的「正版總店」後,站出來反對外國的「山寨版瘟疫」反攻總店。俺不得不說,牆國人已開始懂得保護正版了。  _____________  相關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 《「數字能力」》  - 2020年2月29日 -  中國究竟有多少人口?只能說,一個量體巨大的國家。「武漢肺炎」的中國數字報告,迄今改來改去,死亡人數可以從中又復活若干人。  一個自稱嚴格於「數位監控」的極權國家,自古以來就是窮於數字的精確,以致國家治理缺少可預測性和可信度。歷史上的各王朝的衰敗,有一個主要的原因,在於數字意義的失敗而不被信任。換言之,「造假」是漢民族自認聰明的機巧,由此衍生出詐欺的慣性。  中國的數字意義,與文學、藝術一樣,都是效忠於權力的政治目的。「漢字文化」有藝術表意之美,却缺少數字運算和精準表意。俺,曾就中國人口總量,問過一位「老中學者」,專研「人口統計」,曾經參與過中國人口的調查和研究;透露:“不知道!只會比官方公佈的數字更多”。  中國對於「武漢肺炎」疫災的處理方向,已經先有「結案」的時限,以配合經濟復建;所有的疫情相關數字都向此「時限目標」調整。確診、重症、死亡、輕症、隔離、復元、出院的案例數字,都是可視需要調整的,就是...

法哲學筆記 -《在匪區「違反憲法」》

圖片
滞留中國武漢的“所謂台商“,因為回台灣無期,竟然想玩「憲法訴訟」,控告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已經滅亡的「中華民國」。觀其意思,應該是以「中華民國」的國家和政府的「代表人」蔡英文總統為被告。  假設,這群“所謂台商”的控告可行,則依中華民國的國內法,顯然必須申請「釋憲」,而且,必須具備申請「釋憲」的條件和程序,才符合其所宣稱的「違憲」。何況,在任總統不受刑事控訴。  然而,其前提必然是如下:「中華民國」是存在的,這項前提,必然牴觸對其所在地武漢有主權管轄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禁忌:「兩個中國」和「反分裂國家法」。顯然,此舉是中國所操弄和授意,以“所謂台商”為「人質」,行內部爆破碉堡之策略。  「中華民國」和其政府,是否有義務提供專機給這群“所謂台商”或那些渡假休閒者搭乘回台灣?許多年來,中國被台灣的特定勢力吹捧為掏金的天堂,即使曾經提醒他們宜「戒急用忍」,中國是「專制」「人治」國家,其一貫的野心就是「併吞台灣」。  如此的提醒,被視為胆小保守,擋其財路。如今,“所謂台商”,為何急於落跑回台灣?道義上,實在說不過去;不是應該在提供其掏金的中國和他們的「大陸同胞」深陷水深火熱時,留下來共存亡,以回報武漢和中國的發財之恩?  富貴時,不知分享是無情;貧賤時,不願患難是無義。浮世閱歷,無情無義之人,不論在何地,都是不值得同情的!明知山有匪,偏要去親匪,被綁為人質後,就自求多福吧!

哲學人生筆記 - 《「孤兒看世界」》

圖片
COVID-19瘟疫的蔓延,正呈現全球化現象;疫情在許多國家惡化的速度更是驚人。以往,歐洲人視東方來的「異種人」(Fremden)是「帶病者」而有恐懼,進而排斥和歧視的「仇外心理」(xenophobia ),為此而可能強化。尤其,在歐米國家,已出現多起對「黄種人」的攻擊事件。 如今,許多國家正面對嚴重的安全考驗;已陸續對外國及外國人,宣佈全面或至少有不同程度的「封國」,手段有關閉邊境、斷航,或遣返外國「原班機」的乘員。疫情至此,國家的角色被突出,正是應證了大難來臨,先顧本命的生存現實;其他矯情虚偽的外交辭令、人權考量,反而顯得是昧於現實的「風涼話」。 也可以說,此時「真小人」、「無情無義」才是顧本命的「王道」,至於那些唱高調的「偽君子」,只能夾著狐狸尾巴靠邊站。浮世表裡不一,世道艱難多變;大難來臨時,各國「顧本命」是不是「真小人」的行徑?「無情無義」拒絕往來,似乎理所當然,而且是較有效的對應。 其實,「孤兒台灣」應該習以為常了,錯誤的國家定位而飽嚐被孤立的國際政治現實,「亡國感」所激發的生存危機始終存在。俺相信「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的警惕;瘟疫更是不分敵國或友國,俱為平等對待。 此時,平日有危機感的「孤兒台灣」較能自信地應對挑戰;反倒是平日自認優越又傲慢的「鳥國家」,在危機中應對無方;罪魁禍首的中國,吃銅鍋烤肉加泡菜的韓國、愛泡澡多癡漢的日本、吸水煙的伊朗,一路向西,「黑手黨」的義大利,乃至吃香腸喝啤酒的德國、啜飲葡萄酒吃乳酩的法國,陸續被瘟疫攻陷。 孤兒看世界,不免有寂寞淒涼感;於是無可依賴的「懼」,堅忍圖強才是生存下去的基礎。「戒慎恐懼,如履薄冰」的持之以恆,隨時保持「亡國感」的危機意識;對於現實無情的世界,不必有不切實際的幻想而自卑。「德不孤必有隣」的前提,在於自己必須有德,不犯對不起自己的「低級錯誤」;對待敵人不必矯情地送米送水,那是對自己不義。 猶太人在歷史上多次遭遇迫害、被歧視;直到上世紀,相信德國人是有文化的民族,却反被德國人施以殘酷的「大屠殺」後,才發現先祖早有遺訓:‘’我不為自己,誰會來為我?‘’ 台灣人切記,浮世變幻無常,至少自己要學會自保,「危邦不入,亂邦不居」。

哲學人生筆記 - 《「數字能力」》

圖片
中國究竟有多少人口?只能說,一個量體巨大的國家。「武漢肺炎」的中國數字報告,迄今改來改去,死亡人數可以從中又復活若干人。  一個自稱嚴格於「數位監控」的極權國家,自古以來就是窮於數字的精確,以致國家治理缺少可預測性和可信度。歷史上的各王朝的衰敗,有一個主要的原因,在於數字意義的失敗而不被信任。換言之,「造假」是漢民族自認聰明的機巧,由此衍生出詐欺的慣性。  中國的數字意義,與文學、藝術一樣,都是效忠於權力的政治目的。「漢字文化」有藝術表意之美,却缺少數字運算和精準表意。俺,曾就中國人口總量,問過一位「老中學者」,專研「人口統計」,曾經參與過中國人口的調查和研究;透露:“不知道!只會比官方公佈的數字更多”。  中國對於「武漢肺炎」疫災的處理方向,已經先有「結案」的時限,以配合經濟復建;所有的疫情相關數字都向此「時限目標」調整。確診、重症、死亡、輕症、隔離、復元、出院的案例數字,都是可視需要調整的,就是「删除」,趨近於「無疫國家」的目標。  屆時,中國將領先被殃及的其他國家,率先「脱疫」,以證明中國抗疫和治理模式的優越;並反而責怪和防範外國可能反向輸入疫情,危害中國的國家安全。  此種「數字能力」的表現,正是毛澤東「人民戰爭」的特色,習近平引以為抗疫的最高戰略,自欺以欺人:死傷的人民不重要,反正數字已無可考。

哲學人生筆記 - 《「大教堂的高塔」》

圖片
宗教與瘟疫,有隱晦的聯動,正似保險與災難的供需關係。在中世紀,歐洲流行「黑死病」,也正是宗教最蒙昧專制的時期;人的生命危在旦夕,愈是自責內咎,唯恐自己的宗教信仰不夠虔誠,愈是順服於教會神職的壓迫和勒索。  生命無常,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瘟疫的原兇病毒,正是危害生命的暗箭,還藉著宿主傳播出去危害同類。如此一來,也破壞人與人之間最可貴的信任關係;換言之,社會的價值聯結基礎也極有可能崩潰於瘟疫流行時期;裂痕已開,日後重建不易。  宗教在於撫慰人心,因信稱義;甚至偏執或寧可信其有的神蹟見證。哲學向蒙昧的荒野中前進,以自由為一切價值的基礎;面對瘟疫肆虐,哲學支持以科學對抗瘟疫,啟蒙宗教走出偏執;但是,依然堅定地捍衛宗教信仰的自由。人們唯有合作消滅瘟疫,先求生存才能將勝利的榮光回報一向庇佑倖存者的神明。  歐洲有許多始建於中世紀瘟疫肆虐時期的大教堂,斷斷續續,有些甚至興建長達數百年之久。大教堂的高塔尖聳直通雲霄,表示人的卑微,以感恩神愛其民的意旨。大教堂的興建,歷時積久而成,出自歷經瘟疫恐懼的餘生者堅定的努力,非如此不足以表達感謝上帝的意志。  大教堂興建的啟示,對於正面臨瘟疫威脅的台灣和人民,宗教聖界的年度盛事「媽祖遶境」活動被延後,執事者和信徒能主動加入俗界的抗疫戰線,此時被壓抑的活力將有助於抗疫倖存後的強力反彈,正如大教堂的高塔。

世界小事筆記 - 《「衰尾的義大利親家」》

圖片
源自中國「武漢」的「COVID-19」病毒蔓延肆虐,東西南北軍,四面出征;隨著「牆國天皇」恩施八方的「一帶一路」作「伴手禮」。  「親中必衰」,無一倖免;「大國崛起」,「厲害了!牆國」。浮世不幸,熙來攘往皆為利,窗子打開,相互擁抱,疫情難免。那些鼓吹「兩岸一家親」的政客鳥嘴,終於變鴨嘴,自知没戲可再唱下去,“衰尾了!那些牆國的親家們”。  放眼看去,各「親家們」的疫情案例數排行表,彷彿「奧運得獎牌數排行榜」;唯有本屆,没有一個牆國親家這麼不希望登榜。  亞洲的親家們,日本、韓國互争排榜的亞軍,其來有自,好強的韓國,逢日本必反,豈能輸給日本,在各項評比中,務必搶到日本之前,出百年鳥氣;如今,親中不落日本後,疫情也就必然後來居上。  另一個親家,是西亞的伊朗,被米國打壓,被做掉一個「共和衛隊聖城旅」的指揮官,鳥氣未出盡,又誤打下「烏克蘭」的民航機,真是衰尾極了!溺水亂「抓交替」,世上只有牆國好,寄希望於牆國的「一帶一路」,引入投資合作案。人來了,病毒也不甘落後,跑在資金之前,大舉肆虐「古波斯」的遺邦。伊朗真是鳥氣出不完了;與牆國親家一樣,屋漏偏逢連夜雨。  衰尾親家在歐陸,德國先被殃及,得怪自己押寶經濟成長的希望在牆國,也怪自己的隣國大都是不爭氣的「拖油瓶」,等著「吃公糧」。自從米國發動對付牆國的貿易戰,德國的企業措手不及,賺到的又吐出大半,還倒貼親家,引入疫情案例。  法國,也像亞洲的「韓日心結」,對德國也是有你就有我,怪怪的不對勁;還要勉為其難地昭告:“遠親不如近隣”;疫情互争先後,也就不客氣了。  比較意外的鳥事,是黑馬義大利,疫情速度一路衝出,成為歐陸的冠軍,很像義大利的國家足球隊在爭「歐冠杯」的黑馬後勁。不過,義大利實在不争氣,沒鳥用!自從西元四七六年,「西羅馬帝國」被「北方蠻族」日耳曼人滅亡後,一厥不振至今。  義大利,曾經被德國人譏笑「黑手黨治國」;俺似曾相識,彷佛在歐洲的台灣,也是「黑道白道一家親」的「黑手黨國」。義大利女同學「蘿莎小姐」,曾經告訴俺「國家極機密」:“義大利沒救了!”……???真的?有這麼嚴重?  說來聽聽:經濟不振,財政危機,後來更名列無用的「歐豬五國」之一;男人只剩一...

世界小事筆記 - 《「懸念礙事,日本掉漆」》

圖片
日本承受「武漢肺炎」的肆虐,似乎日趨嚴重。政府和人民的防疫表現,除了自己不滿意,外國人看了也摇頭嘆氣;這不符合日本和日本人以往給人做事嚴謹實在的印象。  以旁觀者的角度視之,「心無旁騖」有助於做事專心,而「心有縣念」會讓人瞻前顧後,猶豫不決。也許,日本文化和社會過於重視秩序的規範;久而久之,形成慣性的單向思維,抗拒反向追索。  另外,日本人有不宜給人添麻烦,和「拒絕別人」恐怕會讓己方很困擾的自制,可以大部份地解釋日本何以防疫失常的原因。  日本的懸念何來?有所求於中國也!既想迎來「中國天皇」習近平訪日,與新即位的「令和天皇」完成歷史性的「初見面」,又唯恐拒絕中國人入境日本會影響觀光業的收入,更恐怕「東京奧運」被中國抵制。  其實,日本的「安倍首相」為了前述的原因,已苦心自制營造「和解中國」的氣氛;很怕此時,若施行「禁中政策」,觸怒中國,會讓自己很困擾。這是典型的日本「自虐精神」。中國常以兩國的歷史宿怨和日本侵略的不義,以民族主義貶抑日本,使其自知理虧和自慚而知所節制。  日本在防疫上的失措,其實昰「懸念自誤」,來源又是謊言欺世的中國,使日本因「親中自誤」,而「近墨者黑」,更淪落至自我催眠,以為疫情不嚴重。  中國和日本,常以「一衣帶水」形容兩國關係;日本從「脫亞入歐」戰略的「遠離中國」到「重返亞洲」的「親近中國」戰略,基本上,是「邊緣化」自己。防疫成績不理想,也是必然的。在台灣人看來,可以用「日本掉漆」形容。

哲學人生筆記 -《「災難的語境」》

圖片
中國正遭受瘟疫肆虐,也波及許多外國;「世界衛生組織」(WHO)呼籲各國,不要使用「地名」或「國名」來標誌疾病。  因此,先是「武漢肺炎」被「代號化」,標誌為「2019-nCoV」,後來又改為「COVID-19」,意圖淡化此一涉及「緊急的公眾健康國際關注」(PHEIC)案,其傳染性肺炎的「中國性」和「武漢性」。此一作為,正顯示「世界衛生組織」的高度「政治性」,而完全不符其醫療衛生和健康福祉的原始創立宗旨。  對於世界範圍受殃及的疾病,使之「代號化」只是「鋸箭法」的遮掩,無法抹去受波及的無辜國家和人民的苦難和損失:災難已造成。  此一瘟疫非天災引致,有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病毒有可能是人工改造基因和人工合成的「造作」。中國極權政治的「唯物論」和「無神論」本質,意圖闖倫理禁區和顛覆自然進化的秩序,正如歷史上的「德國納粹黨」,對「人種改造」的僭越和「種族滅絕」的罪行,是出自國家神學種族主義的「意志」。  起心動念,帶著征服世界和超越自然的野心,招致不可收拾的災難,不是不可能的;最後走向滅絕燬跡的「最後解決」。德國,概括承受歷史上的「納粹黨」以德國之名所犯下的國家罪行,為了徹底反省,而以「納粹德國」標誌那段不堪的「人禍歷史」。  想想看,如果歷史僅以「代號化」記事,後人又怎能「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病毒的基因構造不會背離自然的進化規律,無端自天而降合成的構造,必然來自人禍。中國終將為這一場起自武漢的瘟疫付出重大的代價。

哲學人生筆記 - 《「牆國没路」》

圖片
狂風暴雨可以預知,但是,瘟疫來襲,尤其來源不明,眾說不一,有吃野味而感染,也有可能來自人工合成的造作。總之,瘟疫對人類的傷害正在蔓延擴大,所有的防疫措施都是治標不治本的被動守勢,倖存餘生必須自求多福;人多的地方別去,不要見人就聊些五四三的,有的、没的鳥話。  以俺對牆國這個專產「怪、力、亂、神」的「不正常國家」的理解,民族性偏好藏私算計,幾千年的文化蘊藏,也表現在食補偏方, 嗜吃野味以補陽滋陰;武俠小說中虛幻的功夫,各路武家流派出奇招;文人相輕也不稀奇。  「君子不欺於暗室」的坦然,只能讓光明正大的君子自勉:“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不然,寧可人負我,絕無自虧之理。師父總要留一手,以防弟子背骨「欺師叛祖」。  陰暗的「次文化」在歷史上,競相浮現;有「厚黑學」、「尚偽」、「權謀」、「聚蠱」之術;各「邪家」争先勝出,於是「絕招之學」在「不對稱戰術」的召喚下,成為「正不勝邪」的保證。  俺看本次「武漢瘟疫」的爆發,比較可能是「人工合成病毒」作為「生物武器」,被試用於「生物戰演習」的「假戲真做」,為了測試「絕招」的功力,在演習想定中演練疫災的範圍和對策,施放擬定劑量的「疫源」和備以阻絕措施的「疫苗」對付。  所有的「演習想定」,都是「可防可控」的;孰知,只要程序失誤或人為的破壞,即有可能「縱虎歸山」,一發而不可收拾。小規模的「生物戰演習」為求逼真,竟玩成大災難成真。這種鳥戲,在不正常的極權國家,「黨文化」慣於將悲劇操作成「全民運動」,是常見的。  「牆國天皇」不是已下令打「人民戰争」以抗疫嗎?封城、封路、封區、封門、封口,使出暴力手段,抄家滅口,以求滅絕病毒的載體。這像極了德國「納粹黨」對付「佔領區」的猶太人聚落的殘暴手段,先驅趕、集中於「猶太區」(Ghetto),要求胸前佩上「大衛之星」,再封閉區域的出口,派出「蓋世太保」和「黨衛軍」搜捕漏網者。  突然、在月黑風高的深夜,武裝的「納粹黨衛軍」帶著狼犬,在犬吠狂亂和哨聲緊促中,區內的災民被押上卡車,送往備妥的專列火車,遣送遥遠的「滅減絕集中營」。所有的滅絕特定族群的作業程序,都被精心設計,以實踐「元首」意志和扈從者的「最終解決」戰略設定。其中,有不可告人的種族理由是:“他們有病!”。...

法哲學筆記 -《「國交正常論」》

圖片
台灣,一個不正常國家,面對另一個更不正常的國家,中國 。  雙方,不正常的特徴之一,是彼此的官方都不承認對方是「國家」;而且,己方擁有對方領土的主權。對方領土上的「住民」,不被視為對方的「國民」,而是以己方的「同胞」,此一血緣同源的不精確指涉。  彼比的關係稱為「兩岸關係」;規範人的權利義務的法制,稱為「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很怪異!「內國化」的「帝國主義法制」。這是典型的,背離事實生活經驗和法權知識的虛構主權現象。  浮世現象,凡虛構者必然會回到面對事實本質。這也是台灣的各種民調和歷次重大的國政選舉結果,呈現「台灣,這個國家;國名再議!」的客觀存在事實。國際上,即使大多數國家未實行對「台灣,這個國家;國名再議!」的「國家承認」,却承認所交往的對像,就是不同於中國而獨立存在的,就是「台灣」。  台灣與中國,互不相屬,雙方就是兩個不同的國家,各自擁有自己治理下的領土、國民和政府的主權;各有自己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制度;各自發行貨幣、護照,各自建軍備戰的國防武力。更重要的,當前的不正常國家現象,終將過去!  那些不願面對事實的各方勢力,和背離事實本質的主張,將愈來愈蒼白乏力,成為被歷史進程淘汏的泡沫。其中,不敢明言,以「反台灣本土化主體價值」作為「政黨神學」信仰的各路「中國勢力」,正面臨「泡沫化」的消亡大勢;關鍵在於,神學的虛無化,「遺民」的鄉愁終會隨著天命化古」而成為幻影。  台灣的未來,作為一個「正常國家」的基礎,在於法理上的「確診」、二戰後的「舊金山和約」所確定下來的國際政治秩序,以及列強因此取得的戰略利益;即使有某方不甚滿意,也只能接受,以免破懷自己既得的穏定利益。更昊意義者,在於台灣人擁有自己國家的堅定意志。  現實上,台灣與中國既然治理權力都不及對方,最正確的方案,就是面對事實,「相互承認」對方是「國家」。不承認,也改變不了對方早已是主權國家的事實。當前,虛構的主權現象和「帝國主義法制」,無助於對抗瘟疫蔓延和紓解人民往來的困擾,反而自誤疫情。「國交正常」是建構兩國良性關係的起點。

哲學人生筆記 - 《「台灣火柴」(Taiwan Match)》

圖片
清晨即起,點火柴焚香敬祖,祈福國泰民安。隨手拿起古意的火柴,一點即著火,好像「點穴」功夫。想到當前口罩貨源緊張,貴過黃金;火柴乏人問冿,若非香火鋪有貨,香客大概都改用「打火機」了。「復古」,先正名;火柴為何被稱為「番仔火」?  「番」者,異地的,新奇的。「番人」有創意,從點石激火,發現藥石摩擦也可以生火,原理確立,「Match」問世,改善烹煮的點火工序,而有衛生的飲食文明和美食風味。感謝「番仔火」!從文化交流,文明進步,俺想到「Match」的偉大意義,不止激火,也有「配對」之義;台灣人較直白,男女之作配,稱為「塞作堆」或「送作對」;從此陰陽合作,生生不息。  「Match」也有時代意義,正因為,出自當前的「不正常國家」,衍生出台灣內部謬稱的指涉,台灣官方稱中國為「大陸」,作為台灣人的配偶,稱為「陸配」。若是其他的外國人作為配偶,則稱為「外配」。  語意上,與「外配」的差別化,使得「陸配」成為特殊族群,權利義務的行使和言行舉動,被放大檢定,而其所出身的中國,對台灣一向不懷善意,有併谷的野心,或有予人不當想像的聯結。  此現象,也可類同稍早以前散佈台灣許多城市的「眷村」,或上世紀歐洲各國的「猶太區」(Ghetto)、「中國城區」(China Town),成為被標籤化的印象。既呼群團結,也容易釀出族群對立。治本之道,在於正名「本土化」,賦予積極意義和價值內涵的名稱「牽手」。  面對事實本質,台灣的生存、發展、茁壯,正常化而最終成為俾大而可敬的國家,在於「自由」和「認同」;本質就是選擇與包容;所有進來的人,隨著時間和所在土地的認同召喚,逐漸地放下自己「從那裡來」的懸念,而是「就在這裡」生根發展的自信。  移民和遺民,都只是選擇的過程,「就在這裡」,祭祖過三代之後,必然成為「就在這裡」的住民,日久成為生根於自由台灣土地的「原住民」。米國的建國和偉大,正是此一高貴價值在「生存屬地」上的實踐,可以作為台灣的典範。  近年,努力想成為台灣人而終於如願的烏克蘭出身的名模「李瑞莎」小姐,她揭示的辛苦歸化過程,和為台灣奉獻的努力,是非常可貴的「新台灣人故事」。逐漸地,此一故事,會傳為「台灣配」(Taiwan Match)的歷史經典。

園藝生活筆記 - 《「初春雨水」》

圖片
即使台灣的季景差異不是很大,在園藝生活的實踐中,我還是經常翻閱「黄曆」,參考「節氣」的農作提醒。主要的原因之一,在於欣賞「節氣」那優美而富於自然風情的名稱。土地、山景、風水、日月的更迭和動物、植物的互動。  那種意象,也非常類似日本演歌名曲,由「千昌夫」先生主唱「北國之春」中的流景,白樺、青空、南風、朝霧、…;可以在唱曲的意境中流露對鄉土的情感,以及風土與植物的聯結。園藝生活對於我,相當於另類的自然寫景和文學的欣賞。  本日,二月十九日,天氣極佳;正值節氣「雨水」;這是上天對農作活動的天澤;接下來的一段日子,天氣會偏多雨又濕冷。下個節氣是三月五日的「驚蟄」,冬眠的動物甦醒,出來活動。不過,真正的春天,要等到三月二十日的節氣「春分」。在此之前,「春寒料峭」是很貼切的真實感受。  農作,需要雨水來滋潤大地;在鬆土後,我播下許多不同品系的「波斯菊」;期待「夏至」前後可以見到藍天下或微風中的黄波斯、重瓣大波斯、大理花能增添景緻。春天的多彩從「雨水」節氣開始,可以期待。已寂寞一季的落葉果樹,也需要修剪,目前仍來得及。  無花果樹上只剩兩粒殘果,本來是要留給「渡鳥」越冬的戰備儲糧,也是我的慈悲善意;奈何,鳥兒不感興趣,可能外觀不討喜,預知不好吃;反而大吃我播下的波斯菊種籽,只有少數倖存冒芽。心疼啊!我未來的風景走樣了。  算是烏兒的恩澤吧,摘下的無花果作自己的早餐,果然甜度不夠;養殖業的友人曾告知,禽類據說偏愛辛辣的口味,不知是否可當真?至於,徒長的枝條被剪下來扦插繁殖。芒果樹、珍珠柑、枇杷樹、蘋果樹、紅槭樹、馬蜂橙樹、大實紅棗樹、蜜雪梨樹,也都在「雨水」節氣前完成嫁接。  初春的農事作業已大致完成,效法上帝的「創世紀」,雖然不滿意,仍可以接受。目前,在防疫時期,生活、外出多有限制;世界不完美,只求平安健康。經濟學的啟示:“先求生存,次求發展“;忙於農作是可以安心的活動。

哲學人生筆記 -《「失速」》

圖片
「懸浮粒子」如何可以「懸浮」?蜻蜓如何可以飛?言論如何以自由?經濟如何可以發展?為何隔離、封城、圍國疫區? 一場代號「2019-nCoV」病毒正在爆發的「肺炎瘟疫」,看似公共衛生與健康保全的抗疫戰爭,向人類上了一堂「講課」(Vorlesung) ;課題就是「速度的意義」。 以下是俺的「講課筆記」,解釋困惑眾生的「失速現象」;有助於反思這個作為生息的「浮世」為何有各種的「可能」和「不可能」? 有聽過「量」(Menge) 這個名詞嗎?當然有!從小必然學過「數量」;以漢語來說,可分為名詞意義的「存量」(Stock) ,和動詞意義的「流量」(Flow) 。二者之間的聯結是「速度」(Velocity) 。 「存量」的「活化」,必須靠「速度」;就像生命的活體(Live Body) ,必須靠心肺「呼吸」的「有機功能」,沒有呼吸就僅是「無機體」(Dead Body) ,等待被其他「有機體」善後(Take Care)。 以哲學思考來理解,俺之所以常用「浮世」一詞,正是作為世界有機與無機存在的諸現象是「浮動」的,宇宙天體,是在浮動中擴張或收縮,病毒也是如此;速度決定浮動的方向。不易理解嗎? 俺用簡單的現象來解釋,總有過買賣經驗吧!付款購物,一日數回,花錢最快樂,就是交易速度的提升,產生滿足慾望的快樂。當收入減少,必須省吃儉用,交易速度降低,慾望被節制,總覺得失望。 「資本主義」鼓勵消費,銘言就是「金錢轉動世界」,「唯貨幣主義者」認為,「金錢至上」,學理的用語稍為文雅些,稱為「貨幣決定論」,也是精神現象。社會主義」強調分配,尤其重在「公平」,認為浮世的組成是物質現象。 其實,二者各有所偏;關鍵在於聯結物質到精神的「感受」,稱為「速度」;快一點稱為「快感」;慢一些,稱為「慢走」。「2019-nCoV」爆發的「肺炎瘟疫」,讓過去四十年經濟發展像「兔子」奔跳的中國,內部封城,外部受封。 中國與世界經濟的生產、消費和分配的各式「供需鏈」的交易受阻;急壞許多相關的「交易人」,從大老闆到員工的行程都可能受阻或更動。中國和世界經濟的發展都陷入失速的危機。 下層建築的經濟發展失速,作為中、上層建築的社會和政治發展也必然難以平穏。

園藝生活筆記 - 《「生不逢時」》

圖片
瘟疫流行於冬春之交, 生人廻避,人多的地方不要去;對喜愛串門、開講、說哈囉的「說客」,實在很不好熬過去。躲「瘟神」,避之唯恐不及;那麼,「花神」應該是受歡迎的。 今年「庚子年」開首,浮世為「瘟神」來襲而擾動不安。我的基本防疫戰略,非必要減少外出,改道去花園,給「花神」捧場,應該是安全的,也可以安心的。防疫最原始的,也最強大的資本,就是自體的免疫力;多親近自然的植物,至少有益於心理的健康愉快。這一點,我是肯定的。  潛遁低伏以保全健康,需要自律和自主管理;我就如此地安排業餘時間,農忙從春節長假至今:鬆土、施肥、換盆、嫁接,忙於迎接「春神」。看著行事記錄,自己既是園丁,也是另類的CEO,忙碌中頗有成就感。  疫情威脅中,健康平安而且能順應時令,親炙花草樹木是很幸福的。再漫長的黑暗終會過去,受困於勢而不被勢刧,需要自律和忍耐。 這也很像「土撥鼠」,躲在地穴,熬過寒冬,在立春時令站出來;有日月換天地的喜悦。  上午,來到園子裡,先看到寒冬盛開的梅花,已長成青梅。接著,報春的李花、蘋果花、酪梨花、蘆薈花、葡萄柚花苞爭先恐後冒出來。在繁花盛開的春天,比較孤單落寞的是無花果樹,生來獨特,有花似無花;注定淪為春天的配角。

哲學人生筆記 - 《「圍國」》

圖片
「瘟疫」,這個漢字語境的名詞所指陳的,不論「瘟」,還是「疫」,都是相近的意思,就是「病」。古時候的人,對 「瘟疫」的起因不解而恐懼,歸咎於隱晦的天意或來自幽暗界的詛咒。人民,在蒙昧意識中,不知如何防護,不是去問鬼神,就是出逃外地。死於 「瘟疫」的人口和地區,常留下可怕的荒城。  中國,在歷史上常有記載「逃荒」的事故,包括天災、饑荒、戰禍和 「瘟疫」 的難民成為其他地方的負荷,也成為起義顛覆皇權統治的主因。中國的皇權專制強調穩定的「朝貢秩序」,菁英的官僚系統依然行禮如儀,官吏下跪喊喳,或「皇上英明」不絕於口。  實則,城外已有難民大軍迫近;朝野上下苦無對策,於是「圍堵」成為政策的選項;荒亂失措中,將災民取代「瘟疫」,成為皇權的首惡大敵。作為源頭的「瘟疫」,以滲透、傳染、散佈和擴散征服人類,還讓人類自己分化、對立和攻伐;可以說,是威力強大無比的敵人。  世界各國的政府,和其人民,正在受虐於起自中國「武漢」的「瘟疫」;普遍的對策是圍堵和隔離;中國自己的對策是「封城」。於是,以世界地圖作棋盤;肉眼看不見的「瘟疫」是動能,驅動圍阻的力量到可能的「破口」之地。  世局如圍棋;中國自認「大國崛起」,意圖回復「中華帝國榮光」而大肆擴張,到處攻城掠地;在國際外交場域中,以「一個中國原則」對台灣施行「圍國」,再施以類似莽蛇絞殺獵物,窒息台灣而吞噬的「圍堵滅絕」政策。天佑台灣!強權爭勝而抗中必得的海權戰略地位,扼止了中國的陸權探海企圖。  中國皇帝「習近平」,在其「建國七十年國慶」的演講中指出:“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遏止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麼?「習皇帝」的學養不足,似法西斯義大利的「墨索里尼」,難道沒有從中國古老的智慧中得到啟示:“夏蟲不足以語於冰”。意即,活躍於夏天的昆蟲活不過霜降的寒氣肅殺,遑論更後來的冬天冰雪的凍僵威力。  始於去年冬末的「2019-nCoV」流行病(Epidemie),從中國「武漢」向外而漫延全中國,再越國界到許多國家;台灣也是受害的國家之一。說來諷刺,中國政府對「疫情中心」(Epidemiezentrum)「武漢」和陸續的受災大小城市施以「封城」,而世界上已有至少六十餘國對中國施行「封國」。這盤圍棋有隱喻,中國擴張意志的施力...

哲學人生筆記 -《「不正常的牆國」》

圖片
中國漫延的瘟疫災情出自許多層面的原因。公共事務平常依賴官僚體制的自主運作;承平時期,人民雖不滿意,尚可接受。但是,非常時期的繁亂眾務,應付內外的挑戰,必須依賴有效率的分工合作。  領導人的責任,應該是引領目標的方向,協調內外的對立矛盾;管理人的責任是督導、檢查和推動官僚組織的積極性。  中國疫情失控的主要原因,以旁觀的角度視之,在於官僚體制的主體中國政府的數字管理已失去人民和外國的信任;如此,必然產生人民與政府對作,互為敵人,而忽略了真正的敵人是瘟疫病毒。  習近平登基皇位後,權力不願分授下去,應該是自認,以一人之力可以應對各種內外的挑戰。此種集權獨裁的心態,過於自信,也過度膨脹自己的能力;自此,也弱化了官僚體制的能力,甚至消極不作為,觀望皇權降旨指示。  中國,看似軍工、航太產業已有能力探空登月,却在國家治理能力上,迷信國家暴力的壓制,缺少數字分析的管理能力,實在稱不上現代國家。關键仍在於習近平皇帝的致命七寸 :缺少「懼」。  這一點,習近平應該以「宋太祖趙匡胤」為師,正因為「趙匡胤」登基是來自「黃袍加身」的心虛;尚且自惕 : “天下之大,非一人所能獨治”;而習近平皇帝正好相反,疫情失控,一發不可收拾也就不意外了。  中國的特產之一,自大的皇權 ; 之二,是死要面子的假話、大話、空話。真是不能被以平常心看待的「牆國」。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