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故事筆記 -《幸福的義務?》

在德國求學時,我和一位來自「義大利那不勒斯」(Naples)的同學,「拉丁美女」「羅莎」(Rosa),因為同修「法哲學的文明起源」研討課,而成為了好友。她,有「拉丁文」的底子,成為我解惑的請益夥伴。

兩人同在異國,又是異性,總是有些「你不說,我知道!」的殷切相惜。作為男人,漫長的異國求學生涯,有情感寄託和問學相伴的紅顏知己,真是人生的甜蜜回憶。

「羅莎」帶著「地中海」的陽光笑顏;說話的速度,無論是「義大利語」或「德語」,總是連串又迅速,甚至將不同的語言夾雜表述。她經常自己烘焙母親教她的「披薩」,帶著祖國來的紅酒,前來與我分享。傍晚在小城「修道院」的會客室,我倆點上燭光,啜飲葡萄美酒;無所不談;那種浪漫溫馨的氣氛,人生難得幾回有。

於是,我注意到「義大利」,這個國家和人民的國家品格,和國民性格的現象。表面上,「義大利人」和「西班牙人」,都有「拉丁民族」的浪漫性格,總是花樣很多,不甘寂寞,熱情洋溢;在文化和藝術的表現,多彩多姿。相對地,說「德語」的「日耳曼」民族,深思實在;在文化和藝術的表現,有「形上哲學」的冷靜理性。

就在那段歲月裡,「羅莎」的祖國「義大利」,有媒體記者和「司法官」,因為報導和偵辦、審理高階「政治人物」,與「黑手黨」(mafiusu)勾結的不法案件,而被黑暗勢力「做掉」了,引起國內嘩然,歐洲矚目。

有一次,我倆一同收看電視,德國的資深新聞評論人,不忘嘲諷:"誰?在那裡?統治義大利這個國家和人民?「西西里」?「那不勒斯」?還是「羅馬」?"。德國人,似乎忘記了,自己也曾經有過一段「納粹德國」的黑暗歷史。

關上電視,「羅莎」嘆了口氣;又回復陽光笑顏,轉移焦點地,問我:"Alfred,我來自「黑手黨」的國家;你也這樣看嗎?";然後,她作出持手槍的手勢,對著我的腹部,發出碰!碰!兩聲。我就跟著假的「槍聲」,抱著腹部倒下去了;還不忘學歷史上,「凱撒」遇刺的口吻說:"喔!「羅莎」,你加入「黑手黨」了嗎?「黑手黨」,已經沒有男人了嗎?竟然,派出美女做掉我!"。

看著「羅莎」水汪汪的眼神中,帶有期望和捉弄,對我哈哈大笑,上前扶我坐起來。我說:"「羅莎」,我們同修「法哲學」;理性提醒我?每個人,認同的理想祖國,其實是不存在的!在現實的世界,國家和政府,都是「黑手黨」的代名詞!他們是惡的勢力;只是名稱不同而已。在我的心中,「羅莎」,你是「羅馬文明」的女兒;也是「地中海」陽光的美女!"。

在女人難過、困惑時,說出甜言蜜語,是男人的「幸福義務」。只是,超越男人和女人的個人自由和幸福;每一個人,作為不得已的國民,都必然要回到被「黑手黨」統治的黑暗現實。在自己盡義務的國家,不知何時?男人,可能死得不明不白;女人,流著母親和姐妹、女兒的淚水!

附記:

《相片來源:Wikipedia;好友「羅莎」的故鄉,「義大利」的「那不勒斯」(Naples) 海灘;這是19世紀和20世紀初期,德國畫家Oswald Achenbach (1827年2月2日 –1905年2月1日) 的作品》。

「羅莎」學成,回到祖國「義大利」後;事業上,是「歐盟」經濟法學領域的專業律師;住在「羅馬」。幾年前,我到德國參加商務會議;能夠有緣異國相逢;對往日美好的回憶,浮上彼此的心頭,就是大學同門歲月的甘苦。

她也談到,「義大利」的政商和黑金、國債危機;認為「義大利」的現實,是沒救了!「西羅馬帝國」,在西元五世紀被北方的「蠻族」,也就是「日耳曼」民族的先民滅亡後;到了本世紀,又被同為「歐盟」的德國打敗了;德國人,還見死不救。

「羅莎」,還是有「義大利」女人那種「啐啐唸不停」的可愛陽光個性。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 《「職人精神」》

世界小事筆記 -《「總統吵架」》

法哲學筆記 -《「戒嚴」》

法哲學筆記 -《「囚徒困境」》

旅人故事筆記 -《美樹》

園藝生活筆記 - 《「寒氣春意」》

園藝生活筆記 -《「風災倖存的柑果」》

哲學人生筆記 -《「自信的回憶」》

世界小事筆記 - 《「境外敵對勢力」》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