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人生筆記 -《精神地標》
以前,被視為財政包袱;如今,被視為國家地標。同一座建築,《台北101》,為何會時來運轉,成為炙手可熱的寶物?風水嗎?政治嗎?民意嗎?
類似的情況,在台灣不乏前例,《雪山隧道》、《台灣高鐵》;當年,都曾經受到詛咒,如今,却是當年口出惡言惡語者,享受最多的便捷舒適。更往前回憶,《解除戒嚴》,《總統直選》,也是被視為期期不可的罪大惡極;却有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反諷。
坐享其成,是這個社會的《精神變態》;惡之,欲其死,愛之,欲其生。愛與惡,由情緖先行主導;理性晚熟而現實。對世俗爭議保持距離,讓自己不隨波逐流,是成為公民的必要條件。
《地標》,是被炒作出來的概念,正加同《鬱金香》、《蒜頭》或《普洱茶》,都是對價格追高殺低的《標的物》。價值,才是公民社會應有的共識;自由、民主、和平、進步、人權、扶傾、濟弱、公平、正義和包容,是社會的珍貴價值。
一座高不可攀的華廈,有何《地標》的意義?中國的沿海都會,有許多摩天大樓;中國,有世界最大的高鐵交通網,那又如何?中國,却也是世界上最缺乏網路自由的國家。也有許多人民,期待來生不是中國人。中國,不乏豐富的歷史文化資產和國家意象的《地標》;但是,加諸其身的《總地標》,却是《專制獨裁》。
德國,讓世人想到《希特勒》,幸好有《哥德》、《貝多芬》、《康德》和《席勒》,讓世人稱頌。美國有《自由女神》,却是經常發生《白人警察》壓迫黑人的《白人至上》的《警察國家》;也是槍枝泛濫,發生高度隨機風險的《恐怖主義》國家。
民心渙散,當權失政,政商勾結,傾中國以制台灣;如今,欲保衛台灣地標《台北101》。政府,以惡勢力取巧爭奪《彰化銀行》的經營權,而枉顧行政中立;集權於國家和政府;如同進了玉米田的狗熊,無所不想有,將一無所有。
別忘了!人民的認同和自豪,作為台灣人的志氣,才是無價的精神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