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人生筆記 -《任性與任意》


作為一個國家的元首,出之於口的話語,已不再是屬於個人的「任性空間」了。元首代表國家,元首之言,有「國家法權」的「公法意義」和「法律效果」,通常將會形成公共政策的基本綱領。

「話語」,有「意思表示」的承認和否認的地位;「法律德文」,對於形之於話語的「意思表示」,有嚴格和準確的規範;對「意思表示」的界定和區別,各有不同的用字;"Willensäußerung",是「意志的表現」,也就是「決心」;"Willenserklärung",是「意志的澄清」;"Willensmeinung",是「意向的表示」,而尚未成為決心。

可見,從「意向的流露」,到「意志的展現」過程,在法律上,有不同的意義效用,有可能,被誤解而影響「法律效果」。古時候,「君無戲言」;也有「重言寡諾」的美德期許;「思想,是語言的囚犯」,正是表示「慎用語言」,以免自己的思想,像囚犯一樣被褻瀆了,必須等待後續的更正或澄清,也就是自己無能「自我救贖」,終於讓自己的意志為語言所囚禁,欲脫身,只有走上背信之途了。

當一個人的話語出口後,必須一再地更正或澄清;顯然地,這個人的話語能力,是缺乏可靠的和不可信的;也就是誠信不足。「君子重然諾」,而得到世人的良好評價,關鍵在於「寡言」,而「言出必行」。

「君子」為世人尊重,「騙子」為世人輕賤;二者的差別,自然會反映在世人支持度的高低表現上。一個國家的元首,在國家慶典上,慎重其事地侃侃而談;若是君子之言,世人將會認真地傾聽,嚴肅地看待;否則,世人的支持度極低的人,出口成章的華麗文藻,等同於騙子的劇本。

騙子,「唸」完劇本後,通常會暗中自我解嘲:"這番鬼話,連鬼都不會相信!"。自言自語,而自己也不相信,不是很悲哀嗎?更是國家和人民的不幸!

《圖片來源:Briska》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 《「職人精神」》

世界小事筆記 -《「總統吵架」》

法哲學筆記 -《「戒嚴」》

法哲學筆記 -《「囚徒困境」》

旅人故事筆記 -《美樹》

園藝生活筆記 - 《「寒氣春意」》

園藝生活筆記 -《「風災倖存的柑果」》

哲學人生筆記 -《「自信的回憶」》

世界小事筆記 - 《「境外敵對勢力」》

Home & Top