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人生筆記 -《自然而然》
語言與文字是文化的表徵;文明與野蠻的分野,在於「文以載道」,「言以述道」。野蠻的處世特徵是暴力相向;因此,人類可以慶幸有文化,不必再受暴力的威脅。
真地如此嗎?語言與文字,依然是武器,可呈現暴力;充滿殺氣、嘲諷、羞辱、矮化、欺騙、虐待、虛偽,讓人受到打擊和氣餒與憂鬱,感到被貶抑的低級落後的痛不欲生。現代的用語,稱為「霸凌」。
語言與文字是人類特有的專長,是進化的文明成果;只是被作為武器使用,就有礙成就文質彬彬與敦厚善良的文化。人類,也有獸性的殘餘,欺善怕惡,施放冷箭是惡的人性。
英文字的「人性」,以"Human Nature"表述;而"Nature"在「漢文字」,被理解對應為「自然」。西方人所認知的「自然」,是原始狀態的那種本質,包括了野蠻與獸性。文化,英文字以"Culture"表述,也是「人工培養」的意思;指人為的「馴化」狀態;已去除野蠻、蒙昧和暴力的獸性,進入文明的境界。
「漢文字」的文化裡,對於「自然」的理解,少了人為的「啓蒙」努力進程,將「自然」視為客觀存在的生態、生命與地文;稱為「自然之道」;處世之道,「道法自然」;人在其中,追求與「自然同化」。
「漢字文化」裡的生活和思想表現,依然有「率性純真」的善;當然,也就有「不重說理」的惡。所以,「自然而然」是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和「假借」的「六書」構造的「漢字文化」裡,在沒什麼道理,或「不明所以」時,就會出現的「慣用語」。
既然「文以載道」、「言以述道」;則語言與文字出現恃強凌弱的現象,也就「自然而然」了。啓蒙,讓人自悟而掙脫蒙昧無知和野性的狀態是辛苦的進程,一點也不「自然而然」;所以世代的教養,才能成就敦厚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