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故事筆記- 《愛在夢裡》


《歐盟》,形成於經濟整合和單一貨幣歐元的理想期望;其基礎是1992年的《歐洲共同市場》合約。

追求《歐洲統合》的偉大理想,已經有一千年以上的歷史了;但是有明確的整合進程,也不過是近二十餘年來的事。

世事很奇妙,合則想分,分則難合。宇宙的本質,也是分裂和膨脹,生成和毁滅。説來,《凝聚力》是《化學變化》,不是《物理作用》。

想要分,或想要合的力量,都是客觀的存在,也是主觀的意志。客觀形勢,却不以主觀意志而轉變。

《服貿協議》,雙方各有得有失,本來是法權談判的物理計量,却疏忽了化學計量,也就是《凝聚力》的不足;不只台灣與中國,還有台灣內部的《凝聚力》,都少了一些聚合元素。血緣和文化相通,都不是合的必要元素,只能是充分元素。

產業,企業,財團,草民和政客,各有自己的化學元素,凑在一起,當然未能達成最佳的《聚合均衡》,只能停在物理學的作用力的碰撞。文明價值的差異和歷史的痛苦記憶,都是化學元素。

1992年,《歐洲共同市場》形成,那一年我到德國《萊茵河》畔的古老名城《科隆》訪遊;在《萊茵河》大鐡橋畔,看到古城的地標,高聳的《主教堂雙塔》,我有感動,也有困惑。

德國的偉大巨河和悠久建造歷史的雙塔地標,都近在我的眼前了。我來了!我渺小!我感動!

《萊茵河》,是歐洲經濟的主動脈,《科隆主教堂》始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了,仍然未能完工;歐洲千年統合,於當年伊始大步展開。歲月千古悠悠,巨河和雙塔見證了《德意志民族》和《歐洲》歷史上的與衰與動亂。

人類的一切分合造化,究竟意義何在?為利?誰之利?世事有利,豈會無害?為夢?誰之夢?畢竟,夢是不真實的!有夢最美?如果是噩夢呢?我的人生經驗是,無夢好眠最幸福!

2013年冬天,我再訪《德國》商旅,高鐡駛過古城《科隆》,又見到《萊茵河》和《主教堂雙塔》。當時,歐洲經濟仍然有許多統合後的困境正待克服,似乎只有《德國》受惠。

但是,列車上的隣座《德國》友人,以乎另有看法:"《德國》扮演《歐洲》的救世主,很不公平吧!"。我回答友人;"當年,您也讚成《歐洲統合》,也投下了同意票吧?!現在付帳單,很公平吧!?"。

《老德》友人聳肩,苦笑以對。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 《「職人精神」》

世界小事筆記 -《「總統吵架」》

法哲學筆記 -《「戒嚴」》

法哲學筆記 -《「囚徒困境」》

旅人故事筆記 -《美樹》

園藝生活筆記 - 《「寒氣春意」》

園藝生活筆記 -《「風災倖存的柑果」》

哲學人生筆記 -《「自信的回憶」》

世界小事筆記 - 《「境外敵對勢力」》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