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人生筆記 -《培根煎蛋?!》


法哲「伏爾泰」,寧取「無知」的幸福!確實,「知道」太多,讓人苦惱!

傳統的「士大夫」觀念,「學而優則仕」的結果,誤盡天下蒼生;一知半解而自以為是,走上偏執,生民大事,無以為計。這是「書生空議論」的悲哀。

孔子自認,「吾不如老農!」《論語‧子路》有上位統治者的傲慢,視老農為下層「小人」之學。孔子重禮法、官儀和秩序,殊不知,「農學」乃「天時」、「地利」與「生民」之學,為立國之本。

從科學的實證基礎出發;一切的知識,必須以「認知」而求證;「學問」在於學會「提問」,才能展開辯證論述,最後得到的答案是「知識」。以字源來理解「知識」(Knowledge) ,是「將知道的事,傳說下去!」;既是留住,也是流傳!

「知識」,有客觀理性的實證基礎;人有求知的欲望,必須先學會「作學問」的方法;師承而不必信師;希臘哲人「亞里斯多德」的「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值得為師者,以開放包容的態度,鼓勵後學質疑挑戰既存的價值秩序。

世間之遺憾,在於打倒一切權威,取而代之以新的權威!然而,「定於一尊」終必被質疑;「萬山不許一溪奔,攔得溪聲日夜喧,到得前頭山腳盡,堂堂溪水出前村。」(南宋‧楊萬里 -「桂源鋪」) 。真理讓人自由;學問重在交互攻錯,而得到思想和信心。

「官大學問大!」的成見,正是「學而優則仕」傳統的惡果;文人相輕,學派惡鬥,存在最高學府,很久了!師承學閥,近親繁衍,拉親引戚,相互取暖,官學兩棲,老師入府,學生通吃。「學而優則仕」,幾家歡樂,萬民吃苦;今年的「精子」,入仕祭祖;明年的「老子」;用完即棄,射後不理,五日京兆;官學合作,到政府先誤盡蒼生,再回學府誤人子弟。

「鹿茸來自鹿耳門,豬脚鋸自公豬角;「孔龍」何嘗只下蛋,蛋破而出有孔子;孔子不出萬古黑,寶馬掛燈上馬路」。「伏爾泰」的悶心情,讓人同情!有錯嗎?大家「問」大官!英哲「培根」的名言:「知識就是力量!」;來自「培根煎蛋」的食譜???... ?!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 《「職人精神」》

世界小事筆記 -《「總統吵架」》

法哲學筆記 -《「戒嚴」》

法哲學筆記 -《「囚徒困境」》

旅人故事筆記 -《美樹》

園藝生活筆記 - 《「寒氣春意」》

園藝生活筆記 -《「風災倖存的柑果」》

哲學人生筆記 -《「自信的回憶」》

世界小事筆記 - 《「境外敵對勢力」》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