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人生筆記 - 《「心意」,夠不夠?》

 
 
 
在化解對立,或服務不週的場合,經常用到的質疑是「心意」。說漢語的人口,不太相信證據,所以有「睁眼說瞎話」的「套裝語」。

俺注意到,社會缺乏互信在先,必有危機在後;於是「假新聞」和「謠言」泛濫。在精神醫學的診斷,可以形容為「腦殘」,不用頭腦或頭腦不管用。

近期,俺經常收到「腦殘新聞」,有些用語的語境逃不過俺的分析,出自客製加工訂製(News on Demand)的「假媒體」。很奇怪,傳給俺「腦殘新聞」的那些「鳥人」,不乏在學界打混的「蛋頭」。

看他們傳來分享的「心意」,實在真誠!俺不感動幾分也不行;不過,如此一來,又顯得俺自己「心意」不夠;豈能感動只有幾分?俺知道,「傳訊者」仍在等俺的「已讀」;豈能「不回」?那,俺豈不是傲慢?

至此,對於「訊息鏈」,俺有所理解矣!「傳訊者」信以為真,也帶有宗教般的信仰,以「傳教士」的「熱情」,務必要讓俺這個頑石受感化。援用「酒店小姐」的「拉客」用語:“哥哥,等你來喔!要來捏!”。

「心意」是浮世人生的困擾;俺認識的幾位日本友人,普遍表現出精神焦慮,就是拿捏人際互動問題,有不知輕重而恐怕失禮和內咎。俺對此現象,反而覺得:“何苦來哉!「心意」夠了!即可也!”。

問題,又回到,誰來衡量「心意」?夠不夠?俺,以哲學家的角度看待浮世人生的人際互動:“與人交往,真誠而且盡力而為!有不如意的地方,若還有下次,再努力些就是了”。

在此,俺回想到「全心全意」,應該是指‘’百分之百‘’的「心意」。在德文的成語中有相對應的表示:“mit Leib und Seele”;就是以「身體」和「靈魂」交付。

有這麼嚴重嗎?俺的理解,應該是來自宗教信仰的許諾;「基督宗教」的文明教化,左手按著「聖經」,舉起右手,手掌合併,對著「監誓人」複誦宣誓,忠於人民的委託;就是「身體」和「靈魂」的協同交付。

當然,儀式如此,不能僅有表面動作,還要在任內保持「熱情」;在此,德文語境裡,「監誓人」除了代表「上帝」祝福「上任者」成功外,還會多說一句話:“Den Erfolg mit Leidenschaft zu tun”!意思就是,‘’懷著「熱情」去創造成就‘’。以漢語的文言文來說:“任重道遠”矣!

有意思地,「熱情」(Leidenschaft),有一種可能,轉借自「基督受苦」的「動詞」“leiden”;意思就是“忍受,或耐住
刑的煎熬”。確實地,浮世「苦行」,就是以「熱情」去實踐理想,莫忘「初心」;能始終如一,也許不能達到目的地,「心意」,夠矣!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 《「職人精神」》

世界小事筆記 -《「總統吵架」》

法哲學筆記 -《「戒嚴」》

法哲學筆記 -《「囚徒困境」》

旅人故事筆記 -《美樹》

園藝生活筆記 - 《「寒氣春意」》

園藝生活筆記 -《「風災倖存的柑果」》

哲學人生筆記 -《「自信的回憶」》

世界小事筆記 - 《「境外敵對勢力」》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