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人生筆記 -《「無人」》

"Aussterben",這個德文單詞,俺在學習德文的初期,就被烙記在「單詞庫」中。漢譯,就是「滅絕」;指涉生態的物種「消失」。最好的例子,是六千多萬年前,地球上活蹦亂跳的物種「恐龍」,因氣候變遷,生態環境惡化,未能適應氣候的變化而消失。物種滅絕,至今仍然是一個正在進行中的危機現象。

然後,這個詞被俺烙下更深印記的時代,是旅居德國的求學歲月。每到漫長假期,大學城以學生為主要的住民,都外出旅行或返鄉了。那段時期,大學城好像空城一樣;俺客居的天主教修道院,也是見不到其他人。

好難得的,是遇到一位神學教授;他詢問俺,為何留在aussterbenden 的地方?意思就是,此地已無人,為何不跑?頗有歷史的啟示:中世紀的歐洲「黑死病」漫延;村莊、小城在一夜之間,整戶、全村染疫而死去者很多;"Aussterben"被用來形容村鎮、城市人口大量減少的慘狀。

前三年,COVID-19的疫情流行,俺的德國朋友來電問候情況時,表示恐懼自己和妻女可能沒有明日,已知許多鄰近的居民都染疫;許多人沒有躲過「滅絕」的時代危機。聽起來既恐懼又悲觀。俺聽到德國朋友用"Aussterben"這個詞,認為中世紀「黑死病」的滅絕危機是歐洲人心裡的歷史陰影烙記。

附記另一個意思,"Aussterben"是一種眼前的臨場現象;NAZI德國的「黨衛軍(SS)」在歐洲各佔領區搜捕猶太人、辛第、羅曼、同性戀、反德國NAZI主義的異議者,清空一個社區和街道後,回報上級的報告,使用"Aussterben"標記。至於進一步的以專用列車運往「集中營」的行動,使用的單詞是"Vernichtung ",是更加暴力動作的「滅絕」。

俺筆記"Aussterben"的意思,在指明,近年來「無人駕駛」的電動車或者「無人服務」的「自動交易系統」逐漸普及;加上「人工智能AI」的發展趨勢;有些城市的政府為了表現科技化的領先實踐,在城市行銷上強調「無人駕駛城市」或「無人服務部門」。當然,俺理解其意思,在於以機器系統取代人力的操控。

在此,衍生出一個社會經濟的重整替代現象:「以新替舊」。那麼,原來在役上的人和消費的「人氣」,被轉化到那裡去了?經濟和市場的活力來自「人氣」;散掉了,就不易再生了。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 《「職人精神」》

世界小事筆記 -《「總統吵架」》

法哲學筆記 -《「戒嚴」》

法哲學筆記 -《「囚徒困境」》

旅人故事筆記 -《美樹》

園藝生活筆記 - 《「寒氣春意」》

園藝生活筆記 -《「風災倖存的柑果」》

哲學人生筆記 -《「自信的回憶」》

世界小事筆記 - 《「境外敵對勢力」》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