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故事筆記 -《代表「總統」來?!》
來台灣訪問的「巴拉圭總統」,以「西班牙語」推崇「蔣介石」;「譯者」略過未口譯人名。這下子,被知道「蔣介石」其人其名的信徒,非常不悅,不肯善罷甘休。這現象,也實在有些詼諧!有意思!「譯者」怎能「失神」而不「傳神」?
「金剛經」有開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無神」的「提醒」,不適用於宗教的信徒;否則,別信教了!信徒們,心中就是要常駐「偶像」。尤其,時代的精神正在「大破大立」,依照德國哲學家「尼采」的呼喚:"重估一切價值";因此,各教各派的信徒,顧自己的神,就像顧自己的命。深怕稍有閃失,就會「失神」。
「蔣介石」三個字,已好久沒被提起;其人已遠,年輕的世代,可能很陌生了。歷經瘋狂地「造神」而終於走上「除魅」,是社會「世俗化」的必然結果。
在歷史的和社會的對話語境中,「蔣介石」的「大名」,被轉化成「蔣公」、「尊蔣」、「去蔣」,…,「存蔣不論」的各式替代指涉,而且帶有價值的指向。這一切的發展,哲學的理解,就是回到:"「蔣介石」是人,不是神"的事實。
以前,學生時代,有「小學生」的"遠大志向"是:長大後要成為「蔣總統」;理由很多,其中之一,是可以「萬壽無疆」。還好,當時沒說取代「蔣總統」,讓自己來「當總統」。
在金門服兵役時,早點名、晚點名、有讀「國父遺教」和「蔣公遺訓」的場合,「說者」和「聽者」,每次說到和聽到「蔣總統」三個字,必須挺胸、立正站直,部隊有志一同,必須發出類似「肅然起敬」的「共振」的聲勢。否則,「輔へ」,「輔導長」隨侍在側,會要求重來,順口斥責:"還沒睡醒啊?有種,就再不甘不願,給我「試試看」!"。
「輔導長」罵兵,等於在罵在場帶兵「傳教」和「讀訓」的「主官」;軍系的內部矛盾,由此可見;「輔座」監軍,是「皇上」,「小蔣」的分身。「主官」,私下對我訴說戒慎和「自肅」之處。
那時候,「政戰系統」的「王主任」,以及「劉少康辦公室」,聲勢驚人。旗下「人馬」所到外島各駐地時,等於「蔣總統」臨幸。不過,這位「蔣總統」是「蔣介石」的兒子和「皇位接班人」,「蔣經國」。
「花木蘭」,到部隊的陣地來政戰,開口:"我們,代表「主任」來關心各位弟兄!",自身也不忘"挺胸立正",還對「帶兵官」頤指氣使。久未見「西施」的「男人場」,有「花木蘭」的「莒光日」,票房不輸「軍中情人」來唱歌勞軍。陰陽調和,可抑制陽剛暴烈。
「輔導長」自己開的「主場」,「莒光日」的活動?殘念!…看電視,就…老少一同,無望再舉,Z…Z..Z..Z…z….z..z…ZZZZ,休養生息。「輔へ」私下怪我,「死老百姓」,不認真捧場,還帶頭打呼!
殊不知,俺三更半夜去防線「查哨」,「輔へ」自己正在床上呼呼大睡。當年,在金門,我已預見「劉少康」人馬的後勢端倪;功高震主,盛極必衰。「劉少康」的「王主任」,終於被「蔣總統」空投到「南美洲」的「巴拉圭」去自肅。
「解除戒嚴」三十周年的本日,回憶往事;台灣人民的最大成就,我認為,至少是:"成為真實的自己,作為人,就是目的;其他的成就或失敗,就看台灣人民在自由的基礎上,自己的選擇"。
相關文章:
人生故事筆記 - 《趙子龍燉黑土雞》
人生故事筆記 -《身在敗軍的浮草!》
人生故事筆記 -《浮草的心願!》
哲學人生筆記 -《花開花落》
「金剛經」有開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無神」的「提醒」,不適用於宗教的信徒;否則,別信教了!信徒們,心中就是要常駐「偶像」。尤其,時代的精神正在「大破大立」,依照德國哲學家「尼采」的呼喚:"重估一切價值";因此,各教各派的信徒,顧自己的神,就像顧自己的命。深怕稍有閃失,就會「失神」。
「蔣介石」三個字,已好久沒被提起;其人已遠,年輕的世代,可能很陌生了。歷經瘋狂地「造神」而終於走上「除魅」,是社會「世俗化」的必然結果。
在歷史的和社會的對話語境中,「蔣介石」的「大名」,被轉化成「蔣公」、「尊蔣」、「去蔣」,…,「存蔣不論」的各式替代指涉,而且帶有價值的指向。這一切的發展,哲學的理解,就是回到:"「蔣介石」是人,不是神"的事實。
以前,學生時代,有「小學生」的"遠大志向"是:長大後要成為「蔣總統」;理由很多,其中之一,是可以「萬壽無疆」。還好,當時沒說取代「蔣總統」,讓自己來「當總統」。
在金門服兵役時,早點名、晚點名、有讀「國父遺教」和「蔣公遺訓」的場合,「說者」和「聽者」,每次說到和聽到「蔣總統」三個字,必須挺胸、立正站直,部隊有志一同,必須發出類似「肅然起敬」的「共振」的聲勢。否則,「輔へ」,「輔導長」隨侍在側,會要求重來,順口斥責:"還沒睡醒啊?有種,就再不甘不願,給我「試試看」!"。
「輔導長」罵兵,等於在罵在場帶兵「傳教」和「讀訓」的「主官」;軍系的內部矛盾,由此可見;「輔座」監軍,是「皇上」,「小蔣」的分身。「主官」,私下對我訴說戒慎和「自肅」之處。
那時候,「政戰系統」的「王主任」,以及「劉少康辦公室」,聲勢驚人。旗下「人馬」所到外島各駐地時,等於「蔣總統」臨幸。不過,這位「蔣總統」是「蔣介石」的兒子和「皇位接班人」,「蔣經國」。
「花木蘭」,到部隊的陣地來政戰,開口:"我們,代表「主任」來關心各位弟兄!",自身也不忘"挺胸立正",還對「帶兵官」頤指氣使。久未見「西施」的「男人場」,有「花木蘭」的「莒光日」,票房不輸「軍中情人」來唱歌勞軍。陰陽調和,可抑制陽剛暴烈。
「輔導長」自己開的「主場」,「莒光日」的活動?殘念!…看電視,就…老少一同,無望再舉,Z…Z..Z..Z…z….z..z…ZZZZ,休養生息。「輔へ」私下怪我,「死老百姓」,不認真捧場,還帶頭打呼!
殊不知,俺三更半夜去防線「查哨」,「輔へ」自己正在床上呼呼大睡。當年,在金門,我已預見「劉少康」人馬的後勢端倪;功高震主,盛極必衰。「劉少康」的「王主任」,終於被「蔣總統」空投到「南美洲」的「巴拉圭」去自肅。
「解除戒嚴」三十周年的本日,回憶往事;台灣人民的最大成就,我認為,至少是:"成為真實的自己,作為人,就是目的;其他的成就或失敗,就看台灣人民在自由的基礎上,自己的選擇"。
相關文章:
人生故事筆記 - 《趙子龍燉黑土雞》
人生故事筆記 -《身在敗軍的浮草!》
人生故事筆記 -《浮草的心願!》
哲學人生筆記 -《花開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