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故事筆記 -《在水一方》


少年時期,有一首歌"我家門前有小河...";似乎,傍水而居,是浪漫的風情,而日後成為鄉愁,化作對出生成長的故鄉,有難以忘却的感情。

確實,在我的人生經驗中,親臨大河,尤其是偉大的河流,會有情不自禁的感動。

在歐陸求學和工作的人生歲月中,我曾親臨《日耳曼》民族,視為父親的《萊茵河》和視為母親的《多瑙河》;居住過的城市和小城,也都是依傍在這兩條偉大的父母親河畔。

人,為什麼傍水而居?也正是城市在大河畔生成發展起來的原因。

在《萊茵河》的一方居住過,我就會想到大河的終點,那像是生命的終點,帶有嘆息;一路奔波,百曲千迥,終於到了,匯入大海,是安息的歸宿嗎?

我又來到荷蘭的《鹿特丹》,《萊茵河》在此告別歐陸之旅,注入北海。《鹿特丹》,也是世界第三大商港,更是歐陸的重要門户。

想像荷蘭崛起成為海上的商業大國意象,《鹿特丹》留下來的是貿易的氣息。因經商世界,利通四海而致富,也讓城市充滿古典的綺麗風情與現代的典型。

這一切,都歸功於偉大的父親河《萊茵河》在此流入通向世界的大海;偉大的《萊茵河》結合激動的歐陸和浩瀚的世界。

十七世紀出外拼經濟的荷蘭人,我想,應該也是從《鹿特丹》啟程,出航向東到遥遠的《福爾摩沙》,向《西拉亞人》購買鹿皮,還有"Made in Taiwan"的名產。

幾百年後的當下,我站在《鹿特丹》的《萊茵河》畔,竟然有一股鄉愁,"《福爾摩沙》,咱的母親,咱的夢..!"。好多年來沈澱的感情又浮現了。該踏上歸程了!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 《「職人精神」》

世界小事筆記 -《「總統吵架」》

法哲學筆記 -《「戒嚴」》

法哲學筆記 -《「囚徒困境」》

旅人故事筆記 -《美樹》

園藝生活筆記 - 《「寒氣春意」》

園藝生活筆記 -《「風災倖存的柑果」》

哲學人生筆記 -《「自信的回憶」》

世界小事筆記 - 《「境外敵對勢力」》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