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人生筆記 -《Power的得與失》
Power,是驅動的力量;欲貫徹主觀意志,必須先有Power!也可以說,Power就是意志!Power,代表征服,也是奴役;不論是對人或對機器的奴役, Power太好用了。
「盎格魯薩克森」民族的語文中,Power表示比較正面的意義,用於實踐社會正義。「台灣電力公司」的英文名稱,是"Taiwan Power Company,簡寫為TPC";不明大義的人,也許會誤會是從事台灣政治權力交易的公司。
我離開這家公司很多年了,記憶中,曾經認為,這家國營企業很優異,任職期間,每年都達成法定盈餘目標,甚至超越;而且電價很穩定;是台灣經濟迅速發展的關鍵力量;那些年,Power真的威力不小。曾幾何時,這家國營企業淪落到必須靠一再地調漲電價,來彌補虧損。顯然,政府的能源政策和公司的經營,陷入了傲慢與偏執的困境。
其實,國營企業肩負作為政策工具的經濟發展和社會服務的任務,所以國家才會立「電業法」,賦予獨占的地位。近年,我經常感受到層峰操持國政,「對外稱小,對內誇大」的「齊人」心態;尤其將關注的民生重心,放在米酒和電價上;似乎成了「煙酒公司」和「電力公司」的「老董」;太可惜了,做小了,也太虛擲Power歲月了。
尤其,層峰對於電價政策的論述,涉及獨占、產業、生態和分配的價值選擇,非其所長,卻和同樣是法政出身,對於財經問題一知半解的閣揆,唱錯劇本,盲人騎瞎馬,走入險境。
自從「能源匱乏」成為全球性的安全議題後,歐盟,曾經就此議題,讓內部成員國進行廣泛地討論,然後作成指令,要求成員國,應該展開「國家行動計劃」;尤其能源的公平利用,涉及貧富和地區發展的機會;因此,價格不是政策的主要考量,而是放在對弱勢消費者和地區的保護。
其中,歐陸的領導強權,德國和法國的能源供給和費率政策,更是足為能源政策的典範。法國是核能大國,而德國是廢核大國;但是,內部在面對「燃料匱乏」問題時,有日增的覺醒和政策行動者的動員,而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門議題。
這兩大歐陸強權,傳統上,都堅持社會分配的正義和正當性,視能源費率的調漲為禁忌;因為公用事業若只想以漲價解決虧損的問題,只是飲鴆止渴,負責任的政府不為;而是尋求能源轉型和多樣化。否則,短期內為電力公司止血和輸血,換來的是總體經濟的長期貧血。電價調漲,是得不償失的自殺行為。
「盎格魯薩克森」民族的語文中,Power表示比較正面的意義,用於實踐社會正義。「台灣電力公司」的英文名稱,是"Taiwan Power Company,簡寫為TPC";不明大義的人,也許會誤會是從事台灣政治權力交易的公司。
我離開這家公司很多年了,記憶中,曾經認為,這家國營企業很優異,任職期間,每年都達成法定盈餘目標,甚至超越;而且電價很穩定;是台灣經濟迅速發展的關鍵力量;那些年,Power真的威力不小。曾幾何時,這家國營企業淪落到必須靠一再地調漲電價,來彌補虧損。顯然,政府的能源政策和公司的經營,陷入了傲慢與偏執的困境。
其實,國營企業肩負作為政策工具的經濟發展和社會服務的任務,所以國家才會立「電業法」,賦予獨占的地位。近年,我經常感受到層峰操持國政,「對外稱小,對內誇大」的「齊人」心態;尤其將關注的民生重心,放在米酒和電價上;似乎成了「煙酒公司」和「電力公司」的「老董」;太可惜了,做小了,也太虛擲Power歲月了。
尤其,層峰對於電價政策的論述,涉及獨占、產業、生態和分配的價值選擇,非其所長,卻和同樣是法政出身,對於財經問題一知半解的閣揆,唱錯劇本,盲人騎瞎馬,走入險境。
自從「能源匱乏」成為全球性的安全議題後,歐盟,曾經就此議題,讓內部成員國進行廣泛地討論,然後作成指令,要求成員國,應該展開「國家行動計劃」;尤其能源的公平利用,涉及貧富和地區發展的機會;因此,價格不是政策的主要考量,而是放在對弱勢消費者和地區的保護。
其中,歐陸的領導強權,德國和法國的能源供給和費率政策,更是足為能源政策的典範。法國是核能大國,而德國是廢核大國;但是,內部在面對「燃料匱乏」問題時,有日增的覺醒和政策行動者的動員,而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門議題。
這兩大歐陸強權,傳統上,都堅持社會分配的正義和正當性,視能源費率的調漲為禁忌;因為公用事業若只想以漲價解決虧損的問題,只是飲鴆止渴,負責任的政府不為;而是尋求能源轉型和多樣化。否則,短期內為電力公司止血和輸血,換來的是總體經濟的長期貧血。電價調漲,是得不償失的自殺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