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小事筆記 - 《「洩密」》
在十年前,德國的戰略家曾經耩想過,「希特勒」的「第三帝國」,以武力無法實現的野心:“「東方空間」”;也就是「德意志民族」的生存發展必須向東去,以歐亞大陸的「東歐」到「西亞」,再到「高加索地區」,及於「阿富汗」所在的「興都庫什地區」。
很遥遠的視野,幾乎重蹈歷史上的「亞歷山大大帝」征伐所至的「印度河」流域。那裡,更早時,曾經是「雅利安人」征服印度的歷史,可以重演。
德國人至今,仍然派遣德軍參加「阿富汗」的「維和任務」;也曾經不小心被「前前任的總統」答客問,洩露「秘密」,就是「德意志」民族在「興都庫什」地區,有重大經貿利益的潛力,也許當時有先知遠見,已看到印度的發展潛力。
歷史所知,「第三帝國」的軍力再強大,奈何征途遥遠,力不從心,失敗了!東方的勝者是「俄羅斯」;自豪於只要是來自西方的侵略,必然失敗。確實如此!「法蘭西」的「波拿巴.拿破崙」;「德意志」的「阿道夫.希特勒」,都兵敗於東歐的荒寒大地。
於是,「俄羅斯祖國」的榮光在於:“不可被征服!”。歷史上的例外,在於:十三世紀初,曾被來自東方草原上的「蒙古人」的騎兵征服和被統治二百四十年。極大的恥辱!
「俄羅斯聯邦」的「普廷總統」,號召人民支持的口號之一,就是恢復「帝俄時代的榮光」:遼闊的領土,與西方抗衡,實踐地緣政治的最大戰略利益。
「普廷」曾經是「蘇聯KGB」派駐「東德」(DDR)的軍官,理解德國人的民族企圖。尤其,「德國統一」作為「歐盟」的建構基礎後,採用不同於以往的「東方戰略」,就是「歐盟東擴」:考慮接納「土耳其」和「烏克蘭」入盟,成為「歐盟」的「東方前沿」成員國。
這項温和的擴張野心,想必已被「普廷」看穿。於是,在「烏克蘭」部份,先下手為強,併吞「克里米亞」和切割「烏克蘭」的東部領土,支持分裂的內戰。
在「土耳其」部份,看穿「基督教文明」的「歐盟」,對於「伊斯蘭文明」的已世俗化的「土耳其」,依然有歷史上「十字軍東征」的殘餘猜疑,而在矛盾中成功拉攏「土耳其」靠向「俄羅斯」。
「普廷總統」的戰略作為,成功地證明,自己不只是肌肉發達的「型男」,而且,還是高明有遠見的「戰略家」。
十年前,俺在德文的「時代週報」(Die Zeit)上,讀到德國戰略家的討論構想;也許,「普廷總統」的情報分析顧問也注意到這則報導。在六年後,付諸戰略實踐,先下手為強,先佔先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